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安抚村民

作品:《年近半百,重生后老娘不伺候了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喜上眉梢,瞬间没了唠嗑的心情,纷纷朝许队长家涌去。


    大家心里都盘算着,要是能抽中自家人,那往后家里的日子指定能越过越红火。


    人群中,大喇叭罗大娘脚步匆匆,她一心想着给小儿媳抽签,跑得太急,差点被后面的人绊倒。


    她一个踉跄,气得指着前面的人嚷嚷开了。


    “赶着去投胎啊!”


    好不容易挤到了最前面,罗大娘一把拉住许月娥的手,脸上堆满了笑容,那嘴就像抹了蜜似的。


    “月娥啊,你可真是有出息,年纪轻轻就会做罐头了,将来肯定能成大气候。我跟你说,我那小儿媳可能干了,手脚麻利,心眼又好,来帮你做罐头再合适不过了。”


    许月娥看着罗大娘那殷切的眼神,心里明白她的意思,但还是笑着解释。


    “罗大娘,招人由抽签决定公平公正。我也不能保证她一定能抽中,得看运气呢。”


    罗大娘一听,急得提高了嗓门。


    “月娥啊,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我还抱过你小时候呢,你就不能通融通融?”


    许月娥无奈地叹了口气,耐心地说:“大娘,村里这么多人都盯着呢,要是我开了这个后门,后面的事就没法办了,肯定会乱套的。您就别为难我了。”


    罗大娘见许月娥态度坚决,只好作罢,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着。


    “那行吧,只能指望我小儿媳手气好了。一定要第八个抽签,八代表发,肯定能抽中。”


    说着,她拉着小儿媳挤到了第八个位置排队。


    这一行为可惹恼了后面的村民,有个急性子的妇女站出来喊。


    “凭什么她就能指定位置啊,我们还想第八个抽呢!”


    罗大娘一听不乐意了,脖子一梗回嘴。


    “我想站哪就站哪,你们管得着吗?”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动起手来。


    一时间,现场乱成了一团。


    许月娥赶紧上前拉开两人,“大家都别吵了!要打架的话,双方都取消抽签资格。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呢?”


    听到许月娥的话,大家这才渐渐安静下来。


    抽签开始了,现场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每个人都紧紧盯着抽签箱。


    罗大娘的小儿媳伸手从箱子里抽出一张纸条,小心翼翼地打开,当看到上面的“中”字时,她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罗大娘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拉着小儿媳的手,一个劲儿地感谢许月娥。


    “月娥,太谢谢你了,我就知道我小儿媳有这个福气。”


    许月娥笑着说:“大娘,您不用谢我。既然抽中就得好好干活。挣了钱那是为自己挣的,女人有了钱,在家里的地位自然就高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再看家里男人的脸色。”


    许月娥的话刚说完,就有一个中年男人站出来反驳。


    “你这话可不中听,带坏女同志。男人就是天,女人就该本本分分地为家里付出。”


    大家都习惯了以男人为天,不少人都觉得许月娥的话说的太过了。


    许月娥听了,却不慌不忙地回应,“主席都说了,女人能顶半边天。难不成您觉得?主席的话不对?看不起女人的男人那才是没出息,是软蛋。女人能下地干活,能下厨做饭,还能生孩子,除了没有那二两肉,男人能干的活女人也能干,男人不能干的活,女人照样能干。”


    许月娥的一番话让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年轻的小媳妇和没嫁人的姑娘们眼睛都亮了起来,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抽签选中的女同志们更是觉得这份工作无比珍贵,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卖力地干活。


    这时,二嫂赵玉芬站了出来。


    “小妹说得没错,我拿满了工分后,现在家里男人和孩子都对我可好了,恨不得把我供起来呢。”


    几个婶子也纷纷附和,“是啊,以前我回家还得做饭,现在我回家饭菜都做好了。”


    “我也是,以前在家里说话都没什么分量,现在我挣的工分比我男人还多,家里有什么事他都会问我的意见。”


    没被抽签选中的村民们听了,个个羡慕不已,纷纷围上来询问许月娥。


    “什么时候再招人啊,我们还有好些户人家都没抽中呢。”


    一个村的看到别人家过上好日子,心里自然会有不平衡。


    许月娥也意识到这点,给了大伙定心丸。


    “大家放心,只要生意越做越大,肯定会再招人。到时候,大家都有机会。”


    “现在虽然只是以村里的名义开了个小作坊,但大家想想看,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说不定这小作坊就能变成大罐头厂。到那个时候,周围村子的人都会争着抢着来我们厂子工作,以后村子里的人可都是厂里的元老,说出去那多有面呐!”


    许月娥一句话说得所有人激动得面红耳赤。


    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姑娘忍不住问,“月娥姐,真能实现吗?”


    她的话问出了不少人的担心。


    毕竟,村里人都在苦日子里熬着,大家都盼着能过上好日子。


    许月娥对上村民期盼的目光,心里五味杂陈。


    “再给我一些时间,等桃罐头名气打出去了,桃罐头就会增加销量,作坊就会增加人干活,罐头厂开起来只是迟早的事。”


    村民们听了许月娥这番话,心情激动。


    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罐头厂。


    一旦有人目标,大家瞬间都干劲满满,恨不得把后山的桃子都摘光做成罐头。


    就在这时,许父站了出来,他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


    “大家先冷静冷静,这作坊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不稳定。咱们不能高兴得太早,得低调行事。而且后山的桃子虽然现在看着多,但总有用完的一天,得提前做打算,我准备跟村长好好谈谈,多种些桃树。”


    一个大叔挠了挠头,“队长,这种桃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是种不好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