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天崩开局让老娘做垫脚石你做梦27
作品:《快穿让大小姐受气倒反天罡》 好几千人抢这一百二十个名额,可想而知这考试真的到了地狱级别的难度了!
天刚蒙蒙亮周家和刘家就赶着骡车送两人去考试,不提前出发你就等着吧,贡院门口那大车小辆的,不到一个钟头就能把路都堵死!
和悦瑶说道:“你们俩赶紧休息,读不读书的不差这么一会!你们两个只要拿出平时的水平就好!
没必要执着于此,这几天你俩这眼圈可是越来越黑了!”
搜身的官兵也真是认真负责,笔墨纸砚要看看有没有夹层,吃的油茶面被他们用筷子从上搅到下。
连饼和糕点都被刀给切成骰子块大小了,衣服被褥更是没放过!
看着自家孩子进了考场,和悦瑶他们也无心回家,直接在贡院外面翰轩客栈包了院子!
和悦瑶觉得自己回家也静不下心来,还不如直接在考场附近等着吧!
不过周鸿文和刘永琮两个人都快惊呆了,这题有点头大!四书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此题非常契合康熙帝提倡的“仁政节俭”理念。果然科举就是让皇帝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治国理念!
《大学》题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点强调儒家修身治国思想。
《五经题春秋》:“春王正月,大一统也。”
皇帝的那点心思全已经展现给这些考生看了!哪个皇帝不想乾纲独断?
策问题也是直插要害,江南赋税繁重,当如何均平,以苏民困?”
“黄河屡决,治河当以何策为长?”
今台湾初附,当如何绥靖海疆,以防郑氏余患?”
这题出的,不少考生拿过考卷都哭了!四书五经这些倒还好说,策问题真是刁钻!
满朝文武哪有酒囊饭袋啊,这么多人搞不明白的事情让一群考生来答!
这其中的门道可大了去了,这年头就不能得罪人!但是皇帝问了你还必须得答!
要答的四平八稳不能得罪人,也不能不管不顾触及各方利益!还要让皇帝满意!
还要颂圣,还要紧紧贴合实际!所以和悦瑶那八千两银子绝对没白花!
这些正是了解时局的好处!周鸿文提笔写下第一篇策论:论台湾初附,当如何绥靖海疆,以防郑氏余患?
台湾者,东南之屏障,而海疆之要冲也。自郑氏归降,初隶版图,然余孽未靖,海波未平,绥靖之策,诚为当务之急。
夫台湾虽定,而防患未可弛。何以固疆圉?何以安反侧?此今日筹海者所宜亟讲也。
尝观自古新附之地,必先施以威德,而后可长治久安。台湾悬隔海外,民情未悉,若徒恃兵威,而不加抚恤,则隐患易生。故今日之策,当以镇抚兼施,使民畏威怀德,而后海疆可靖。
一曰设官分治,以固根本。
台湾初归,宜仿内地之制,设府县、立学校,使民知朝廷德意。更宜择廉能之吏,以司牧其民,则教化行而风俗正。昔诸葛亮之治南中,既平其乱,复任其豪帅,而终蜀之世,南人不复反。此其效也。
二曰驻兵防守,以慑奸宄。
郑氏虽降,而旧部散处,或潜通外夷,或啸聚为盗。宜于澎湖、鹿耳门等要害之地,增置水师,严加巡哨。更宜仿明代戚继光御倭之法,练土著为兵,使习水战,则海防可固。
一曰劝农兴商,以安民生。
台湾土沃宜耕,而民多失业。宜招徕流民,授以田土,轻其赋税,使耕者有其田。更宜开海禁,通商贾,使民得贸迁有无,则衣食足而乱源塞。
二曰兴学明伦,以正人心。
海外之民,素未沾王化。宜广设社学,延师儒以教之,使知礼义廉耻。更宜表忠孝、旌节义,使民知朝廷崇德报功之意,则向化之心益坚。
一曰羁縻旧部,以消反侧。
郑氏故将,或有才略可用者,宜量才授职,使不至失所而生变。昔唐太宗之用尉迟敬德,宋太祖之待钱俶,皆此道也。
二曰严查奸细,以绝外援。
台湾地近倭国、吕宋,恐有奸民勾结外夷。宜严保甲之法,稽察出入,使无潜通之患。更宜谕令沿海诸省,严防偷渡,则外援绝而内患自消。
总之,台湾新附,绥靖之方,不外镇之以威、抚之以德。使吏治修而兵备严,民生厚而教化行,则海疆永靖,而郑氏之余患可绝矣。
论治河与漕运之关系
河患与漕运,相为表里者也。河不治,则漕运阻;漕运阻,则国计绌。故欲通漕,必先治河。
夫河自龙门而下,挟沙而行,溃决无常。而漕艘自南而北,仰给于河,河决则漕梗。是以治河即所以通漕,二者不可偏废。
古之善治河者,莫如潘季驯,其言曰:“筑堤束水,以水攻沙。” 盖水合则流急,流急则沙去,沙去则河深,河深则漕利。今之治河者,可不鉴诸?
一曰疏浚河道,以畅其流。
黄河之水,泥沙淤积,河身高仰。宜岁加挑浚,使水有所归。更宜多开支河,以分其势,如明代刘天和之开康济河,使水势得杀,而漕运无阻。
二曰修筑堤防,以束其势。
堤防者,治河之要务也。宜仿潘季驯之法,筑遥堤以防洪,筑缕堤以束水。更宜于险要之处,增筑月堤、格堤,使水不得漫溢,则漕艘可行。
一曰蓄清刷黄,以济漕运。
淮水清而黄河浊,宜于洪泽湖筑高家堰,蓄淮水以敌黄流,使清水出而浊流退,则漕舟得以顺利。昔靳辅之治河,深得此法,故漕运大通。
二曰改海运以辅河运。
河运险而海运便,宜于河漕阻滞之时,暂开海运,以分其任。如元代海运之制,岁运东南之粟以达京师,则国课不亏,而河工得以从容修治。
一曰严河工之考成,以专责成。
河员怠玩,则工程易坏。宜定考成之法,使修防必力,溃决必惩。更宜简任大臣,如靳辅、陈潢之专其事,则功易成而患可弭。
二曰节浮费以裕工需。
河工之费,动辄巨万。宜汰冗员、省浮费,使帑不虚糜。更宜预筹岁修之资,使工用不乏,则河患可减,而漕运永通。
要之,治河即所以通漕,而通漕必资于治河。使疏浚以导其流,堤防以束其势,蓄清以敌其浊,海运以辅其穷,则河漕交利,而国计民生,均受其益矣。
等周鸿文写完了草稿,这天也渐渐的黑了起来,周鸿文急忙胡乱吃了一顿饭,又把草稿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