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天崩开局让老娘做垫脚石你做梦26

作品:《快穿让大小姐受气倒反天罡

    和悦瑶赶紧施展十八般武艺,救了这王八蛋命再说!真是不会活也不会死!专门挑闹心的时候作妖!


    和悦瑶觉得这家伙最好在朝堂不稳的时候在挂,正好能拿来挡灾!皇帝的朝堂烂的和泥塘一样!


    过几年九子夺嫡进入白热化,日子就更难过了!明知道四贝勒是最后的胜利者!抱紧大腿就行了呗!


    可是哪有这么容易啊,互相攻坚啊这斗争过程那是相当残酷了!


    在这期间要学会保护自己,别被政敌一脚给踹倒了!别四阿哥还没上位呢,在提前给自己作妖搞没了!


    一将成名万骨枯,新皇即位后面有无数炮灰!有人能享受到从龙之功。有的人却提前死在摇旗呐喊的路上!


    灵泉水针灸,反正周润泽被扎的像刺猬一样!好歹是保住了老命了!和悦瑶对天祈祷赶紧科举吧!折腾近三年真是人均麻烦!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怎么也比钝刀子割肉强,和悦瑶觉得自己高考的时候都没操过这么大的心!


    不管好歹后世那卷子都有固定答案,也没谁敢胆大包天的搞舞弊!哪里像现在考的好赖全凭主考官心情!


    这玩意可太坑了!谁知道主考官是啥心情啊!这世界上最难琢磨的就是人心!


    这就和后世阅读理解一样坑爹,选一篇文章让你谈作者有啥深意!这玩意人的思想就从来没有统一过!


    就算是把作者拉过来答题都不见得能答对!所以后世尽可量的用已经故去作家的文章!


    这是潜规则随便用,最起码人家作者不会跳出来抗议这答案写的狗屁不通!


    在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丁卯年乡试正式拉开序幕。地点就在顺天府贡院。考试时间固定为农历八月,因此又称“秋闱”。具体分三场:


    八月初九日:第一场


    八月十二日:第二场


    八月十五日:第三场


    每场考试提前一天入场即“点名”,后一天出场,全程共约9天。


    这九天吃喝拉撒都在贡院那狭窄的号棚里。顺天府贡院大概有九千间号棚。


    每间号舍宽约3尺也就是一米左右,深约4尺大概一米三左右,高约六尺大概也就一米八左右,仅容一人转身。


    三面都是砖墙,正面无门,开放设计,便于考官巡查。


    硬件设施那是真糟心啊!整个号房就两块木板,上层为桌板,下层为凳板,夜间可将两块板拼成简易床铺。


    墙壁上有墙洞,就是两侧砖墙有小洞,用于放置油灯或插蜡!当然了朝廷可是不给你出这笔钱,蜡烛考生自备。


    别以为蜡烛是便宜东西!在古代这玩意可是一点也不便宜!


    有钱人用蜡烛,一般人用油灯!穷人天黑就睡觉啥也不用!


    这年代可没有工业蜡和各种多余的油脂!所以这蜡烛是妥妥的奢侈品!


    宋朝的寇准那是名臣,就因为多点了几根蜡烛就被人参揍了!说这位生活奢靡反正安了一大堆罪名!


    除了蜡烛珍贵,这灯油也不便宜啊!多少穷人家里一年都见不到点油水,谁舍得拿能吃的油去点灯?


    有那油水吃了不香吗?孩子大人都瘦成啥样了?家里有啥天大的事需要点灯嘛?没有煤油的年代一切都要俭省着来!


    就算是后来外国产品蜂拥而至,百姓也舍不得买煤油!在任何时代都是钱难赚屎难吃!百姓日子难过!牛马遍地都是!


    这贡院的考棚那是相当逼仄了,考生需在号舍内完成三天两夜的考试。每场考试期间不得离开,蜷缩坐卧,极为压抑。


    要知道那考棚胖一点的转个身都费劲!所以苦的不行的考生就给贡院编了一句顺口溜!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来形容考场其煎熬。


    去考试一定要带油布的,因为贡院那房子年久失修,不少考棚的屋顶是漏的!八月份又是秋雨常见的季节!


    万一点被分到一间漏雨的考棚那就出乐子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别说答题了卷子都能被雨水浇烂了!


    贡院的厕所也真是要人命了,因为贡院巷道狭窄屎尿的味道根本散不出去。


    在秋老虎当道的时节,热气蒸腾着马桶,那气味可想而知分到臭号的人有的就直接崩溃了!


    这个时候考试真是一件麻烦事,带的东西乱七八糟啰里啰嗦!和悦瑶带着闺女在家准备物品。


    笔墨纸砚、烛台、蜡烛。这蜡烛都是自己家制作的,和悦瑶嫌弃市面上卖的蜡烛太细,于是自己亲自融了蜡烛重新倒模。


    做了十根加粗的蜡烛,不管咋说也稳当不少,这贡院一旦锁上,考试不结束别想出来!


    贡院里面太狭窄了,防火自然不能放松!吃的东西也是精挑细选的,油茶面这个必不可少,因为考场里提供开水,油茶面里面放了大量的坚果碎。


    有营养吃着也是简单,干粮准备的是馕饼,这玩意不爱坏!肉干自然也没少准备!


    总吃甜食也是会烦的,六必居的什锦酱菜自然也是必不可少!装热水的水壶,还有御寒的被褥!防水的油布!


    这玩意考场可不提供,都是考生自己准备!和悦瑶急忙让下人准备行李,又给两个考生带了解暑祛湿的药品。还有驱蚊驱虫的熏香!


    这准备工作做的属实到位,万事俱备只等着明天送考了,和悦瑶心里疯狂的吐槽这大清怕是要烂到根上了!


    整个乡试名额才一百二十人!这可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几千人争这个目标。


    但是人家八旗子弟可就有特权了,人家可不和汉人一起考试,人家参加的是八旗科举!


    八旗科举加了骑射考试,题也比普通科举要简单的多,而且也是一百二十个名额!


    但是这玩意扩大到人口基数就是耍流氓,汉人那是好几亿人口,八旗子弟才多少人啊!


    这就和后世四九城考大学和去山河四省考大学的区别!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人家朝廷自然是向着八旗子弟说话的,别问为什么!谁掌权都要维护自己的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