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密报

作品:《谢邀,刚退婚,清冷首辅已下手!

    第六十七章  密报


    陆聿从荷包里掏出两颗饴糖,将那小孩领到僻静处,细细询问。


    那小孩有糖吃,自然什么话都说了。


    陆聿越听越心惊,愈发觉得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太子刚走,就有人敢在赈灾的粥里下毒,十余人当场身亡,老刺史以死明志。


    吴为走马上任后,立即打着钦差的旗号,加征赋税,将本就窘迫的百姓又都盘剥了一遍。


    遇着家徒四壁、身无分文的,他也有办法,直接拉走干活,美其名曰以工代赈。


    那些老老实实干活的,一天下来也就能领到小半袋粮食,够一家人喝碗稀粥。


    陆聿听得太阳穴直抽,“这叫什么父母官?!奴隶主还差不多。”


    他深感要是还不采取措施,恐怕青州离暴乱不远了。


    到时候可不是他一人认罪,就能将此事揭过的,说不定还要连累家人。


    可陆惟青这几日一直早出晚归,时不时跟吴为那边应酬几句,大多数时候不见人影。


    陆聿甚至都要怀疑,他是不是真打算将他一人丢下,让他去顶罪了。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不敢随意与人商量,只得在陆惟青屋外守住,盼着他早点回来。


    长安那边消息早传开了,虽然圣上还未明示,已经有人开始挤兑陆姜两家。


    姜燃和陆昭阳本就已经焦头烂额了,突然还听说陆老夫人不知怎么得知了消息,气得病倒了。


    陆昭阳急得赶紧去探病,而姜燃则决定私下去找乐安公主帮忙。


    陆昭阳一进门,就听到陆夫人在大声嚷嚷:“我儿子现在遭人陷害,让那老太婆去说情,有什么不对?!那可是她嫡亲的孙子。”


    陆大人怒而举起巴掌,终究还是没打下去。陆聿毕竟是他唯一的嫡子,他心里也焦急,找了许多人都没用。


    虽然气陆夫人自作主张,但他何曾没想过,要不要找母亲去说情。


    陆昭阳一看就明白了,这两口子都不是东西。


    她只瞥了一眼,匆匆往陆老夫人院里去。


    陆昭阳见了老太太,好话说了一箩筐,总算劝她宽了心,相信有陆惟青在,两人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


    陆老夫人抹了一阵子泪,又听她说了这么久话,乏得很,喝了安神药,总算睡了。


    陆昭阳叮嘱嬷嬷,千万别再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来打搅了,她会每日来瞧瞧。


    虽然将人劝好了,但陆昭阳其实自己心里也打鼓,那些话也是劝她自己的。


    收拾好心情,她开始琢磨着,要怎么去找太子求情。


    姜燃说大哥离京前,提了三个人,皇后、太子、乐安公主,如果有情况可以找他们帮忙。


    她思来想去,只有太子还算相熟。


    数年前,圣上南巡,太子伴驾,到姑苏时住的是她家。


    她起初不知道那是太子,和他初相识十分不对付,后来得知他的身份,两人已经习惯了互呛。


    其实她隐约知道,家里和太子关系不一般。


    虽然外面皆传,大哥屡屡拒绝乐安公主的示好,导致与太子交恶,但陆氏家主肯定是要辅佐未来的皇帝,大哥再怎么也不会把关系闹得太僵。


    而且以她对太子的了解,他并不会计较这些,反而会趁机损自己的妹妹。


    她更倾向于大哥是不能公开站队,如此一来,被认为和太子不和,反倒是更为稳妥的做法。


    陆昭阳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到了东宫附近。


    太子被指谋逆,正是敏感时期,肯定不能公然去找他。


    陆昭阳正愁要怎么见到人,就有个戴着斗笠的人撞了一下她,往她手里塞了一张字条。


    她把字条攥在手里,悄悄看了一眼,上面竟然写着,太子有事相商,让她尽快回陆府。


    陆昭阳半信半疑,太子在禁足中,难道还能大张旗鼓去陆府找她?


    见她迟疑,那人又从她面前走过,状似无意抬了抬斗笠,陆昭阳看清了,是太子的贴身侍卫。


    她不再犹豫,立刻骑马回府。


    陆昭阳回去,四处找了一遍,根本没看到人影。


    她正骂骂咧咧,经过陆惟青书房门口,就看到门砰地开了,太子从里边走出来。


    “你这嘴腌了几年啊?这么入味。”


    太子显然听到了她的咒骂,嘴上也毫不留情。


    “你管得着吗?脑浆摇匀了再跟我说话。”


    陆昭阳一时嘴快,说完了才想起现在是她有求于人。


    她磨了磨后槽牙,堆砌笑道:“哎呦,怎么是您啊,认错了认错了。”


    太子戏谑一笑,没有搭腔。


    陆昭阳又忍了忍,推开书房门,往里让了让,客气道:“里边说话。”


    太子含笑扫视了她一眼,才举步往里走。


    她想着摆正求人的态度,又是倒茶,又是递果盘,铺垫了半晌,才问道:“尊敬的太子殿下,我大哥的事,您能否想办法帮帮忙?”


    “我和嫂子都急坏了,有什么消息吗?”


    太子抿了口茶,还是不答话。


    “您应该知道的,我大哥绝不是那种人。什么搜刮民脂民膏,我们陆家犯得着做那事吗?”


    陆昭阳觉得自己脸都要笑僵了。


    她次次吵嘴都压他一头,何曾如此低声下气过?待大哥平安回来,她一定要找回场子。


    太子总算摆够了谱,“这事儿啊,我也帮不上太多忙……”


    但是还没说出来呢,陆昭阳炸了。


    “中国那么多兵器你不学,偏学箭。”


    太子正要开口,一杯茶就泼到他脚边。


    “我不是草船,你的箭不要往我这放。”


    他见昭阳气得要赶客了,不敢再卖关子,赶紧说:“我帮不上忙,但是夫子早有安排。”


    “他就是怕你们担心,万一上了别人的当,特意来了密信让我报平安。”


    陆昭阳一下缓和了脸色,还不敢相信,又问了句:“当真?”


    “真真真,当然是真,我哪敢骗你。”太子被一顿骂老实了,乖乖认怂。


    “噢。”陆昭阳彻底消了气,这人欠揍是欠揍,心眼也不算坏。


    她出去唤了嬷嬷,让装一盒槐花饼来,丢给太子。


    “难为你还记得。”太子一脸感动,都这么些年了,昭阳竟然还记得他喜欢吃槐花饼,昭阳心里果然有他。


    “走走走,你不是在禁足吗?赶紧走,别连累了我。”


    昭阳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立刻赶人。


    太子抱着槐花饼一脸幽怨,果然是用完就扔,跟以前一模一样。


    然后陆昭阳就眼睁睁看着他动了个机关,从书房里的密道走了。


    天哪,大哥就是这样跟太子私会的?!


    昭阳捂着嘴不让自己叫出来。


    最近知道的秘密太多了,她的小脑袋瓜装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