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 章 101
作品:《病弱太子的摆烂日常》 今得此机缘,他若再不抓住,那才真真是无药可救。
这双能看见因果线的眼,是老天爷赏的饭,也是沉甸甸的担子。
六部虽显要,可那些文书往来、升迁算计的因果,缠得像团乱麻,瞧着就心烦。
倒不如去大理寺断狱。
你瞧那堂下跪着的,谁是真凶,谁在狡辩,凶器上的线牵着谁的手,受害者心口的怨结缠着哪个人的影,一眼便知。
那些官吏困在证据链里打转时,他顺着这线,就能替无辜者拨开冤屈的薄雾,让真凶逃不过因果的实绳。
慎刑?公正?说到底,不就是让“因”对得上“果”么?
他这双眼睛,正好能把歪了的因果扶正,免得好人受屈,坏人逍遥,这才不算辜负了这能力。
若是去钦天监当监正,倒也合心意。
天上的星斗转得慢,可每颗星的轨迹都牵着地上的事。
灾星晃一晃,哪处要发水?
历法差半分,农时就错了季。
世人常说“天人感应”,这眼里看的,就是这天与地、地与人之间那根若隐若现的线。
彗星来了,不是空喊“君王失德”,而是能指出来,是哪项政令搅得民心不安,才引得天象示警。
用天地的因果劝人顺应天道,比空谈“天意”实在多了。
能看见因果,那就不能眼睁睁看着因果错乱。
在大理寺,是把人间的小因果理清楚,在钦天监,是把天地的大因果说明白。
总归该让这双眼睛派上用扬,总不能让老天爷给的本事,烂在手里吧?
这世间因果纷乱如麻
善者蒙冤,恶者逍遥,人心如晦,大道蒙尘。
令幸苍天予明辨之目。
那便,
为冤者昭雪,送恶者入狱。
观人心千面,证天道轮回。
温景珩投以欣赏目光。
他就喜欢这样能干的臣子。
做什么事都让君主一人完成,那这些臣子还有什么用?
三系统面面相觑。
她们有能力,感觉去哪个职位都行,也说不上对哪个职位特别喜欢。
都可有可无。
于是选择的重担被交到温景珩身上。
温景珩觉得这种事还是给自己满意才好,于是开口:“今日还早,你们可以慢慢想想,不急于这一时。”
三系齐刷刷摇头,他们是真觉得都可以。
温景珩:“……”
无法,只能在脑子想着朝堂官职有哪些。
思索再三,终是开口:“棠烬吏部,无信户部,糖安……”
慢慢把目光挪到桌上,一本正经坐着的熊猫。
“糖安可以化为人形吗?”
糖安一秒沮丧,“不行诶,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温景珩有些愁,旁的都好说,可要是以熊猫样上朝……
其实有个更好的选择,让糖安隐在暗处。
可温景珩打心底里不愿这般,他的队友都该活在阳光下,以自己的本事,成为万民敬仰的那个人。
他们本该灿烂。
若为按察司佥事……可这就需要个信得过的下属……下属……
哎,要是那些个皇弟皇妹再长大点就好了,即使他们真有能力,可现在毕竟还是小孩身体。
糖安双手托腮,长长的叹了口气,“哎——”
他知道温景珩怎么想的,可正如他想起,这事确实不好为。
既要旁人知道有他这个统,却又不能真让旁人见过他,愁人!
下属……
视线不自觉的落在唐不苦唐薇身上,“我记得,你们好似还有位兄长?”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点头,只是有些欲言又止,面露古怪之色。
温景珩不解,在记忆中没找出关于此人的消息后,他干脆发问:“可是令兄有何问题?”
唐不苦慢吞吞点了个头,唐薇身体一激灵。
“是有点小小的问题……”
在唐不苦一顿解释后,众人哑言。
听听这说的都是什么?
那位年轻的翰林院编修,年纪轻轻,脑子里却像浸了陈年墨汁的旧书,字字句句都透着股老气。
开口便是“《诗经》有云”,闭口必提“《礼记》所载”,与人论事,三句不离四书五经,仿佛除了这些圣贤言,天下再无道理可讲。
哪怕是寻常茶饭闲话,他也能硬扯上“克己复礼”,直教听的人头皮发麻。
糖安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声音都有些磕绊:“那、那什么,其实不用为我考虑那么多的、在暗外,也没什么不好的!”
满脸的诚恳。
说实话,温景珩也有些怵这类人,当太子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日日与古板相处?
可如今放眼朝堂,确实再难寻比这更合适的臣子了。
那翰林院编修虽年纪尚轻,却早将圣贤礼法、礼仪廉耻刻进了骨髓中。
此人自幼受诗书礼教浸染,骨子里刻着“忠孝节义”四个字。
将忠孝节义奉为圭臬,宁可饿死也不会取不义之财。
行事最重伦理纲常,家族荣辱重于性命,清誉名声贵逾千金,这般人物,最是顽固,却也最是可靠。
更妙的是,他两位胞妹皆在太子麾下效力。
太子乃正统嫡长,天资卓绝,堪称明君之相。
朝廷上下,早已默认东宫继位乃大势所趋。
这便是最好的筹码。
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对付这类人,甚至无需威逼利诱。
只要把《春秋》大义一摆,将“匡扶正统”、“辅佐明君”、“为国尽忠"的旗号一打
“为天下苍生。”
“为万世开太平。”
他自会整衣冠、正神色,心甘情愿俯首称臣,将一身才学尽数献于东宫。
毕竟对这些人来说,能名垂青史可比金银财宝诱人多了。
只是糖安一脸苦瓜样,他是真的不想和这种人共事啊!
唐不苦将幸灾乐祸的表情一收,又故作正经的安慰糖安,“往好处想,其实你们相处的时间并没多久,你只需把证据交给他,他自然能把朝堂上的那群老狐狸,喷到无脸见人。”
关于众人去向的事,暂时就这般敲定下来。
其实大家都一样,没重大事情的时候,各自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但一遇到大事了,那就是块砖,哪里有用往哪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