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一盆绿菊
作品:《当宠妃,就是了不起!》 裕福已经过来,先给柳顺和行了礼,又示意身边的德生送了个锦囊到孙当福手里。
“还请柳公公稍候一下,祝娘娘正在焚香,马上就到。”
柳顺和没说话,似笑非笑的饮了口茶。
孙当福已经捏了捏锦囊的厚度,找机会看了一眼数额,嘴角便带上了笑意。
他谄媚的接过了柳顺和放下的茶杯,期间示意又恭敬的看了柳顺和一眼。
柳顺和扬扬眉,知道裕福他们还算懂事,也就淡淡道。
“毕竟是贵人,迟点也无妨。”
打点好了柳顺和他们,裕福心内松了口气。
太监一向重利又看面,这两张银票怕是喂不饱。等下还得再好好摆桌酒,封些礼物才行。
柳顺和不再阴阳怪气,殿里的气氛也好了些许。
等到祝善德进了正殿后,打头就看见了坐着的柳顺和。
她眼神闪了闪,还真是有些没预料到来的是他。
再一看他身上的补褂,就知道这是高升了。
祝善德垂下了眼眸,没再多看,随着裕福的引导跪在了香案后面。
德生又给孙当福塞了个锦囊。
孙当福这才移步伺候柳顺和起了身,拿出了。
柳顺和从托盘里拿起诏书,声情并茂的念了起来。
等到念完,柳顺和就将诏书转交到了裕福手里,再浅浅拱手给祝善德行了个礼。
“祝侧妃,大喜啊!”
祝善德轻轻福身,眼眸低垂。“都是托公公的福,这一路劳累公公了。”
说完她示意身边的小全子上前给了个红包。
柳顺和眼里闪着几分轻视,抬抬头,让孙当福接了过来。
“不用,这是祝侧妃自己运道好,跟奴才们可没关系。”
随意敷衍了两句,柳顺和提脚就打算走了。
事情办完了,他也该好好歇歇。
三王爷不在,这里的人还不值得他浪费精神来交际。
孙当福伺候着他出了门,脸上带着些喜意。“公公,这祝侧妃倒是个懂事的,三张银票加起来都六百六十六两了。”
虽然这六百六十六两在他们眼里不算是大额,但对方只是个侧妃,也算很过得去。
毕竟王府这边还是会自有打点的。
这都加起来,这趟差事也不算是亏了。
听着六百六十六的数字,柳顺和眉眼不动,懒散道:“来的时候不是从宫里带了几盆绿菊吗?要是没死,送一盆给这位祝侧妃,就当是咱们的回礼了。”
孙当福觉得柳公公实在是太英明了,绿梅意头好,重要的是不花钱啊,这种华而不实的回礼,最合适了。
他当即就应了下来。
正殿里接了诏书后,祝善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看向裕福。
“裕公公,这是要供起来,还是收起来?”
裕福连忙弯腰,“先供三日,时候就能收起来。”
祝善德心下有了数,干脆全托给了裕福打理。
裕福也早知道祝善德大撒手的作风,早已经有了预料,当即应了下来。
旨意接完,祝善德又跟赵侧妃道了声谢。
宫里旨意下来,这位有品阶,也是陪同接旨的。
赵侧妃没受祝善德的礼,声音十分温和。“祝妹妹不必多礼,本就是分内的事情。”
她也知道祝善德今日事情多,请她出了殿。“妹妹先回去吧,等下姐姐换了衣再来道喜。”
祝善德接了旨,就是王府里正式的侧妃了。
女眷都会过去正式拜见道喜,她虽然平位,也得走一趟。
祝善德没跟她客气,行了半礼先出了殿。
王府前宫花厅里,越衡正在陪客。
正殿里的消息一直有小太监来回报信,听到祝善德顺利接了诏书,他心内也松了口气。
让付德再去万安园那边小心盯着,等下还有女眷拜见的事情,别出了岔子。
付德连忙领命下去。
路上刚好遇到了孙当福。
柳顺和大公公已经到了花厅里喝酒,孙当福就慢了一步,去取绿菊了。
见到付德,他笑了笑,也没客气,示意身后的人将一盆绿菊交给了付德。
“原是想着送到府里承奉司的,不过柳公公说了这是给祝侧妃的回礼,就劳烦你了。”
孙当福品阶比付德还要低了一阶,说话却一点不客气,直把付德当做杂务的。
付德牙都快咬碎了,脸上还是一点没漏,笑得十分亲热。
“孙公公这真是太客气了,奴才替祝娘娘领了您的心意。”
他转手又给孙当福塞了块玉佩。“这绿菊这么贵重,可真是让公公破费了。”
孙当福手一转,就将东西收了下来,脸上也不再那么看不上,点点头,提脚走了。
等人走到看不见影了,付德才卸下了脸上的笑意,阴沉沉的将绿菊扔到旁边德江手上。
“仔细查查,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东西。”
德江连忙抱着绿菊去了审理所。
要论查东西,还是那边在行。
万安园里。
等到送走了来道喜的女眷们,祝善德也累得有些够呛。
今天这一天真是连轴转啊。
不过等散了头发,泡了个澡,祝善德又恢复了一些,来了精神。
让宝珠去小夏子那边叫点简单的东西。
“有些晚了,让他做碗打卤面吧,臊子要青椒肉末的,多放些薄荷叶子跟辣椒油。”
这样吃起来香,味道又不大。
宝珠连忙下去叫膳。
打卤面简单,小夏子也早预备好了面团,随手一拉,在案板上摔了摔就成了。
他下到锅里一煮,又配了料,再加了一点点高汤,面就成了。
路程近,刚刚煮好的面送过来还冒着腾腾热气。
祝善德拿筷子拌了拌,面条就变成了酱色的,配着薄荷叶跟辣椒油,颜色十分漂亮。
她吃了一口,面条十分的筋道顺口,蘸着酱汁,味道十分的好。
虽然打卤面里汤几乎没有,但是高汤的味道还是裹满了面条,配着青椒肉末的浇头,十分的美味。
祝善德的味蕾一下子被唤醒了,一天没用东西饿过了头的肠胃也苏醒起来。
连着用了一碗半,才放下了筷子。
她看了看伺候在一旁的宝珠跟钱嬷嬷,“你们用了没有,没有都让小夏子煮碗面,别饿过头了。”
宝珠收拾了碗筷,钱嬷嬷给祝善德上了香茶。
“娘娘不用担心,我们都用过了点心的。”
她们不像祝善德怕更衣,不敢吃喝,都是抽空用好了的。
几人正说着,付德带着一盆绿菊进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