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接旨香案
作品:《当宠妃,就是了不起!》 康兴也早注意到了,举起了酒杯。“应当是,我听闻云贵那边有几位是王爷旧交。”
徐茂同看了他一眼,压低了声音。“什么旧交,那不都是王爷的下属吗?”
康兴眼神闪了闪,还要再说什么,徐茂同又好像没事人一般跟旁边的人聊了起来。
互相聊了聊准备了什么礼物。
康兴见他这样,只得将嘴里的话咽了下去,随着众人聊起了送礼的事情。
今日只是接旨,不用送礼,但两日就是摆酒的大日子,这礼是跑不掉的。
还得是份大礼,最好送的出挑才行。
下面陪坐的两位大人闻言叹了口气,有些后悔。
“早知道王爷这么看重祝侧妃娘娘,怎么也该把贱内带过来的,也能跟侧妃娘娘说说话了。”
他们是从广南赶过来的,路途有些远,家眷就没带过来。
白白损失了这么个跟祝侧妃结交的好机会。
其余人面上惋惜请喝了杯酒,心里却觉得这两人是蠢蛋。
一个接旨王爷都能下遍了帖子来请人,就该知道这祝侧妃在王爷心里的地位了。
花厅这边戏酒不断,丝竹不绝,家庙那边却十分的寂静。
大成之殿里外面的官员能参加,家庙这边却都是府里的人。
除了宾辅左右长史外,赵侧妃也带着府里的女眷都来了。
正都静静地按照位分各自站着。
等到钟声敲过三巡,家庙正门被打开,一行人都了进来。
看着跟王爷站在一起的祝善德,赵侧妃为首的女眷们眼中都有些复杂。
赵侧妃眼中就更要复杂些。
虽然知道王爷爱重祝善德,但也没想到真会把她叫来抬轿子。
她原以为最多是平起平坐。
但现在看来,在王爷心里,祝善德要比她重要的多。
或者这一府的人加起来,都没这位祝侧妃重要吧。
等到越衡带着祝善德站到了前面后,赵侧妃垂下眼眸,往后退了一步。
家庙的祭祖仪式比大成之殿那边要简单,两刻钟后就完成了念祭词跟焚香。
再往后就是跪拜行礼。
等到全套仪式走完后,赵侧妃先带着女眷们退了出去。
宫里的旨意已经下来,正在正殿那边候着,她身上有诰命,也得赶过去才行。
走完这两趟,祝善德心里也有些酸涩滋味。
不说宫里的旨意有多难下,今日这两场祭祀就更能说明越衡的心意了。
一时之间,她都有些不知说什么是好。
说谢谢好像有些轻飘飘,说高兴又好像有些沉重。
看祝善德像是有些怔怔的,越衡抬起她下颚看了看。
“是不是累了?”
他示意裕福将软轿抬了过来,“再忍忍,等下接完旨就好了。”
祝善德回过神来,摇摇头,避开头上的珠冠,将自己的轻轻额头搁在越衡肩膀上。
“没有累,爷,我就是,就是有些太高兴了。”
越衡以往没少被她撒娇,都快习惯了。但是她这轻轻一靠,带着点无力,却让他心里麻麻的,好像有一片树叶轻轻掉入湖里,很轻,但是掀起了涟漪。
他不禁摸了摸她额头,查看了一下温度。
“你高兴就好。”
两人温情的站了一会,付德在外面往里面看了两三次,犹豫要不要过来。
越衡注意到了他,让他进来回话。“怎么了?”
付德连忙进来,回禀道:“是传旨的公公,已经在正殿那边布好香案了,说是吉时已经到了。”
要不是那边催了两三回,付德也不敢过来打扰,实在也是没办法了。
越衡松开祝善德,让她理了理妆。“这就过去。”
正殿后寝里,清苑之听着外面的声响,从椅子上起了身。
外间伺候的福元她们连忙迎了过来,“娘娘,可有吩咐。”
清苑之厌恶的看了她们一眼,让她们先下去。
福元她们也没说什么,顺从的鱼贯退了出去。
看她们这么听话,清苑之心里的火气却越来越大。
她原以为已经把这些人给下放到田庄里去了,可等她一养病,这些人不知又从哪里冒了出来。
还说什么是领王爷的命过来伺候她。
清苑之狠狠将手边矮几上的东西扫了下去。
什么伺候她养病,监管她才是真的。
这些日子,她只能在正殿或者一座温泉庄子里活动。
连阿宝都只能半月见一次,还得受她们看管,简直是欺人太甚。
居嬷嬷听到声响,连忙赶过来。
她捡起了地上的东西,担心的看着清苑之。
“娘娘,哪里不舒服吗?”
清苑之脸色有些厌恶,没理她的话,直问道:“外面是怎么了,这么闹哄哄的。”
居嬷嬷迟疑了一会,觑着王妃的脸色,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今日是祝宫人升侧妃的日子,宫里来降旨了。”
清苑之瞳孔缩了缩。
自从崔如意出事,她就知道崔如意的侧妃位分肯定没了,说不得还得被打发到皇室家庙里去。
但从没料到居然是祝善德一步登天。
这府里,比她资格深,背景大的不是一两个,王爷,王爷怎么就非得把她捧上来。
更没料到的是宫里居然同意了。
想起当初她从宫里辞行的时候,贵妃娘娘还让她好好伺候越衡,不用担心宫里的事。
可现在看来,都是虚伪至极。
一时间,清苑之脸上神色从厌恶转为了萎靡。
她坐了下去,觉得身上有些发冷起来。
居嬷嬷看着她这样,十分的担心。上前给王妃喂了半盏热茶,她想了想。
“娘娘,要不要老奴跟府里联系一下?”
清苑之嘴角轻动,眼里露出些光来,很快又消失了去。
“找家里又有什么用,伯父就算是做到了首辅,也管不了王爷府里的事。”
文官勋贵宗室本就是三条不相干的线。
居嬷嬷也觉得是,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如今这局面,实在是委屈她家娘娘了。
正殿前殿里,宫里来的人已经等了许久。
大太监柳顺和轻轻的拂了下茶杯盖,旁边站着伺候的小太监孙当福已经掐起了尖细的声音。
“祝侧妃可来了不曾,这吉时可快要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