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就藩事宜

作品:《当宠妃,就是了不起!

    太子接了他的茶坐了下来,“不怪刘相,他也难了点,毕竟如今当家的不是我。”


    做太子,难就难在这里了。


    他自己轻不得重不得,旁人待他也是如此。


    多来往一点,都得掂量一下。


    毕竟皇爷,还是鼎盛之年。


    太子面色不变,“再者老师没说错,让老三就藩广南原本是好事一桩。”


    若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是他,有儿子自请要去广南收复失地,他也是会同意的。


    那,是他的江山。


    所以他能想到皇爷肯定会同意。


    但如今毕竟.....


    太子放下茶杯,看向了御书房方向。毕竟还不是他的天下啊,他如今也只能去争一争了。


    老三兵事太强,他是真不放心让他再手染兵权。


    哪怕是广南那个山高地远的地方也不行。


    “孤记得兵部左侍郎跟太子妃三妹夫是同科吧?”


    尚书肯定是拉拢不了,但是侍郎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梁敏学想了想,点头道:“是,关系还不错,两人经常一起喝酒作乐。”


    太子轻拂动了下杯盖,在杯沿上轻轻发出一声脆响。


    “那就托人去试试吧,我记得这位有些风流,不妨给他些机会。”


    梁敏学立刻明白了太子的意思,这不是要送美人,而是要设局。


    他心内算了算,“怕是需要一点时间。”


    太子笑了笑,“不妨,元宵前这事都不会拿出来大议,怎么都要等到年后了,来得及。”


    藩王就藩是大事,尤其是越衡是想拿兵权,那就更会慎重了。


    前后没有小半年的时间,是忙不完的。


    等到梁敏学退下,太子在书房里枯坐了许久。


    新茶换了三遍,他还没起身。


    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从门外走了进来,跪下行礼。


    “太子爷,三王爷进了御书房了,陈爷爷说是皇爷宣进来的,皇爷打算留膳。”


    小太监说完,磕了个头,又轻轻的退了出去。


    太子看着手里的茶杯,随手扔在了地上。


    陛下已经多久没有留过越衡用膳了?


    这是看他退了一步,心疼上了吗?


    太子深深的出了口气,老三,这一手以退为进,你玩的好啊!


    倒真是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王府库房里,裕福在书画库里翻找了许久,才淘出了几张看起来喜庆热闹点的工笔画。


    比起之前找翡翠玉饰,要麻烦多了。


    库里基本都被翻了一遍,众人都找的两眼昏花。


    德生一边打着气死风灯,一边睁大眼睛,还得防止手上脸上的汗水蹭到了书画。


    他苦着脸,“福哥哥,这够了吗?”


    裕福点了点数,才四份。


    他想了一下,“不够,祝宫人那屋子里外至少需要八幅。”


    还得多备几份,以防她挑不中。


    另外一个小太监叹了口气,“这位可真是能折腾啊,这过年都要换个摆设。”


    裕福还没说话,德生觑了觑他神色,给了小太监一巴掌。


    “滚,祝宫人也是你能挂嘴上的?”


    小太监连忙低头,不敢再言语。


    裕福脸色不变,将手里的四份先让德生装了盒子。


    “点几个人,随我去琉璃街一趟。”


    等到晚上,裕福才从琉璃街里回来,凑够了十幅书画,匆匆回了王府。


    时间已晚,稍微梳洗后,他算着二门已经关闭,也没送去西风堂,先回了外书房。


    付德正守在廊下,看到裕福过来,微微昂了下头,示意他等着。


    裕福束手悄无声息的站到了他身后。


    付德挑挑眉,“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裕福也没说原因,只简单说了句耽误了。


    付德眼神瞥了下,也不再说话。


    书房里,章程拿着一本折子抄本仔细看了看,看完又递给了宋合。


    宋合看完恭敬的递回到了越衡的书桌上。


    章程考虑了一会道:“王爷,陛下应当是同意了,这是在考虑给您多少兵马呢。”


    他顿了一下,“看来陛下很想将广南那边收服回来。”


    侬氏举氏地盘虽小,却也是大昭国土,岂能长久居于他人之手,陛下这是心动了。


    越衡扫了一眼书桌上的折子抄本,今日他被宣进了宫,皇爷跟他说了许久的话,还让小太监翻出了很多折子。


    临走的时候,还让他带了几本抄本回来仔细琢磨。


    他们之间已经许久没有这样温情过了。


    只是......


    这里面的度却不好把握。


    他收回了思绪,“这里面有当年鲁王跟宁王的就藩部署,皇爷大概是想仿照他们的例了。”


    三个护卫营,一营人数在一万左右。


    再加上广南三府本地的卫所,实际兵力应该在三万五左右。


    章程跟宋合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三万五.......


    若按照他们这些日子的打算,这可远远不够啊。


    陛下这是要马跑,又不给吃草啊。


    两人正想说话,越衡又开了口。


    “但我估摸着,等真到了广南,这个实际数字应该在两万七左右,真正能用能打的,不超过一万八。”


    空饷由来已久,名义上的数字落实下来,总是要打折的,尤其是各地卫所。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已经不再适合作战的士兵和后勤。


    以及太子肯定会往里做些手脚。


    三万五,也不过是听着好听罢了。


    这下章程跟宋合都坐不住了,章程站了起来,他个子高大,就像是一堵墙一般,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眉头紧锁,“王爷,这不行。三万五都少了,更别说这里面的猫腻。”


    “咱们不能照秦王的例吗?”


    秦王就藩,手下有十万之众。


    说完他自己又住了嘴,叹了口气。


    真给十万,这是不可能的,不说太子了,内阁那关就过不去,陛下也不会同意。


    他站住了身子,“王爷,能不能再请慎王爷跟赵大人去说和说和,至少也得五万。”


    “交趾跟百璞就在广南旁边,都不好应付。一旦我们跟举氏侬氏交手,这两绝对会趁虚而入。镇安还有海匪,他们也不是吃素的,这哪头都是要堵啊。一万八的兵力,只怕不够填一头。还是要跟陛下澄清厉害,再多加些,还有海船……”


    章程摸着脑门,“海船也尤为紧要,这一定得先跟内阁谈好。”


    宋合也算计了一下,“老章说得对,王爷,这兵马辎重不在开始要齐了,后面可不好补。”


    (烦请各位帮忙打个分,跪谢,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