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赵刚的歉意,周桐开解
作品:《亮剑:自曝双穿门,举国援抗战!》 院子里原本因为武器而燥热起来的空气,仿佛被他这一走给彻底抽空,变得稀薄而凝重。
新一团那几个干部面面相觑,站在原地手足无措,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团长和新政委第一天见面,就闹了个脸红脖子粗,这往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赵刚站在原地,脸色平静,但微微抿起的嘴唇和紧锁的眉头,还是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
他没想到局面会演变成这样。
他此行来新一团,肩负着组织上的重托,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与周桐这位神秘的“龙国”代表,建立起稳固而友好的合作关系。
更何况,周桐于他还有着救命之恩。
可眼下,因为自己和李云龙的冲突,扬面弄得如此僵硬。
他深吸一口气,转向周桐,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
“周桐同志,实在抱歉。
我没想到……李团长的脾气,会这么……”
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李云龙刚才那副蛮不讲理的模样。
周桐看着他,脸上并没有丝毫不悦,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
他当然看得出赵刚的尴尬与歉意。
作为看过原著的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眼前这两个未来黄金搭档的性格。
李云龙是烈火,一点就着,但也烧得快,去得也快;赵刚是精钢,坚韧,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锻造出最完美的形态。
他们俩天生就是一对需要磨合的冤家。
“赵政委,你不需要道歉。”
周桐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量,瞬间就化解了空气中的尴尬。
“你所坚持的,是组织原则和纪律,这没有错。
而李团长所想的,是让他手底下的兵能多几分活命的本钱,能多杀几个鬼子,这同样没有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屋子散发着幽光的武器,语气变得深沉。
“你们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残酷的世道,错的是我们现在还不够强大。”
这番话,瞬间就将刚才的个人冲突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也说到了赵刚的心坎里。
是啊,如果不是装备匮乏,如果不是每一颗子弹都要省着用,何至于为了物资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周桐示意赵刚坐下,自己也拉过一张长凳,坐在他的对面。
“赵政委,我们不妨坦诚地谈一谈。
你对我,对‘龙国’,肯定有很多疑问。
而我也想听听你对眼下局势的看法。”
这种推心置腹的态度,让赵刚心中一暖。
他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道:“周桐同志,你的出现,以及这些…这些武器的到来,对我们八路军,对整个华北的抗战局势,意义非凡。
但正因为它意义非凡,我们才更应该慎重。
我坚持要上报,并非是想争夺这些物资的归属权,而是希望上级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考量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它们的价值。”
“比如,是否应该将它们集中起来,组建一支战略级别的部队,直接由总部指挥?
或者,将它们分配给最关键的几个主力团,形成几个尖刀?
这些,都需要通盘的考量。”
赵刚的这番话,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和优秀政工干部的战略眼光。
周桐认真地听完,赞同地点了点头。
“你的想法,很有远见,从理论上讲,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但是,赵政委,理论需要结合实际。”
他伸出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首先,我必须坦白地告诉你,我目前的能力以及现阶段能够提供的援助都是非常有限的。”
“你眼前的这些物资,看起来很多,但如果分散到整个八路军几十万人的盘子里,那就像是一把盐撒进鄱阳湖,连个味儿都尝不出来。
与其天女散花,不如攥指成拳。”
他凝视着赵刚的眼睛,语气无比真诚。
“我选择新一团,选择李云龙,不是心血来潮。
是因为我需要一个试点,一个能用最少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最亮眼战绩的试点!
我需要用一扬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向我的上级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的援助是有价值的。
只有这样,我才能争取到后续更多的、源源不断的援助。”
“而李云龙,他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尖刀。
他或许浑身是刺,不守规矩,但他打仗的本事,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想象力,整个八路军都找不出第二个。
把这些最好的武器交给他,他能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威力。”
“所以,我的想法是,第一批物资,必须全部留在新一团。
我们要集中力量,把新一团打造成一个样板,一个标杆!
让它成为一把插在敌人心脏上的钢刀,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的合作,能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
周桐的这一番剖白,信息量巨大。
他既解释了援助的局限性,又阐明了选择李云龙的深层战略意图,更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赵刚被深深地触动了。
他发现,自己在战略眼光和对局势的现实判断上,与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的青年相比,确实存在着差距。
他考虑的是如何合理分配。
而周桐考虑的,是如何创造价值,如何撬动更大的未来。
这种思维上的代差,让他心服口服。
他沉默地思考了很久,将周桐的每一句话都在脑海里反复咀嚼。
最终,他抬起头,眼神中的坚持已经化为理解与认同。
“我明白了。”
赵刚郑重地说道。
“周桐同志,你说服了我。
从大局着眼,将这批物资优先装备新一团,确实是当前最优的选择。”
他顿了顿,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但是,不上报,是绝对不行的。
这违背了最基本的组织原则。
新一团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这件事,必须让旅部和师部知道。
这是原则问题,也是为了方便上级在未来的战斗中,能给新一团安排更重要的任务,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已经是赵刚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周桐闻言,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说服了这位未来的“黄金搭档”。
“当然。”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赵政委,你的坚持是对的。
上报是必须的,这是我们军队既定的制度,我不会,也无权去改变它。”
“至于如何汇报,其中的措辞和技巧。
我想,这就需要你和李团长好好地商量一下了。”
他巧妙地将这个皮球,又踢回了未来的团长和政委之间。
看着周桐那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赵刚也忍不住莞尔。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有着超越常人的远见,更有着化解矛盾的智慧。
他心中最后的一丝芥蒂,也彻底烟消云散。
“好。”
赵刚站起身,伸出手,
“周桐同志,我代表八路军,也代表我个人,欢迎你的到来。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周桐紧紧握住他的手。
两人相视一笑,一个君子间的约定,就此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