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测试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张利民低下头,认真思索了片刻。当他再抬起头时,眼神中的茫然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自身认知的认真与清澈。
“东哥,”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我从小到大,没什么别的爱好,就特别喜欢看历史书。”
林向东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倾听的姿态,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我看到历史上,很多大人物,在创业打天下的时候,感情都特别好,能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张利民的语气带着一种读史者的通透与淡淡的惋惜,“可是,一旦事业有了起色,打下了基业,到了分享成果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裂痕。为了权力,为了利益,兄弟反目,自相残杀……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他看向林向东,目光坦诚得不含一丝杂质:
“瑞东便利店是东哥你一手主导创建起来的,从无到有,付出的心血最多。我们几个,其实……并没有出多少力。现在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来得有些……太容易了。”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勇气,最终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东哥,如果可以的话……我其实更希望,我们能像现在这样,不那么着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让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奋斗,去克服困难,去享受这个过程。我有点担心……如果钱来得太快太猛,我们之间现在这种……这种感觉,会不会就变了味?”
他说完了,有些不安地看着林向东,像不确定自己的这番“书生之见”是否合乎时宜。
林向东听完,沉默了几秒钟。
这沉默并非不悦,而是在消化和共鸣。
随即,他脸上缓缓露出了一个带着欣慰和理解的微笑,那笑容驱散了张利民心头的不安。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张利民的肩膀,力道透着信任与肯定:
“利民,你说到点子上了。你这番话,价值千金,不,是千亿。”
林向东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深邃,他感慨道:“是啊,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情谊比金钱更珍贵。我们现在这种一起拼搏、相互扶持的感觉,确实是再多钱也买不来的。”
张利民的想法,与林向东内心深处的顾虑不谋而合,甚至更加纯粹,不掺杂任何对商业得失的算计。
这份纯粹,像一盆清水,浇醒了他因追逐速度而有些发热的头脑。
他幡然醒悟,更加坚定了最初的方向,
有些东西,值得用慢一点的速度去奠基。
“我明白了。”
林向东站起身,心中已经有了清晰决断,“我知道该怎么回复萧总了。这笔钱,我们不能这样拿。至少,现在不能。”
他看向张利民,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并肩作战的坚定:
“就按你说的,我们一起,稳扎稳打,享受这个过程。只要我们兄弟齐心,该有的,未来一定都会有!”
张利民看着林向东,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还带着一丝顾虑:“东哥,这会打乱您的商业计划吗?”
在他的认知里,林向东绝非常人。
从一个普通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创下这番事业,这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这背后是毒辣的眼光、果决的魄力、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周密的商业计划。
他担心自己的“保守”会拖了后腿。
林向东闻言,洒脱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自我剖析:“我原本的规划确实没想那么快。只是机会摆在眼前,就像猎人看到了猎物,总忍不住想要把握,情不自禁就想更快一些。”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沉稳,“不过……欲速则不达。你的话点醒了我,有时候,过程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收获。”
“东哥,其实,你没必要参考我的意见,我……” 张利民尴尬地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可能过于理想化了。
林向东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打断了他:“不,利民,你的意见很重要。瑞东便利店,从来都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生意。” 他的目光扫过这间承载了他们无数回忆的宿舍,语气郑重,“我希望它能是我们兄弟友情的见证。无论未来我们能走到哪一步,权力、财富,都不能影响我们之间的这份情谊。”
来读大学的目的,来高瑞东便利店的目的。
不就是为了‘张利民’这位隐藏大佬的友谊,还有日后的红色保护伞吗?
要是被打乱节奏,真是得不偿失。
而且,张利民已经给出了建议,那就顺着张利民的想法去做。
一个亿的得失,还是十个亿的得失。
在未来又算什么。
在华夏,没有保护伞,就算是千亿、万亿身家级别的大佬,最后也会狼狈收场。
“嗯!” 张利民重重地点头,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全然接纳和重视的坚定。
……
林向东拨通了萧望的电话,言辞恳切而坚定地表达了谢绝之意。
他没有用敷衍的借口,而是坦诚地说明了团队经过深思熟虑,认为现阶段维持现有的发展节奏,专注于夯实内功和团队磨合,是更符合长远利益的选择。
电话那头,萧望安静地听着,没有流露任何不满,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尊重你们的决定。我的提议长期有效,随时欢迎。”
语气平和,听不出丝毫波澜。
挂断与林向东的电话后,萧望的手指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数下,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他随即拿起另一部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接电话的是杜如海的助理。
“喂,萧总。”
“请转告杜总,”
萧望的语气变得更为正式,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关于瑞东便利店的事情,对方婉拒了。”
助理在电话那头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平静地回应:“好的,萧总,我会向杜总汇报。谢谢您帮忙。”
“嘟…嘟…嘟…”
通话结束,简短到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