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声明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此时的实验室内,只有键盘敲击声、仪器运行的低鸣、偶尔低声的讨论。
网上的滔天巨浪,似乎被这厚重的隔音墙和专注的氛围挡在了外面。
大家该调试参数的调试参数,该记录数据的记录数据,该分析样本的分析样本,眼神专注,动作麻利。
仿佛外面那场针对他们领头人的风暴跟他们没有丝毫关系。
只有偶尔交换的一个眼神,带着无需言说的默契。
用最完美的成果,砸碎那些质疑!
李薇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面前的电脑屏幕开着文档编辑器。
她深吸一口气,输入文字。
将那些复杂的神经元信号转换、材料生物相容性、接口稳定性等术语,一点点拆解、揉碎,再重新组合成普通人能理解的句子。
哪些数据必须保密,哪些成果可以透露,她心里有杆秤。
必须在真实性和可理解性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薇姐,”
一个年轻研究员拿着刚出炉的稳定性测试报告走过来,声音压得很低。
“第37组重复数据,波动范围比预期还小0.3%,稳得一批。”
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这是实打实的进展。
“好,数据归档。”
李薇头也没抬,手指依旧在敲打。
“让大家手里的活都盯紧点,数据要扎实。”
语气平静,却自有一股力量。
“明白!”
年轻研究员点点头,转身快步走开,将这份稳重传递给其他人。
花了不少时间,李薇终于整理出一份言简意赅的说明文档。
她打印出来,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敏感信息和过于晦涩的术语。
这才拿着它,去往学校的宣传部门。
宣传部的办公室此刻像被捅了的马蜂窝。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几个老师对着电脑屏幕愁眉苦脸,手指在键盘上犹豫着不知该敲什么。
部门主管背着手在狭小的空间里踱步,眉头拧成了疙瘩。
“领导,舆情监测那边说热度还在飙升,好几个大V下场带节奏了……”
“校办那边有指示了吗?我们到底该怎么回应?冷处理还是发声明?”
“冷处理?现在冷得下来吗?你没看评论区都骂成什么样了?”
李薇推门进来时,如同救星降世一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老师?你是……义体实验室的?”主管一个箭步冲上来,眼神急切。
“对,我是项目负责人之一,李薇。”
李薇将手中的文件递过去。
“这是我们整理的项目概况和第一阶段目前的进展说明。我们认为,有必要向公众做一个澄清。”
“太好了!李老师!你们可算来了!”
主管如获至宝,一把接过文件,飞快地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对旁边的职工喊。
“快!快!素材来了!准备文案,按这个框架来!”
他看完,长长舒了口气,脸上总算有了点血色。
“李老师,这份说明很清晰!有干货,也通俗!这次真是……唉,你们也是无妄之灾,安安静静搞科研,谁知道……”
李薇无奈地笑了笑。
“给学校和各位添麻烦了。
我们天天泡在实验室里,跟细胞打交道,真没想到会被这样关注。”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实在。
“不过,项目本身,我们是经过充分论证和严格审核的。
二十亿听着吓人,但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要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要是没点把握,我们自己拿着这笔钱都觉得烫手。”
旁边一个年轻老师忍不住插嘴,带着点敬畏和好奇。
“李老师,你们搞的那个……义体,真的能行啊?听起来……有点科幻。”
李薇看了他一眼,没有过多解释技术细节,只是平静而肯定地说。
“科技发展的每一步,在最初看起来都像科幻。
我们只是努力把科幻,变成科学现实的第一步。”
宣传部立刻行动起来。
主管亲自把关,小编们字斟句酌,将李薇带来的核心信息,套上了更符合官方声明的措辞外壳。
很快,一条以“Z大官方”名义发布的声明,悄然出现在学校运营的各大社交平台账号上。
【Z大关于近期网络热议“生物-机械融合义肢项目”的说明】
近期,部分网络平台出现关于我校“生物-机械融合义肢项目”的不实信息与猜测,引发广泛关注。
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该项目经严格学术论证与完备程序审批后立项,经费使用全程接受监督,符合兔国科研项目管理规定,不存在网络传闻所述问题。
本项目旨在探索生物神经信号与机械执行机构的高效、稳定接口技术,致力于为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未来康复新路径................
最后。
科学研究需要脚踏实地,也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我校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对于网络上传播不实信息、恶意揣测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恳请广大网友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勿信谣、勿传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Z大宣传部
..........
声明一出,犹如在沸腾的油锅里滴入一滴冷水,整个网络舆论场瞬间炸开了锅,但这次是懵圈的炸。
想象中的剧本呢?认错?道歉?项目暂停调查?整改通知?
统统没有!
Z大官方直接下场,姿态强硬,核心意思就一个。
项目合理合法合规!我们在搞的就是义体!第一阶段还搞出东西来了!你们瞎吵吵啥?再乱说小心我告你!
评论区直接裂开:
“卧槽???Z大这么刚的吗???直接硬刚网友?这声明就差把‘老子没错,滚’写脸上了!”
“划重点,阶段性进展!基础神经接口材料!双向信号转换验证!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所以……真搞出东西了?”
“我只关心项目负责人到底是谁啊!声明里就一句‘与事实不符’就完了?之前那个陈佑华的名字到底是不是真的?谁有内幕啊急死我了!”
“楼上勇士!我刚看到有个帖子提了cyh三个字母,瞬间404!号都没了!兄弟们,这名字有毒,慎言啊!(瑟瑟发抖.jpg)”
“歪楼了歪楼了!重点是项目啊!我有个发小,小时候事故截肢了,装了假肢但用着很不方便,性格都变孤僻了。看到这个项目,我真的……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我也是!我妈妈中风后手臂一直没知觉,如果真能有技术让她重新控制手臂……求求了,一定要成功啊!”
“刚从隔壁科技打假王那过来,他说这声明就是避重就轻,二十亿投进去就弄个阶段性进展?糊弄鬼呢!有本事拿出论文、拿出数据、拿出视频来啊!空口白话谁不会说?”
“楼上是不是傻?都说了涉及保密!核心数据给你看?你当人家傻?其他国家的实验室分分钟给你抄走信不信?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
“哟,理中客来了?动不动就扣帽子?我只是要求公开透明有错?科研经费不是大家的钱?我们没资格监督?我看就是你这种无脑护的多了,才让他们肆无忌惮!”
“监督可以,但像疯狗一样咬人带节奏就不对了。Z大敢这么硬气发声明,没点底气我是不信的。坐等后续打脸。”
舆论的风向,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变得复杂起来。
质疑声、谩骂声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执着于无实证和带节奏的账号。
但更多的声音开始转向好奇、期待,尤其是那些真正有需求、或者身边有残疾亲友的人,他们的留言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在喧嚣中显得格外真挚。
当然,也少不了两边互扣帽子的理中客和无脑护在激情对线。
李薇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刷了刷几个主要平台的评论区,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松开。
她关掉网页,站起身。
“薇姐,网上怎么说?”
王哲凑过来,手里还拿着刚打印的电路图。
“该说的我们说了,该解释的学校解释了。”
李薇语气平静,目光扫过实验室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剩下的口水仗,毫无意义。我们的战场,不在这里。”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各位,学校的声明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王哲,动物那边进度如何?”
王哲咧嘴一笑,拍了拍胸脯
“‘猴子已经就位,简易的机械臂也买来了,刚刚调试最后一遍!就等薇姐你的接口材料最终稳定性报告了!”
“好!”
李薇点头,一股无形的战意在实验室里弥漫开来。
“所有人,最后检查各自环节!我们要准备的,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演示!用事实,让他们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