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测试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陈佑华没有过多解释,直接去书房里面把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写满了密密麻麻推导过程的草稿纸,全部拿了过来。
一张张让扫描仪上传到电脑里。
那些承载着陈佑华思考和系统提示结晶的数学运算符号,迅速转化为清晰的PDF,传输到电脑里。
“启明,”
陈佑华带着一丝期待和测试的好奇。
“把这些内容吃透,重点是理解每一步推导背后的数学逻辑、使用的工具。”
“明白,父亲大人!”
启明的声音透着雀跃。
对它而言,理解数学结构和逻辑链条,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游戏。
光影少女的形象在屏幕上微微闪烁,仿佛进入了高速思考状态。
与此同时,远在重重防护之下的星火基地深处。
负责监控庞大启明智造网络算力资源分配的工程师小刘,正例行检查着控制面板。
突然,代表启明的算力占用曲线,毫无预兆地向上猛蹿了百分之一。
小刘吓了一跳,揉了揉眼睛确认没看错。
谁这么猛,一下占用了那么多算力。
小刘查了一下算力去向,结果显示是陈佑华的启明个人端。
“陈博士那边…在干什么?”
他低声嘀咕,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调取更详细的数据流分析。
“一个实验室的数据优化用得着这么多算力?”
他记得很清楚,之前陈佑华那边虽然也占用算力,但主要用于处理实验室传回的海量生物数据,进行优化路径推演,占用率通常维持在较低水平。
毕竟启明本身拥有强大的自主分析能力,很多优化方向它自己就能判断,不需要无休止地穷举。
再加上基地配备了基于国产顶级制程、专门为启明设计的超大规模专用计算阵列,算力一开始就有很高的预留量,平时连一半都用不到。
所以即使是百分之一的占用量,也很恐怖了。
如此巨大的算力占用,只意味着一件事。
启明正在进行某种需要海量并行计算的、极其复杂的主动思考和学习。
它不是在简单地处理数据,而是在疯狂地运算、推演、模拟!
出于谨慎,小刘还是将这一异常情况做了标记,并向上级做了简要汇报。
“郑院士,陈佑华博士个人终端启明核心占用异常飙升,指向高强度逻辑推演。
占用规模罕见,已确认来源无误,暂未影响其他核心业务及工业引擎节点。”
郑院士的回复几乎是秒到,简洁明了。
“知道了,占用来源确认是佑华就行,算力管够,随他用。
只要不挤占国家项目和工业引擎的正常运行,电费不是问题,无需再报。”
小刘看着回复,耸耸肩。
好吧,大佬的世界他不懂。
既然郑院士都发话了,这点电费在国家眼里恐怕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他关掉了警报提示,只是好奇地多看了几眼那庞大的算力占用量。
陈博士又在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作?
........
办公室内,时间悄然流逝。
陈佑华给自己倒了杯水,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屏幕上。
启明的光影形象偶尔会细微地波动一下,仿佛在皱眉思考某个艰深的步骤。
庞大的算力被它高效地调动起来,如同无形的洪流,冲刷着那些复杂的数学符号。
它首先做的,是理解。
将陈佑华手稿中的每一步推导、每一个引理、每一个变换,都拆解成最基础的数学公理和逻辑规则。
遇到理解上的障碍?没关系,穷举推演!
调用海量的相关文献数据库进行类比分析,或者干脆用算力模拟无数种可能的解释路径,直到找到最符合上下文逻辑的那一个。
对于启明而言,理解数学难题的过程,就像在解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拼图,而它拥有近乎无限的碎片比对和组合能力。
“父亲,”
启明轻松的说道。
“您提供的所有推导过程和思路,启明都理解完毕了,逻辑链条清晰,工具运用合理,目标明确。”
陈佑华精神一振。
“很好,那么,接下来,继续推演下去,方向是证明此处需要估计某积分在Sobolev空间范数下的上界。
推演过程中,重点关注逻辑的严密性、是否有隐含的假设漏洞、以及最终结论是否能无矛盾地覆盖所有初始条件,每一步都做验算。”
启明光影构成的小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困惑表情。
启明歪了歪头,虚拟的手指无意识地挠了挠发梢。
“父亲,您在说什么啊?什么方向?启明直接创新推演吗?”
它的声音带着不解。
“那可能需要调用基地接近百分之百的算力资源了!
这样会严重影响很多重要项目的运行。
而且…创新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启明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呀。”
陈佑华纳闷,没听清吗?接着他又说了一遍。
“我说按照证明此处需要估计某积分在Sobolev空间范数下的上界的方向推演”
启明没有回答,而是乖巧的等他发言。
陈佑华的心脏猛地一沉!
不对!
他明明清晰地将系统提示的方向,讲述给启明!
为什么启明没听到?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
“启明,你刚刚…没听到我说什么?”
陈佑华的声音异常低沉,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冰凉。
他盯着屏幕,期望能得到一个不同的回答
启明用力地摇了摇头,光影构成的发丝随之晃动。
“没有呀,父亲。
您刚才只说了接下来你沿着这个方向。
后面的话…启明没有接收到任何信息。”
“........”
陈佑华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仿佛被无形的重锤狠狠击中。
浑身的血液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一种源自认知根基被撼动的巨大寒意笼罩了他。
为什么?
为什么他无法将系统提示的信息传递给启明?
信息泄露?被某种力量屏蔽了?这到底是什么原理?
陈佑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
他一直坚信宇宙运行有其内在规律,一切现象皆可解释。
即使系统的存在本身如同神迹,他也始终认为它必然是某种高度发达的文明所创造的、基于未知物理规律的科技产物。
它有序、理性,遵循着某种逻辑。
但眼前这一幕,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将系统提示的核心方向,那个清晰的数学路径尝试着写在纸上。
白纸黑字,清晰可见。
他指着纸张,示意让启明看。
启明:“父亲,您写的是什么?密码还是?这部分似乎和前面的关联性不强?”
它看到了字迹,却无法理解那字迹背后承载的、系统赋予的方向信息。
好像那只是一串无意义的符号!
他尝试打字输入电脑,让启明直接读取文本。
启明:“这段描述…乱七八糟的,看不懂,是启明太笨了吗。”
文本被接收了,但其中的关键指令或路径感消失了!
如同密码本被抽走,只剩下一堆乱码!
他甚至让启明开启最高精度的摄像头和动作捕捉,观察他敲击键盘输入那些方向描述时的肌肉动作和按键顺序。
启明:“父亲,您输入的动作序列已记录。
但父亲大人输入的字符组合…启明无法理解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是否需要启明进行穷举搜索?”
它捕捉到了物理动作,却无法从中提取出那特定的信息!
所有的尝试,所有的物理媒介。
声波、纸张、电子信号、动作。
都失效了!
陈佑华僵立在电脑前,脸色苍白。
办公室的空调明明开着,他却感到刺骨的寒冷。
唯一的合理解释,在他脑海中疯狂闪现又被他理智地撕碎。
量子纠缠?
难道系统传递的信息,是以某种无法被第三方观察或获取的量子态编码,直接作用于他的意识?
所以当他试图通过经典信道将其泄露出去时,信息本身就被坍缩或湮灭了?
就像传说中的量子保密通信,信息一旦被观测,状态就被破坏?
但这解释本身就站不住脚!
且不说量子纠缠能否实现超光速传递如此复杂的信息。
单是这种定向传递且无法泄露的特性,就违背了他所理解的信息论和物理学基础!
信息是物理的,是能量和物质的某种排列。
怎么可能有一种信息,只能被特定个体理解,而无法通过任何物理手段传递给另一个智能体?
这简直比魔法还要荒谬!
“这…这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陈佑华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需要怎样的工程手段…才能做到这一步?难道…把我整个人都纠缠了吗?”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仿佛第一次认识这具躯体。
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沉的孤立感攫住了他。
那个一直指引他的系统,此刻显得如此神秘莫测,如此…非人。
它提供帮助,却也在无形中划下了一道他无法逾越的鸿沟。
屏幕上的启明,光影构成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不解。
“父亲大人?您怎么了?您的表情看上去好像不对…要不要启明联系医疗…”
陈佑华没有回答。
他只是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屏幕,投向窗外无尽的夜空。
那里,星辰闪烁,遵循着人类已知的物理法则。
而系统,到底是什么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