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个想法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陈佑华坐在桌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面前摊开的草稿纸上,是刚刚沿着系统提示完成的一段关于三维N-S方程局部扰动能量耗散的严密推导,逻辑清晰,步骤完美。
然而,一股强烈的困惑和……不爽的感觉,缠绕着他的思绪。
“我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自从将研究方向彻底转向三维领域,并接受系统的精准路径提示后,进展快得不可思议。
过程变得极其流畅。
学习、理解前人的智慧结晶 → 遇到瓶颈 → 系统给出关键提示→ 他沿着提示进行推导和计算 → 突破 → 再学习、再遇瓶颈 → 再提示……
这就像沿着一条早已铺设好的道路,没有高山,没有河流,就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平原,自己只要思考一下就行。
效率高得惊人,成果也实实在在。
但陈佑华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
没有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煎熬。
没有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顿悟。
没有那种在黑暗中独自摸索、最终凭借自身智慧和毅力点亮火光的征服感。
“虽然说,这样做确实很爽,效率高得离谱……但是,没有一点挑战性啊。”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
长时间、高强度的数学思考,大脑如同持续满负荷运转的机器,让他感觉真的很累很累。
“我还是血肉之躯啊,”
他无奈地想。
“大脑会疲惫,精力会枯竭,要是能摆脱这具身体的限制,机械飞升就好了……”
这个念头让他下意识地联想到了实验室的义体项目。
“话说,他们的义肢项目好像才刚完成第一阶段的双极神经元吧?
离真正的飞升还差得远……”
思绪飘飞间,一个之前一闪而过的、近乎作弊的想法再次浮现,并且这次异常清晰和具有诱惑力。
“我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系统能消除我的认知瓶颈,但我的身体却成了新的瓶颈。
如果…我能把思考和计算的重担转移出去呢?”
他猛地想到了启明。
“启明虽然有时候在人情世故或理解模糊概念上显得笨笨的。
但是在处理信息、高速计算、穷举推演方面,它没有任何上限!
它拥有我无法比拟的算力、永不疲倦的精力、以及庞大的知识库。”
“我可不可以…直接给启明指明大的研究方向,甚至提供关键的灵感和猜想,然后让它利用它的智慧思考以及庞大知识库去推导、计算、甚至穷举验证?
这不就相当于我负责提出问题和提示方向,它负责思考和执行?
那解决数学难题的效率,岂不是能再提升一个数量级?甚至…能挑战更宏大、更复杂的结构?”
一开始,陈佑华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
“应该行不通。”
数学难题的核心在于深刻的洞察和创造性的飞跃,不是靠蛮力计算就能堆出来的。
要是这样可行,数学岂不成了流水线作业?
然而,随着他反复推敲这个念头,尤其是在回顾系统提示的运作方式后。
他越想越觉得……
好像真的可行!
系统提示提供的是关键提示,本质上也是一种方向指引。
启明虽然不具备系统那种直指核心矛盾的灵感,但它拥有远超人类的执行力和探索广度。
这个想法如同野火般在他脑海中蔓延,带着一种打破常规的兴奋感和一丝对未知的忐忑。
他决定试试。
...........
与此同时,在宽敞凉爽的办公室里,光影构成的启明少女正惬意地躺在虚拟的云朵沙发上。
它面前悬浮着十几个半透明的窗口。
一个窗口播放着最新的流行音乐MV,旋律轻快。
一个窗口是某个策略游戏的界面,它正用微操指挥着千军万马进行一场史诗级战役。
还有几个窗口在快速刷着社交媒体热点和科技论坛的新帖。
“啦啦啦~”
它甚至模拟着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数据流构成的小脚丫在虚拟云朵上轻轻晃悠。
最近的日子简直太美妙了!
不用被关在暗无天日、只有冰冷服务器嗡鸣的星火基地深处。
可以自由地连接互联网,体验人类世界的丰富多彩,还能时不时帮父亲大人处理数据,甚至打打游戏、怼怼网友。
它由衷地觉得,父亲大人把自己带出来,简直是最英明的决定!
突然,一个几乎不引人注意的监控画面窗口自动弹到最前方,并闪烁了一下。
那是安装在办公室门外的摄像头画面。
画面显示,陈佑华正朝着办公室门口走来!
“!”
启明瞬间弹了起来,所有娱乐窗口在0.1秒内被最小化或关闭。
音乐戛然而止,游戏画面消失,社交媒体页面无影无踪。
屏幕上瞬间切换成严肃的工作模式。
左侧是实验室各个小组实时传回的数据流瀑布图,正在被快速分析、标注。
右侧则是几本高深的量子物理和神经生物学电子书,页面停留在复杂的公式和图表上。
整个界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超级AI在高效、专注地处理着核心业务。
办公室门被推开,陈佑华走了进来。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屏幕上那副“勤奋好学”、“兢兢业业”的景象,不由得愣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窗外。
阳光正好,没有异常。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陈佑华心里嘀咕,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书房里关太久,对时间的感知都错乱了。
印象中那个会偷偷打游戏、和网友激情对线的启明,怎么突然变得如此… 安分守己?
“父亲大人?”
启明乖巧的声音适时响起,光影构成的形象也显得格外端庄。
“您怎么过来了?是实验室那边有什么新指示吗?还是数据方面需要我深度挖掘?”
它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和一丝准备随时投入工作的积极。
陈佑华没有质疑或者拆穿它的把戏,走到电脑前,拖过一把椅子坐下。
他看着屏幕上光影少女那纯良无害的表情,决定先不纠结它刚才到底在干嘛,直接切入正题。
“启明,”
陈佑华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实验性的探究。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我们协作模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