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死胡同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书房的台灯依旧亮着,将陈佑华的身影投射在堆满草稿纸的墙壁上。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挤进来,给冰冷的方程式增添了一丝暖意。
他正陷入一种巨大的困惑和隐隐的自我怀疑之中。
昨天系统提示带来的亢奋和突破感还记忆犹新。
他沿着局部扰动阈值、测度集中这条新路径,感觉势如破竹,写下了大量推导。
甚至隐隐觉得自己可能触摸到了解决三维N-S方程存在性与光滑性难题的一线曙光。
那种将数学前沿向前推进一小步的成就感,让他今天早早的来到了办公室准备乘胜追击。
然而,当今天他试图乘胜追击,沿着昨天的思路继续深入,想要一鼓作气将这个困扰了数学界百年的千禧难题彻底拿下时,事情变得不对劲了。
他遇到了新的瓶颈。
一些关键的耦合项变得异常复杂,常规的数学工具似乎都难以有效处理。
这很正常,毕竟是世界级难题。
但奇怪的是,无论他如何绞尽脑汁,尝试各种可能的变换、估计,甚至故意将自己逼入思维的绝境。
那个沉寂在意识深处的系统,却始终毫无反应,如同陷入了彻底的休眠。
“怎么回事?”
陈佑华停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系统失效了?
他尝试着将思绪暂时从N-S方程上移开,转向另一个他之前思考过的、稍显简单的数学问题。
一个关于随机矩阵谱分布的猜想。
几乎是念头刚起的瞬间!
“嗡。”
那熟悉的、轻微的意识震动感再次出现。
【提示:考虑引入自由概率框架,类比经典概率的独立性概念,关注R-变换与S-变换的组合应用。】
清晰、精准的提示如约而至,为他打开了另一扇思路之窗。
陈佑华彻底懵了。
系统没坏,它还在工作。
那为什么……偏偏在N-S方程这个最需要它的时候,它却沉默了?
他烦躁地翻动着昨天写下的、那些曾让他颇为自得的推导草稿。
目光在那些复杂的符号间来回逡巡,试图找出被自己忽略的关键点。
一遍,两遍……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一种隐隐的不安感开始滋生。
他不再执着于强行推进,而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像一个最苛刻的审稿人一样,重新审视自己昨天沿着系统提示所做的一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书房里只剩下他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突然,他的手指在一页草稿纸上停住。
目光死死盯住一个关键的积分变换步骤。
那里,他为了处理三维空间的复杂性,下意识地运用了一种在二维证明中非常有效的降维技巧。
试图将三维流场的信息,投影或约束到某个特定的二维曲面上,利用二维工具来间接控制三维的行为。
这个操作本身在数学上并非错误,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是有效的近似手段。
“问题出在这里……”他低声自语,手指用力点了点那个步骤。
他终于明白了系统沉默的原因!
由于三维非线性,尤其是涡度拉伸带来的本质困难,以及积分降维过程中的信息丢失和无法控制内部点行为,使得将三维问题完全、严格地约化到二维问题并用二维方法解决成为一条走不通的道路。
简单的来说,就是想将一个包含无穷自由度的三维连续体信息,压缩为一个二维的曲面体,必然会导致信息丢失和模糊。
就好比在一张纸上画地图,必然无法呈现三维地形的全貌。
这里说的是信息丢失,并不是说三维不能降维,但是降维过程中,二维能将三维的信息全部保存下来吗?
假设黑洞是一个奇点,将一个物体丢入黑洞中,物体的质量肯定不会丢失,但是物体的信息现阶段还没有任何手段能够重新获取到。
陈佑华这才知道,自己昨天通过系统得出来的成果,他以为是推进了数学界一小步,结果却是将N-S方程存在性和光滑性二维走到了终点。
但这个终点,仅仅是解决了那个被降维后、信息丢失的简化版三维问题,而非真实的、完整的、充满混沌潜能的三维N-S方程!
他以为自己在向千禧难题冲刺,其实只是在解决一个被阉割了的模型。
想通了这一点,陈佑华看着桌上那厚厚一沓昨天的心血之作,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苦涩又无奈的笑容。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身体重重地靠回椅背。
“原来如此……”
他喃喃道。
“二维的工具再精妙,也终究是二维的。
三维的难题,终究要用三维的剑去斩断。”
系统的沉默,并非抛弃,而是最严厉的提醒。
此路不通,回头是岸。
他伸出手,将那些写满了降维推导的草稿纸拢到一起,轻轻推到桌角。
然后,他抽出一张全新的A4纸,平铺在面前。
笔尖悬停,目光重新变得专注而清明,只是这一次,少了几分昨日的急切,多了几分的沉静。
他不再试图寻找捷径。
他必须直面三维混沌的核心,在它那充满无限自由度的湍流世界里,重新寻找能够约束其狂暴、证明其始终温和的数学框架。
这需要全新的、更强大的、真正属于三维的数学工具。
书房里,笔尖再次落下,在洁白的纸面上,画下了一个代表三维速度场的向量符号 u(x, y, z,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