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外围工程师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周新宇几乎是踩着点冲进研究所大门的,刷卡机“滴”的一声轻响。


    电子屏上跳出08:59:30数字。


    他心脏怦怦直跳,后背渗出一层薄汗,差点就迟到!


    他顾不上喘匀气,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自己靠窗的工位,将沉重的背包往地上一甩,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整个人像被抽掉了骨头一样,重重地瘫倒在人体工学椅上,长长地、有气无力地呼出一口浊气。


    “小周,今天怎么来这么晚?”


    旁边工位的老钱,一个资历挺深、头发稀疏的老研究员,正端着保温杯慢悠悠地吹着热气,见状打趣道。


    “瞧你这模样,脸色发白,黑眼圈明显……啧啧,年轻人,虽然精力旺盛,但也要懂得节制啊,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周新宇现在心情糟透了,脑子里还盘旋着昨晚在街边寻找女友以及电话里的争吵的内容。


    他实在没心情开玩笑,连敷衍的笑容都挤不出来。


    他本想直接无视,但良好的教养还是让他压下了烦躁,勉强扯了扯嘴角。


    “钱工,真不是你想的那样……唉,算了,家里有点事。”


    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低落。


    老赵见他情绪低落,脸上那点笑意也收了起来。


    他不是没分寸的人,点点头没再追问。


    便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转而正色提醒道。


    “行,家里事重要,不过工作也别耽误。


    星火基地那边项目,超级计算机外围系统运算工程优化的代码,提交截止日期可就在眼前了。


    你负责的核心通讯模块那块儿,今天小组里就要检验,你别延期了哈。”


    星火基地四个字像一盆冰水,瞬间浇醒了周新宇昏沉的脑子!


    他猛地坐直身体。


    慌忙抬眼去看显示器右下角的日历。


    一个鲜红的、被重点标记的日期赫然在目!


    “卧槽!”


    周新宇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冷汗“唰”地就下来了。


    昨晚被感情搅得心神不宁,竟然把这茬给忘了大半。


    他负责的那部分底层通讯协议优化代码,还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关键逻辑没写完,测试更是没影儿的事。


    巨大的恐慌感瞬间淹没了他。


    这可是星火基地的项目。


    他所在的这所信息安全与软件编译研究院,在业内也算排得上号,待遇福利优渥。


    他Z大软件工程硕士毕业后能留下,一度觉得太幸运了。


    但是这所国有信息安全与软件编译研究院,一年前经历了一场严格的专业技术考核。


    题目刁钻细致,难度极高。


    周新宇作为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生,勉强过关,但也深刻感受到了差距。


    那次考核并非强制淘汰,更像是能力摸底,最终只有少数几个浑水摸鱼、基础太差的人被调离了核心项目组。


    而真正通过考核的精英,则被调往了一个代号为星火基地的神秘单位,去向不明。


    如今,研究院承接的许多重要任务,源头都指向这个神秘的星火基地。


    这些任务通常技术难度高,时间节点卡得极其严格。


    任务书会预留出理论上足够完成的时间,但绝对不允许任何延误,哪怕是一秒。


    之前某个项目组,就因为组内一名成员负责的模块未能按时完成,拖累了整个项目组。


    后果极其严重,项目组全员被严厉问责、处分,而那名延误进度的成员,直接被公开辞退,业内通报。


    在高度专业化的研究院体系里,这几乎等同于职业生涯的终结,很难再有同等级别的单位会接收。


    高压之下,回报也极为丰厚。


    参与这些核心项目,不仅能在履历上增添极具分量的工程经验,随之而来的薪资涨幅和项目奖金也相当可观。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压力巨大,研究员们依旧心甘情愿地投入其中。


    周新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点开任务书,再次确认自己负责的功能模块要求。


    高性能数据流的实时压缩与解压算法优化,需兼容现有硬件架构,处理延迟必须低于特定阈值。


    要求写得清清楚楚,只要专业能力达标,按部就班完成并非不可能。


    他大脑从熬夜里清醒了过来,思考着代码逻辑,手指谨慎的在键盘上敲着一个个字符。


    每一个变量命名、每一个循环结构、每一个边界条件判断,他都反复斟酌。


    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缓慢而艰难地延伸。


    有时写到一半,他盯着逻辑链条皱紧眉头,觉得不够优化或存在潜在风险,又会烦躁地按下一连串退格键,将辛苦写下的代码全部删除,咬着牙从头再来。


    额头上很快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不是热的,是大脑高速运转、精神高度紧绷带来的生理反应。


    他不敢喝水,怕上厕所浪费时间。


    午饭时间到了,同事招呼他去食堂,他头也不抬地摆摆手。


    “帮我带个面包回来就行,谢谢!”


    他就这样钉在椅子上,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对着屏幕上的逻辑迷宫发起冲锋。


    每一次编译成功,都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丝。


    每一次遇到棘手的Bug,又让他心跳加速,额头的汗珠汇聚成流,沿着鬓角滑下。


    时间在键盘的敲击声和屏幕代码的滚动中,飞快流逝。


    整个白天就在这种近乎窒息的高强度编码中度过。


    当下午三点的小组进度检查会议通知弹出时,周新宇刚好敲下最后一个分号。


    他长舒一口气,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任务模块的核心功能代码勉强赶出来了,但还未经系统测试,也没有进行任何深度优化。


    会议室里,项目组长坐在主位,神色严肃。


    组员们依次汇报各自负责模块的进展。


    功能实现情况、单元测试结果、遇到的难点、优化方案、预计剩余工作量……条理清晰,数据详实。


    轮到周新宇时,他打开自己刚写完的代码文档,简要说明了自己实现的功能点,声音因为紧张和疲惫而有些干涩。


    组长听着,眉头渐渐锁紧。


    他调出周新宇提交的代码记录,又看了看项目进度表,直接问道。


    “单元测试用例写了吗?跑过没有?性能压测结果呢?优化方案有吗?”


    周新宇头皮发麻,硬着头皮回答。


    “核心功能代码刚完成,测试…还没来得及写,优化…也还没做。”


    会议室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下。


    组长脸色沉了下来,手指重重敲了敲桌面。


    “周新宇,项目节点就在后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你负责的是信息通讯上的模块,没有经过充分测试和优化的代码,跟没写有什么区别?


    万一上线出问题,影响的不是你一个人,是整个项目组,是整个交付!”


    严厉的训斥劈头盖脸砸下来。


    周新宇低着头,脸颊发烫,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组长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火气,扫了一眼时间表。


    “好在还有两天时间,你!现在、立刻、马上!给我回去补测试!做优化!


    明天晚上下班前,我要看到完整的测试报告和优化后的性能数据。


    如果达不到要求…”


    组长没把话说完,但那未尽之意中的压力,让周新宇的心沉到了谷底。


    “明白,组长,我一定按时完成。”


    周新宇的声音有些发颤,但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周新宇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脚步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