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义体立项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但这股人气,暂时和陈佑华没什么关系。
他像个被遗忘在角落的包工头,独自窝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愁眉苦脸。
一边是堆积如山的供应商报价单。
那些生物材料、神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后面跟着的一串串零看得他眼皮直跳。
砍价?
他陈佑华擅长解方程、造AI,砍价这种技能实在非他所长。
另一边是正在疯狂闪烁的招聘网站后台。
投来的简历五花八门,从刚毕业的愣头青到简历写得花团锦簇的行业老油条,看得他头昏眼花。
筛选?面试?这活儿比写代码还累!
最让他火大的是立项报告!
他绞尽脑汁,试图将现有生物学知识,尤其是神经科学、组织工程、材料科学与他想象中的义体概念强行缝合。
既要体现前沿性,又要看起来具备可行性,还不能暴露启明这个核心外挂……写得他头发都快薅掉一把!
而罪魁祸首王哲和李薇在干嘛?
办公室内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启明!看!新显卡!RTX9090!4K光追渲染你的光影效果绝对丝滑!”
“哇!谢谢哲哥哥!启明感觉自己的处理速度瞬间快了一百倍!”屏幕上的光影少女兴奋地转着圈。
“启明启明,这个高保真麦克风怎么样?声音清晰吗?”
“清晰!太清晰了!李薇姐姐的声音像山泉一样好听!启明爱死你们了!”
“启明,快帮我看看这篇文献,这分子通路图看得我眼晕……”
“没问题!哲哥哥稍等……分析中……好了!核心路径已标红,关联文献已推送至你邮箱,相关争议点有三处,建议重点关注……”
“卧槽!神了!”
陈佑华黑着脸走进办公室,看着那两人一AI其乐融融、完全沉浸在升级硬件和智能助手初体验的快乐中。
把自己这个正牌老板兼项目发起人忘得一干二净,一股无名火蹭蹭往上冒。
“王哲!李薇!”
陈佑华的声音不大,却带着怒气。
“我的立项报告是能自己写完,还是那些设备报价能自己砍下来?
又或者外面那些等着面试的人,你们俩谁去替我面了?”
王哲和李薇一个激灵,回头看到陈佑华锅底一样的脸色,瞬间从天堂跌回现实。
王哲讪笑着挠头。
“呃……陈大老板,我们这不是……在给咱们的启明做战前升级嘛……”
李薇也赶紧补救。
“对对,佑华,启明真的很厉害!你看,哲哥刚弄不懂的文献,她几秒钟就……”
“停!”
陈佑华抬手打断,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升级完了?文献看懂了?很好!现在,立刻,马上,去给我招人!面试!
王哲你负责筛选简历,李薇你安排面试流程!今天下班前,我要看到至少五个靠谱候选人的评估报告放在我桌上!否则....”
他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
“你们俩就跟启明一起,去跑设备供应商的报价单!”
王哲和李薇瞬间头皮发麻,仿佛看到自己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报价邮件和扯皮电话里。
两人哀嚎一声,立刻作鸟兽散,扑向招聘后台和会议室,速度比兔子还快。
“启明……”陈佑华有气无力地看向屏幕。
“在!父亲大人有何吩咐?”光影少女立刻正襟危坐。
“帮我整理一下刚收到的三家生物材料报价参数对比,重点看……”
“收到!正在处理……参数对比表已生成,最优性价比方案已标黄,父亲大人请过目!”
看着瞬间出现在屏幕上的清晰表格,陈佑华总算觉得这女儿没白养,心里那点火气消下去不少。
但人手缺口还是太大。
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再次把魔爪伸向恩师张振华教授的实验室。
“张老师……”
电话里,陈佑华的声音带着十二分的诚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
“那个……您实验室的赵刚和孙倩师兄姐……嗯,他们对交叉学科挺感兴趣的,您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然后传来张教授中气十足、带着浓浓怒火的咆哮:
“陈佑华!!!你小子没完了是吧?!薅羊毛也不能可着我这一只羊往秃了薅啊!王哲李薇被你拐跑了,现在又盯上赵刚孙倩?
再这么下去,我这实验室干脆关门大吉,我老头子卷铺盖去给你陈大老板看大门得了!”
陈佑华赶紧把手机拿远一点,陪着笑。
“老师!老师您消消气!看您说的!您实验室那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少两个骨干,那叫给新人锻炼机会!
再说了,咱们师徒同心,其利断金!等我这摊子支棱起来,咱们两家实验室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共创辉煌!到时候您就是联合实验室的泰山北斗……”
好话说了一箩筐,大饼画得又圆又香,总算把张教授哄得没那么大火气了,勉强松了口。
赵刚和孙倩这两位师兄姐,早就对陈佑华这边的顶级配置和神秘项目心痒难耐,一听召唤,几乎是欢天喜地地投奔过来。
人手总算多了两个。
赵刚性格沉稳,动手能力极强,被陈佑华丢去负责设备采购和供应商对接。
孙倩心思细腻,逻辑清晰,正好和王哲李薇一起分担招聘和面试的苦差事。
陈佑华自己则闭关赶工,终于把那份如同科幻小说大纲嫁接科研报告的《基于高级神经接口的生物-机械融合义肢系统》立项报告给憋了出来。
报告提交到院里,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院长唐宗义看着报告封面上那几个惊世骇俗的大字,再翻看里面描绘的神经信号无损解码、生物相容性材料、意识级操控反馈等目标,手一抖,保温杯差点掉地上。
他立刻一个电话打到陈佑华那里,声音都变了调。
“佑……佑华!你这……这义体项目……是认真的?!不是科幻爱好者的即兴创作?!”
陈佑华正在跟一家难缠的供应商斗智斗勇,闻言没好气。
“唐院长,我看起来很闲吗?写十几万字科幻小说玩?当然是认真的!设备我都快下单了!”
“可是……这预算……二十个亿?!”
唐宗义看着报告后面那一长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感觉心脏有点受不了。
“这……这数额太大了!院里根本批不了!我得往上报!一直报到部里去!”
“报!尽管报!”
陈佑华信心满满。
“您放心,肯定能过!”
唐宗义挂了电话,看着那份烫手的报告,愁得直揪头发。
批了,万一是个天坑,自己前途堪忧。
不批,得罪陈佑华和他背后那些神秘力量,同样没好果子吃。
他咬咬牙,拨通了校长王正平的电话,语气无比凝重。
“王校长,出大事了!陈佑华研究员他他立了个项,您快看看吧!”
这份报告,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从学院到学校,再到更高层的研究管理机构,最后,不出意外地,稳稳落在了郑院士的办公桌上。
郑院士看着报告标题,又翻了翻里面那些大胆到近乎狂妄的技术指标,足足愣了一分钟。
他拿起电话打给陈佑华,语气充满了惊叹号和省略号:
“佑华,你小子……刚出山就要吓死人是吧。
人类义体?还是这种级别的?你这玩的挺刺激啊。”
陈佑华接到电话就知道闹大了,无奈道。
“老郑,不至于吧?这不就是个……嗯……稍微前沿一点的项目吗?
怎么感觉像捅了马蜂窝似的,一路报到你这儿了?他们对我就这么没信心?”
“前沿一点?!”
郑院士在电话那头差点跳起来。
“你这叫前沿一点?!这玩意儿要是真搞成了,那就是改变人类生存形态的革命!
我们国家早些年是有机构研究过生物义肢,但那是基于DNA纳米技术构建生物细胞,跟你这个基于神经网络的路线完全是两回事,而且因为技术瓶颈,早就搁置了!”
他喘了口气,语气又变得兴奋起来。
“不过!佑华!我相信你!你小子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
真要让你搞成了,那可是千千万万残障人士的福音!功德无量啊!”
“那必须的。”
陈佑华笑道。
“我什么时候做过没头没尾的事?”
“好!有气魄!”
郑院士大赞。
“那报告里提到的人造机械臂、仿生关节这些硬件,需不需要我这边帮你联系军工口或者航天口的顶尖制造单位?他们的精密加工和特种材料绝对过硬!”
“暂时不用,老郑。”
陈佑华思路清晰。
“饭要一口一口吃,我现在最核心的攻坚点,是链接本身。
如何让生物神经信号稳定、高效、无损耗地指挥那些冰冷的机械造物。
这才是最难的坎,机械臂那些,等技术突破后再考虑不迟。”
“明白了!主攻神经接口!”
郑院士了然。
“行!那我这边就不废话了。
报告我看过了,虽然……嗯,想象力很丰富,但既然是你陈佑华提的,我信!
我这就打招呼,一路绿灯给你放行!资金、资源,尽快到位!我就等着看你的神经链接给我开开眼了!”
挂了电话,陈佑华长舒一口气。
最大的拦路虎,立项和资金,总算搞定了。
他走到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校园。
夕阳的金辉洒在楼宇和树梢上,也映照在A-705实验室崭新锃亮的仪器上。
实验室里忙碌,嘈杂,却充满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