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实验体验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路上早起的人手上拿着冒热气的早餐,呼着热气。


    早上的实验室已经有了动静,师哥师姐们穿着白大褂各自忙开,灭菌锅嗡嗡低响,移液枪按出清脆的咔哒声。


    陈佑华提前到了,站在门口等王哲,眼神不自觉地扫过那些只在书上见过的仪器。


    “来得正好。”


    王哲背着包走进来,看到他已经整装待发,微微点头。


    “先从最基础的来,把上午的时间用来熟悉核心操作,这些是你以后天天要碰的。”


    他带着陈佑华来到一组空置的操作台,上面整齐摆放着移液枪、离心管、培养皿等耗材。


    “别小看移液,你课本里背的垂直吸液、缓慢释放,到了手上,差一点就可能毁掉整个实验。”


    王哲拿起一支P200移液枪。


    “调量程时,超过最大量程会损坏内部弹簧,这点你肯定知道,但实际操作时,很多新手会因为手滑犯错。”


    陈佑华接过移液枪,手指的摆放位置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他昨晚特意在脑海中预演过无数次。


    他调至100微升,吸起带有颜色的缓冲液,动作标准,但王哲却指出。


    “手腕太硬,像个机器人。


    放松点,感受枪头与液体的接触,放液时贴壁的角度要根据容器调整,离心管和培养皿是不一样的。”


    王哲示范着,指尖的细微动作里藏着经年累月的经验。


    “你看,放液时轻轻磕一下枪身,确保没有残留。


    这些细节,书上不会写,但决定成败。”


    陈佑华默默记下,第二次操作时便有意识地调整了手腕的力度,虽然仍有些生涩,但进步显而易见。


    这让王哲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大一新生不仅理论扎实,上手也快,一点就透。


    接下来是离心机。


    王哲拿出几个离心管。


    “平衡是第一要务,两边重量差不能超过0.1克。


    别嫌麻烦,一旦失衡,高速旋转的转子可能会炸掉,实验室以前出过事。”


    他故意放了一个不平衡的组合。


    “你来调。”


    陈佑华迅速计算着差值,用微量移液器精准地添加缓冲液,很快就让天平的指针归位。


    “很好。”


    王哲点头。


    “但记住,实际操作中,不光要重量平衡,体积和离心管的摆放位置也要对称。”


    从超净台的紫外消毒时间、风速调节,到培养箱的温湿度检查,再到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拿取,王哲讲解得事无巨细。


    陈佑华一边操作,一边在脑海中与书本知识对照,那些抽象的文字此刻都有了具体的形态。


    他甚至能指出王哲演示中一个微小的不规范。


    比如关闭超净台时,王哲习惯性先关风机再关照明,而标准流程应该相反,以避免外界空气倒灌。


    “哦?你倒是看得仔细。”


    王哲愣了一下,随即改正。


    “不错,理论记得很牢,还能联系实际。


    但记住,有时候操作规程会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微调,先按既定的来,有疑问可以提,但不要擅自改动。”


    一套基础流程走下来,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到头顶。


    陈佑华摘下手套,手心有些潮湿,不是因为紧张,而是高度集中精力后的生理反应。


    他感觉那些冰冷的仪器不再陌生,仿佛成了身体的延伸。


    午饭时,王哲扒着饭,把手机递过来。


    “下午给你个任务。”


    屏幕上是个实验资料,步骤写得清清楚楚,最后附了张曲线图和一组数据。


    “这是之前做过的,验证葡萄糖标准曲线的,”


    王哲说。


    “你照着步骤重复一遍,把数据记下来。”


    陈佑华快速翻了翻,都是上午练过的操作,点点头。


    “好。”


    “这是一个复现实验。”


    王哲放下筷子,看着他。


    “结果得和这上面的一致。不一样,就重做,直到一样为止。”


    陈佑华愣了下:“一直重做?”


    “对,”


    王哲语气很平淡。


    “科研不是瞎做,别人做过的结果你重复不出来,自己做的又有什么用?这是让你练耐心,也是练仔细。”


    陈佑华没再问,低头继续吃饭。


    他明白王哲的意思,就像做题,公式背得再熟,算不对数也白搭。


    下午王哲去忙自己的事了,临走前指了指角落里的分光光度计。


    “用那个,参数调好了,不懂就喊我。”


    实验室很安静,陈佑华坐在操作台边,又把实验步骤看了一遍。


    配试剂、稀释标准品、用仪器测定,每一步他都慢慢做,称试剂时盯着天平的小数点,移液时特意放慢速度。


    第一遍做完,他把数据输进电脑,画出来的曲线和资料上的比,有两个点偏了一点。


    陈佑华没急着找王哲,自己回想哪里出了问题。


    可能是稀释的时候没摇匀。


    他重新配了试剂,这次晃离心管的时候格外用力,确保溶液混均匀。


    测定的时候,他盯着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直到稳定了才记下来。


    等第二组数据出来,陈佑华屏住气把曲线叠上去。


    这次所有的点都稳稳地落在那条线上,几乎看不出差别。


    他松了口气,才发现额头上全是汗。


    虽然只是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此刻却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实践果然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上学的再多,到了实验室,他都差点翻车。


    毕竟系统只给了记忆力和那个很少出现的提示,实际情况还得靠自己一步步来。


    王哲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旁边,看了眼屏幕:“还行。”


    陈佑华关掉页面,点点头:“知道了。”


    “明天教你细胞传代,”


    王哲忽然说。


    “张教授那边说,下周让你试试做细胞骨架染色。”


    陈佑华心里一动。


    细胞骨架,那正是他感兴趣的方向。


    他没表现出来,只是平静地收拾好操作台,把废液倒进指定的桶里。


    王哲随后又交代道。


    “这周的你要做的实验很多,有一次与数据不符,你就得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你得好好牢记那些步骤的说明,还有实验手册,那是你成功率的保证。


    今天先到这里,你把实验记录做完后就可以走了。”


    走出实验室时,天已经有点暗了。


    陈佑华看着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今天的操作要点,字迹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