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借壳上市!

作品:《穿越后,汉东没人能压得住我!

    王大路沉吟了片刻,没有立刻答应。


    “达康,这个项目太大了,我一个人可吃不下。”


    “而且,汽车产业水太深,我得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李达康也不催他。


    王大路接着说。


    “不过,你这个思路,确实牛。”


    “我自己这边先研究着,另外,我认识几个制造业的朋友。”


    “他们对新能源这块儿一直很有想法,但苦于没有好的项目。”


    “或许,我可以帮你牵个线,介绍他们来京州看看。”


    “他们要是能来,那可都是带着真金白银和顶尖技术的‘大鲶鱼’。”


    听到这话,李达康的眼睛更亮了。


    “好!”


    “大路,我就知道,找你准没错!”


    他举起酒杯。


    “来,为了我们京州的‘大鲶鱼’,干杯!”


    “干杯!”


    两只杯子,重重地碰到了一起。


    酒过三巡。


    王大路放下酒杯,脸颊泛着红光。


    他指着那份规划图,眉头微微皱起。


    “达康,想法是真好,可这事儿,难。”


    “太难了。”


    “造车,那不是开玩笑的,那是在烧钱,是无底洞。”


    “你看国内那几家新势力,哪个不是融了几百个亿进去,到现在还没扑腾出水花呢?”


    “咱们京州,有这个家底吗?”


    李达康夹了一筷子花生米,嚼得嘎嘣脆。


    他早就料到王大路会这么问。


    “谁说要从零开始?”


    他嘴角一撇,看起来胸有成竹。


    “从零开始,那是互联网那帮人的玩法,咱们是搞实业的,不玩那套虚的。”


    “我的思路,是整合。”


    “国内现在有多少半死不活的小车企?”


    “有生产资质,有现成的厂房,但就是缺技术,缺能引爆市场的核心产品。”


    “他们就像一堆上好的柴火,就差一颗火星。”


    李达康用手指蘸了点酒,在桌上画了一个圈。


    “咱们不造车,咱们只给车装上‘灵魂’。”


    “咱们带着增程技术,带着资金,去找这些车企合作,甚至是直接收购。”


    “把他们的生产线盘活,把咱们的技术装进去,换个标,就是一辆全新的车!”


    “这叫什么?这就叫‘借壳上市’!”


    “成本是不是一下子就下来了?风险是不是也小多了?”


    王大路眼睛里的光,瞬间又被点燃了。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达康的思路,简直是把商业模式都给吃透了。


    “高!”


    王大路一拍大腿。


    “达康,你这脑子,不去经商真是屈才了。”


    “这个路子,可行!我回去就发动我的人脉,去找找这种合适的资源。”


    李达康满意地点点头。


    他话锋一转,表情严肃起来。


    “大路,这事儿你先去办。”


    “另外,那个大风厂的项目,你得提前准备资金。”


    “准备多少?你说。”


    王大路坐直了身体。


    李达康伸出八根手指。


    “八个亿。”


    “什么?”


    王大路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八……八个亿?”


    王大路面露难色。


    “山水集团那边,他们会卖?”


    “这个你不用担心,有我在。”


    李达康的语气斩钉截铁。


    他没有说得太透,但王大路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山水集团现在看着风光,但风向早就变了。


    沙瑞金书记的风格,他有所耳闻。


    这是要动刀子了。


    一旦山水集团出事,名下的资产必然会被抛售。


    而李达康,要抢在所有人前面,把这块最有价值的资产,牢牢抓在京州自己手里。


    王大路倒吸一口凉气。


    李达康这盘棋,下得也太大了。


    “我明白了。”


    王大路重重地点了点头。


    “八个亿不是小数目,我需要时间去筹措。”


    “但我保证,关键时刻,这笔钱一定能到账!”


    “好兄弟!”


    李达康举起杯。


    “我就知道,这事儿只能找你!”


    ……


    送走王大路,李达康连夜完善了那份《京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天一早,他没有去找即将到龄的刘省长,而是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了省委大院。


    沙瑞金的办公室里,秘书看到风风火火闯进来的李达康,都愣了一下。


    “李书记,您……没预约啊。”


    “瑞金书记在吗?我有紧急工作汇报。”


    办公室的门开了,沙瑞金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无奈。


    “达康同志,你这性子,还是这么急啊。”


    “不急不行啊,书记!”


    李达康大步流星地走进去,直接把那份厚厚的规划书拍在了沙瑞金的办公桌上。


    “书记,京州财政紧张,刘省长那边估计也难,我就不绕弯子了,直接来找您了!”


    沙瑞金被他这“开门见山”搞得哭笑不得。


    他拿起规划书,翻阅起来。


    越看,他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新能源产业园?”


    沙瑞金抬起头,盯着李达康。


    “达康,你这是在画大饼啊。”


    “京州什么情况,你比我清楚。财政的盘子就那么大,你从哪儿变出多余的钱来?”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面对质疑,李达康毫不退缩。


    “书记,这不是我李达康画的饼,这是国家战略给我们指明的路!”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国策!”


    “产业升级,弯道超车,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现在全国各大省市都在抢这个赛道。”


    “我们汉东省要是再犹豫,再瞻前顾后,那可就真的要被时代抛弃了!”


    “到时候,别说吃肉,我们连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喝汤的资格都没有!”


    沙瑞金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李达康虽然激进,但看得远,抓得准。


    “你啊你,总能给我戴高帽子。”


    沙瑞金语气缓和下来。


    “行了,材料我收下了。”


    “我会安排上常委会讨论,不过我提醒你,常委会上可不止我一个人。”


    “你自己去说服他们,能不能过,看你自己的本事。”


    “谢谢书记!”


    李达康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您就瞧好吧!”


    ……


    省委常委会上。


    李达康站在发言席前,将新能源产业园的规划娓娓道来。


    “各位领导,这个项目,往小了说,是为我们京州谋一个产业支柱。”


    “往大了说,是为我们汉东省在国家的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一个高地!”


    “别人能搞的,我们汉东为什么不能搞?而且要搞,就要搞成全国的标杆!”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机遇!”


    “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