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有人在传自己的闲话

作品:《重生那年1985

    年前,春井坊酒业将最后一车酒给发出去,成品包装车间也就停止生产,开始准备放假了。


    过年期间是白酒销售的旺季,陈元庆也是想要大卖而特卖。


    可惜,货不足!


    此时根本就不用考虑供应过剩的问题,而是供应不足。


    有多少酒,都能被市场消化。


    陈元庆安慰自己,不争朝夕,立足长远。


    按下心中那种急迫感,没有将还没到时间的原酒也是勾兑给出掉。


    酒在那里,早卖几天和晚卖几天,有什么区别么?


    张鹏在二十八号的时候回来的,自然是得要到陈元庆这报下道。


    “仓库里面的酒,是一瓶都没剩,有多少卖多少,全卖光了。打电话来,都是不敢接。”


    “看着飞来的订单却接不了,那感觉,就像是少赚了几百万。”


    这段时间,天天被追着要酒,张鹏他也变不出来,只能不断的安抚下面的经销商。


    陈元庆:“翻了年,厂里面就继续买地扩建厂区,在今年,争取把白酒产量给提升到两万吨。”


    张鹏:“小曲清香酒挺是好卖的,我们是不是多生产上一些,产量提升上面,也是最为快速的。”


    相比起大曲清香酒和浓香酒而言,小曲清香酒的产能提升是最为迅速的。


    从生产到出厂只需要一个月的周期。


    陈元庆:“这酒利润太低了。”


    小曲清香酒别想要卖得多贵,根本就不可能的事。


    “但量大啊,卖得越多,利润就高了嘛!”


    陈元庆捏着下巴,他实际上都打算小曲清香酒不再使用春井坊这个牌子了。


    很简单的原因,拉低春井坊的品牌格调。


    春井坊这个牌子,以后主做浓香酒。


    春井坊酒业旗下的子品牌也不能太多,容易造成品牌混乱。


    反而会伤害春井坊这个品牌。


    所以,直接成立一家新的白酒企业。


    陈元庆:“这个事情,我得要好好的想一下子。”


    过年了,自然是要聊点家长里短的话题。


    张鹏脸上瞬时的泛起了愁意:“我妈,非是要让我去相亲,真愁死我了。”


    陈元庆:“见惯了大城市的姑娘,看不上村姑了啊?叫你在渝州找一个,你娃子自己不上心。要是带回来个女朋友,你看你爸妈还念叨不?”


    现在的张鹏,怎么的来讲也是有为青年,真的要找,还真的不怕找不到漂亮又贤惠的。


    这小子,一直都是对这事不太上心,不会是有男儿隐疾吧?


    或者心理上的,好男风?


    张鹏摇头:“真带回来一个,他们该是念叨我好久结婚了。结了婚,就是催着生娃。我现在一个人,感觉挺好的。”


    陈元庆好笑道:“你倒是把他们的心态全部给把握住了。”


    “怎么也是从他们肚子里面出来的。我回来可就听说了,你和嫂子准备要二胎了?”


    关于陈元庆的任何事情,大家都极其关注。


    还有人问张鹏,在渝州,陈元庆是不是找了个小老婆?


    不然,陈元庆在渝州待那么长时间不回来,肯定有事!


    是,大家都知道陈元庆在渝州有事。


    可对这“事”,是各有各的理解。


    当然了,这事大家自然是不敢直接问陈元庆,就从张鹏这打听。


    张鹏现在又没有和陈元庆住一起了,自然不清楚陈元庆平日里的生活丰不丰富。


    陈元庆:“二胎怎么的也得要等你嫂子过了哺乳期之后再说。”


    对于大家关注自己要生二胎的事情,陈元庆也能够理解。


    现在的人,脑子里面有这么一个想法,我跟着你干,我儿子以后也要跟着你干。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


    陈元庆得要有继承人。


    不然这么大的家业,谁来继承?


    张鹏:“庆哥,你最近,有没有听说点不好的传言?”


    不好的传言?


    被张鹏如此郑重其事的样子说出来,那么必然就关于自己的。


    陈元庆好奇的问道:“什么传言?”


    “就是,有人说,你在外面乱搞之类的。”


    陈元庆他对人们有如此看法,一点都不奇怪。


    人们接触的信息,都不断的在告诉大家,这就是事实。


    在村里面还有娶了两个老婆的老人在世。(解放前娶的)


    在人们的思维当中,男人只要有钱了,那么必然就会找女人。


    有钱的男人受到的诱惑多,能够把持得住的人,较为少。


    和圣柳下惠本是当时贤德之人,名声远播。


    可后世人只记得了他的坐怀不乱。


    从中也能看出历代之人对于男人在某些方面的认知。


    陈元庆:“这类黄色八卦,最是会被人接受并传播。不用管他们。”


    他都没有问张鹏是听谁说的。


    有必要问么?


    没有必要。


    因为这类传言,可能不是一个人说出来的,而是几个乃至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众口铄金之下,本没有的事,也能传得人深信不疑。


    张鹏见陈元庆风轻云淡的样子,有着些拿不准他到底是有没有在渝州养人。


    要是真的有,那会是谁呢?


    张鹏脑子里面首先冒出来的一个名字:项娜?


    “这要是传到嫂子耳朵里,是不是不太好?”


    陈元庆蹙眉,这倒是一个问题。


    所以,在晚上的时候,陈元庆主动的和周楚欣说了这个事情。


    周楚欣对此,早就是知道了。


    她在“村口”和一群妇女聊天,不是白聊的。


    平日里,天气好的时候,一群妇女会坐在一块宽敞的地方一边纳鞋底一边聊天。


    纳鞋底?


    现在穿的布鞋,基本上都是各家自己做的。


    此时的农村,是能够自己做的东西,坚决不花钱买。


    当然,这种趋势在春井镇正在改变。


    男人大多在春井酒坊做工,女人得要照顾孩子、收拾家里、喂养牲还有侍弄地里,实在没有时间去做一些事情了。


    当然了,对于九队的人来讲,大部分的地已经被占了。


    现在是买米吃,地里面就只是种上些菜之类的。


    周楚欣似笑非笑:“你到底在外面找女人没有?”


    陈元庆:“我要是找了,现在还能有力气在你身上折腾吗?”


    这是有力气折腾的事吗?


    力气折腾完了,休息上一阵不就又是有了。


    “再者说了,我有你这么漂亮的婆娘,外面那些女的,哪能比得上你!”


    “所以,要是有比我漂亮的,你就找了?”


    陈元庆:“反正我到现在,还没见到比你漂亮的。”


    周楚欣才是不信,她有见过比自己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