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帝作总结许厚禄,拱手同心启新元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朱厚照看着阶下噤若寒蝉的百官,语气渐渐缓和下来,少了几分刚才的戾气,多了几分沉稳。


    “朕登基至今,已有半年光景。”


    “这半年里,朕没少和你们‘斗智斗勇’,贬了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


    “有人说朕是暴君,说朕心狠手辣。”


    “但朕问你们 —— 那些被朕杀的、被贬的,哪个不是贪腐枉法、误国误民之辈?”


    “哪个不是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为百姓办事?”


    他站起身,走下龙椅,一步步走到群臣面前,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朕杀刘大夏,不是因为他骂朕,是因为他贪了三百万两军饷,害了无数边军将士。”


    “朕贬张泰,不是因为他顶撞朕,是因为他拖延流民安置,视百姓生死如无物。”


    “朕做这些,不是为了逞帝王之威。”


    “是为了清理官场的蛀虫,是为了让大明能喘口气,是为了让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


    百官们低着头,没人敢反驳。


    刚才刘大夏的下场就在眼前,而且陛下说的都是实情,那些被处置的官员,确实都是罪有应得。


    李东阳抬起头,看着朱厚照年轻却坚毅的脸庞,心里满是欣慰。


    陛下虽然年轻,却分得清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朱厚照回到龙椅上,语气变得郑重。


    “明年就是正德元年了,朕不希望再像这半年一样,天天忙着斩贪官、贬庸官。”


    “朕希望从正德元年开始,你们都能收起侥幸心理,勤勤恳恳为大明办事,为百姓谋利。”


    “只要你们办实事、不贪腐,朕绝不会亏待你们!”


    他看向户部尚书韩文,朗声道。


    “韩尚书,你算算,从正德元年正月开始,文武百官的俸禄,一律涨一番!”


    “什么?!涨俸禄一番?”


    百官们瞬间炸开了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和狂喜。


    一个四品知府的年俸原本是一百两,涨一番就是两百两,这可是天大的恩惠!


    韩文也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躬身道。


    “臣遵旨!”


    “臣这就回去核算,保证正德元年正月,新俸禄准时发放到各位大人手中!”


    朱厚照点头。


    “好!”


    “朕不仅要罚,更要赏 —— 罚的是贪腐无能之辈,赏的是实干奉公之臣!”


    “只要你们好好干,以后俸禄还能再涨,朝廷的恩典,绝不会少了你们的!”


    这话一出,百官们的情绪彻底被调动起来,之前的恐惧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激动和感激。


    一个御史忍不住道。


    “陛下圣明!”


    “臣等定当为大明肝脑涂地,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对!陛下圣明!臣等一定好好办事!”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声音洪亮,震得大殿的梁柱都在晃。


    朱厚照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官,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突然站起身,对着百官深深鞠了一躬,拱手道。


    “大明是朕的江山,更是你们的江山,是天下百姓的江山。”


    “朕一个人治不好大明,需要你们和朕携手同心,一起把大明治理好,一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陛下!”


    百官们彻底惊呆了,纷纷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皇帝给大臣拱手行礼,这是亘古未有的事!


    这份礼遇,这份信任,让他们深受感动,也让他们明白了陛下的苦心 —— 不是要把他们当奴才,而是要把他们当共治江山的伙伴。


    李东阳老泪纵横,带头喊道。


    “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愿为大明鞠躬尽瘁!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愿为大明鞠躬尽瘁!”


    百官们齐声高喊,声音响彻奉天殿,甚至传到了殿外。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有的是真心感动,有的是被氛围感染,但此刻,他们的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 —— 跟着陛下好好干,不辜负这份信任和恩典。


    朱厚照看着跪在地上的百官,满意地点了点头。


    “都起来吧!”


    “朕相信你们,也期待你们的表现。”


    “谢陛下!”


    百官们站起身,擦了擦眼泪,眼神里满是坚定。


    朱厚照摆了摆手。


    “好了,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散朝吧。”


    “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躬身行礼,依次退出大殿,脸上都带着激动的笑容,三三两两地讨论着 “涨俸禄”“携手同心” 的事,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压抑。


    李东阳走在最后,朱厚照叫住他。


    “李阁老,留步。”


    李东阳转过身,躬身道。


    “陛下有何吩咐?”


    朱厚照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半年辛苦你了,若不是你辅佐,朕的改革也不会这么顺利。”


    “正德元年,还要多靠你和内阁的诸位爱卿。”


    李东阳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连连点头。


    “老臣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陛下!”


    朱厚照笑了笑。


    “好,你也回去休息吧,明天把内阁的正德元年规划给朕送来。”


    “老臣遵旨!”


    李东阳躬身告退,走出大殿时,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奉天殿里只剩下朱厚照和张永,张永笑着道。


    “陛下,您今天这两招太妙了!”


    “涨俸禄收买人心,拱手礼感动群臣,以后百官肯定都乖乖听话,再也不敢摆烂贪腐了。”


    朱厚照摇了摇头。


    “朕不是要他们乖乖听话,是要他们真心为大明办事。”


    “光靠罚不行,还得靠赏,还得靠信任 —— 人心都是肉长的,朕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会对大明好。”


    他看着殿外的阳光,语气里满是憧憬。


    “正德元年,会是不一样的一年。”


    张永躬身道。


    “陛下圣明,奴婢相信,在陛下的治理下,大明一定会越来越强盛。”


    朱厚照伸了个懒腰,道。


    “走,回坤宁宫暖阁,还有些事要吩咐你去办。”


    “是!”


    张永应道,跟着朱厚照走出奉天殿。


    殿外的阳光正好,洒在朱厚照的龙袍上,泛着金色的光芒。


    百官们还在宫门外讨论着刚才的朝会,脸上满是笑容。


    卖报的小孩已经拿着新印的报纸赶来,吆喝着。


    “卖报咯!陛下涨俸禄!君臣同心治大明!”


    百姓们纷纷围上去买报,看到 “涨俸禄”“皇帝拱手” 的消息,都欢呼起来。


    “陛下真是好皇帝!咱们的日子有盼头了!”


    朱厚照听到外面的欢呼声,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正德元年的开局,已经稳了。


    他加快脚步,朝着坤宁宫暖阁走去。


    还有很多事要做,要修订《问刑条例》,要整顿边军,要安抚流民,这些都需要一步步落实,不能有丝毫懈怠。


    张永跟在他身后,看着陛下年轻却沉稳的背影,心里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