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老臣熬制新策,帝王突发游兴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周显困意难耐,却仍强撑着,揉着发肿的眼睛。


    他小心翼翼地把最后一页誊抄好的方案递过去,问道:“大人,您再瞧瞧,这六科给事中的职责划分,是不是够细了?”


    马文升接过方案,仔细翻看。


    指尖在 “户科给事中专司核查漕运、盐税账目,不得干预军政决策” 那行字上停了停。


    又翻到 “工科给事中需每月巡查京营军械库,将损耗明细直报司礼监” 这一条。


    他终于松了口气,说道:“够了。这样一来,给事中们有了具体差事,就没空盯着陛下挑刺了。”


    吴谦见状,赶忙递上一杯热茶,说道:“大人,咱们还加了条‘考成法’—— 给事中若三个月查不出实际问题,或弹劾有误三次以上,直接贬为地方驿丞。这下他们该不敢再空谈了吧?”


    “狠是狠了点,却管用。” 马文升呷了口茶,茶水滚烫,烫得他龇牙咧嘴,却也驱散了些困意。


    他接着说道:“陛下要的是办实事的人,不是只会摇笔杆子的酸儒。”


    赵毅把方案装订成册,封皮上写着 “六科给事中改制刍议” 七个字,字里行间透着股谨慎。


    他担忧地说道:“大人,这方案把给事中的监察权全落到了具体事务上,连‘规谏君过’都改成了‘遇大政可联名上书,单名谏言无效’—— 会不会太激进了?”


    “不激进点,过不了陛下那关。” 马文升把方案揣进怀里,起身时腿一软,差点摔倒。


    他稳住身形,说道:“咱们熬了一天一夜,赌的就是这个。走,去坤宁宫。”


    辰时的阳光刚好越过宫墙,洒下一片金黄。


    马文升赶到暖阁时,朱厚照正在看欧阳铎送来的赈灾月报。


    见他进来,朱厚照头也没抬,问道:“方案呢?”


    “臣…… 臣带来了。” 马文升把方案递上去,手心全是汗。


    朱厚照接过方案,慢悠悠地翻着。


    暖阁里静得能听见他翻页的声音。


    马文升站在旁边,后背的汗把官袍都浸湿了。


    他心里忐忑不安,这方案改得太彻底,几乎是把给事中的 “言官特权” 砍了大半,就怕陛下觉得他们在敷衍。


    看到 “六科给事中需轮值巡查地方,每年至少有半年在州县” 时,朱厚照嘴角终于勾了勾。


    看到 “弹劾奏章需附实证,无实证者以诽谤论罪” 时,他轻轻 “嗯” 了一声。


    等翻完最后一页,他把方案往桌上一放,看着马文升说道:“这些老头子,果然是要逼一逼才能办实事啊。”


    马文升心里一紧,连忙躬身说道:“臣等愚钝,让陛下费心了。”


    “方案我看了,很好嘛。” 朱厚照站起身,走到他面前。


    少年天子的身高刚到马文升肩膀,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说道:“你看,你不是能干好实事吗?之前怎么总想着和那些酸儒抱团?”


    马文升老脸一红,五十多岁的人被十五岁的少年教训,心里不是滋味,却只能连连称是:“陛下教训的是,臣…… 臣知错了。”


    “知错就好。” 朱厚照揶揄地笑了笑,把方案扔回给他,“这方案你拿去给李东阳看看。”


    “王昭不是说,什么都得经过内阁同意吗?” 他挑眉,接着说道:“你就去和他商量商量,让内阁赶紧批了 —— 别让朕再等。”


    马文升心里咯噔一下。


    陛下这是故意的!明知道李东阳不赞成动言官制度,还让他去传话,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可他哪敢说不,只能硬着头皮接了方案:“臣…… 臣遵旨。”


    看着马文升佝偻着背退出暖阁,朱厚照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他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的天空,摸了摸后脑勺。


    穿越过来两个多月,天天不是和老臣斗智斗勇,就是忙着查贪腐、改制度,连北京城长什么样都没好好看过。


    “张永。” 他忽然喊了一声。


    张永从门外探进头:“奴婢在。”


    “今天别当值了。” 朱厚照转身,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咱俩换身衣服,去北京城逛逛?”


    张永的脸 “唰” 地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万万不可啊!”


    “您是万金之躯,怎么能随便出宫?要是出了点差错,奴婢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再说,外面秋老虎正烈,市井里人多眼杂,要是遇到刺客怎么办?”


    “还有…… 还有内阁和六部要是找不着您,非得乱套不可啊!”


    张永一口气说了十几个 “不可”,脸都吓绿了。


    皇帝放着好好的皇宫不待,要去逛市井?这要是传出去,整个司礼监都得跟着倒霉!


    朱厚照却不以为意,踢了踢他的肩膀说道:“哪那么多废话?朕是皇帝,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再说了,朕穿便服,谁认得出来?”


    “您就算穿乞丐服,那气度也藏不住啊!” 张永快哭了,“陛下,您要是想体察民情,让锦衣卫去查就是,何必亲自去?”


    “查来的哪有亲眼见的实在?” 朱厚照弯腰,一把薅起张永,“就这么定了!去拿两身青布袍子来,再找顶帽子,把头发束起来 —— 快点!”


    张永站在原地,腿肚子都在转筋。


    他看着朱厚照眼里的期待,知道这事儿怕是拦不住了。


    可皇帝微服私访,这可是天大的事!要是真出了什么岔子,他张永就是大明第一个被凌迟的司礼监随堂太监!


    “陛下……” 张永的声音带着哭腔,“真要去啊?”


    朱厚照瞪了他一眼:“不去?那你去诏狱待着?”


    张永一哆嗦,不敢再劝了,只能哭丧着脸:“奴婢…… 奴婢这就去准备。”


    看着张永磨磨蹭蹭往外走的背影,朱厚照忍不住笑了。


    他走到镜子前,理了理头发。


    穿便服逛京城,想想还挺有意思。


    不知道外面的老百姓,现在在聊些什么?


    是在骂他这个新皇帝太折腾,还是在盼着赈灾的粮食快点到?


    他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忽然觉得浑身的骨头都痒了起来。


    和老臣们斗了这么久,也该换个玩法了。


    暖阁外,张永正拿着两身青布袍子唉声叹气。


    旁边的小太监小声问:“永爷,真要让陛下出宫啊?”


    张永狠狠瞪了他一眼:“不然呢?你去拦?”


    他看着手里的袍子,只觉得这布糙得硌手。


    陛下金枝玉叶,哪受过这罪?


    可转念一想,要是陛下真能在市井里看到些官扬上看不到的东西,或许…… 或许不是坏事?


    但更多的,还是怕。


    怕人多眼杂,怕有刺客,怕…… 怕陛下玩野了,以后天天想着往外跑。


    张永深吸一口气,抱着袍子往暖阁走。


    该来的总会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暖阁里的朱厚照,已经开始盘算着要去前门大街吃碗卤煮,再去天桥看看杂耍。


    完全没注意到,张永那张比哭还难看的脸。


    一扬说走就走的 “微服私访”,眼看就要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