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群臣附议定死罪,帝施恩贬斥腐儒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李东阳和马文升反应极快,几乎是异口同声,没有丝毫犹豫地开口:“妄议君父,目无尊卑,此乃死罪!死罪啊陛下!”


    两人躬身幅度极大,象牙笏板几乎要戳到金砖地面。


    他们生怕回答慢了,引火烧身。


    朱厚照却好似没听见一般。


    他轻轻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 “惋惜”:“哎,李阁老、马尚书,话可不能这么说。”


    他看向还愣在原地的王昭,故意叹了口气:“人家王昭也是一片忠心,冒着杀头的风险进谏,虽话说得直了些,可初衷总是好的,怎么能说死罪就死罪呢?”


    马文升心里暗骂:陛下您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可他脸上半点不敢表露,反而梗着脖子往前凑了凑,一顿引经据典:“陛下仁厚!可《大明律》明言‘臣子非议君父者,斩’!当年太祖爷在位时,有言官妄议迁都,便是依律处斩!王昭此举,已是犯了大忌,若不严惩,何以正纲纪?”


    他怕朱厚照 “心慈手软”,又补了句:“此风绝不可长!今日饶了他,明日便有十个、百个‘王昭’跳出来,到时候朝堂岂不乱了套?”


    朱厚照这才 “沉吟” 着点头。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百官:“马尚书这话倒是在理,只是朕总觉得,直接定死罪,未免太严苛了些。”


    他抬手指向殿前排的官员:“诸位爱卿,你们说说,王昭该怎么处置?”


    前排的六部九卿哪一个不是人精?


    他们心里早把朱厚照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这哪是问他们?分明是借文官的嘴定王昭的罪,既堵了天下悠悠之口,又不用自己担 “不容直谏” 的名声!


    几个老狐狸在心里腹诽:皇帝啊皇帝,你真的只有十五岁?这心思深的,比七八十岁的老妖精都狠!


    可他们面上却不敢有半分怠慢。


    户部尚书韩文第一个站出来,躬身道:“陛下,马尚书所言极是!王昭妄议君父,藐视皇权,若不重罚,难服众心!臣以为,当按律处置!”


    紧接着,礼部尚书张昇也跟着开口:“臣附议!言官虽当进谏,却也需守君臣之礼!王昭目无君上,实乃罪无可恕!”


    兵部尚书刘大夏虽瞧着王昭可怜,可也知道这是陛下要立威。


    他硬着头皮道:“臣…… 臣也觉得,当严惩!”


    一时间,殿内 “严惩”“死罪” 的声音此起彼伏。


    几乎所有官员都站出来附和,生怕被陛下视作 “同党”。


    王昭跪在地上,听着满朝文武异口同声要置自己于死地。


    他的脸 “唰” 地白成了纸,腿肚子抖得像筛糠。


    刚才还抱着的 “魏征梦” 彻底碎了,原来圣贤书里的 “直臣好运”,在这奉天殿里根本行不通!


    朱厚照看着差不多了,这才抬手压了压:“好了,都别吵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着他下最终裁决。


    朱厚照慢悠悠地走到王昭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王昭,你听见了?满朝文武都觉得你该死。”


    王昭 “噗通” 一声磕了个响头,眼泪鼻涕糊了一脸:“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臣再也不敢了!臣错了!”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 朱厚照话锋一转,“朕看你年纪轻轻,也不是真的有反心,只是读死了书,犯了糊涂。”


    他顿了顿,朗声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革去你吏部给事中一职,贬为贵州思南府婺川县知县,即刻离京,不得有误!”


    贵州?


    婺川县?


    王昭愣了愣。


    那地方在大明最西南,山路崎岖,瘴气弥漫,说是 “蛮荒之地” 都不为过!


    可比起杀头,贬官已是天大的恩典!


    他反应过来,连忙连滚带爬地磕头:“谢主隆恩!谢陛下不杀之恩!臣…… 臣即刻就走!”


    两个锦衣卫上前,架着还在哆嗦的王昭往外走。


    王昭的官帽掉在地上,被侍卫一脚踢到了殿角,看着格外狼狈。


    奉天殿内,李东阳、韩文等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坏人我们做了,好人全让你皇帝当了!这算盘打得,全天下都能听见!


    可谁也不敢说半个 “不” 字,只能躬身道:“陛下圣明!”


    朱厚照像是没察觉他们的心思,坐回龙椅上,随口道:“剩下的都是些琐事了,户部把赈灾的账目报一下,兵部说说边军换防的事,都抓紧些,别耽误了时辰。”


    官员们连忙上前,一一奏报。


    只是经历了王昭这一遭,谁也不敢多嘴,报得又快又简略,生怕言多必失。


    半个时辰后,所有事都议得差不多了。


    朱厚照放下手里的茶盏,站起身:“行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百官躬身行礼,正准备往外走。


    朱厚照忽然看向马文升:“马尚书,你留一下,下朝后,来坤宁宫暖阁见朕。”


    马文升刚抬起的脚猛地顿住,心里 “咯噔” 一下。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窜头顶。


    来了!皇帝这是要秋后算账了!


    昨天他没看好下属,今天王昭在殿上闹这么一出,陛下肯定是要拿他开刀!


    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腿肚子都软了,却只能硬着头皮躬身:“臣…… 臣遵旨。”


    朱厚照没再看他,转身往后殿走去,龙袍下摆扫过金砖地面,留下一道明黄的影子。


    百官们偷偷瞥了眼马文升,眼神里有同情,有忌惮,却没人敢停下脚步,一个个加快速度退出了奉天殿。


    很快,偌大的奉天殿就只剩下马文升一个人。


    秋老虎的光从殿门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孤零零地落在金砖上。


    他站在原地,腿像灌了铅似的挪不动。


    去暖阁,怕是凶多吉少;不去,那是抗旨,更是死路一条!


    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暖阁里到底等着他的是什么?是斥责?是罢官?还是…… 像王昭一样的 “恩典”?


    马文升不敢想,却又不得不迈开脚步,朝着坤宁宫的方向挪去。


    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心凉得像揣了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