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君臣初谈,帝王意属入军营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暖阁内温暖如春,与外界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
他刚一踏入,抬头便瞧见朱厚照正端坐在那里。
年轻的皇帝身着常服,没有丝毫的威严架子,脸上还带着一抹亲切的笑意。
朱厚照率先打破了沉默,目光温和地看向王守仁。
“王先生,久仰大名。”
王守仁听闻,赶忙躬身行礼,姿态恭敬至极。
“臣王守仁,参见陛下。”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朱厚照轻轻摆了摆手,神情洒脱。
“不必多礼。”
“朕早就听说过你。”
“弘治十二年的进士,文章写得好,在文坛也算小有名气。”
王守仁依旧低着头,神色谦逊。
“臣只是侥幸中了进士。”
“文章之事,实不敢称好,还有很多需要精进之处。”
朱厚照听了,不禁笑了出来,笑声爽朗。
“王先生太谦虚了。”
“朕看过你写的《陈言边务疏》。”
“里面对边军弊病的剖析,句句在理,切中要害。”
王守仁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陛下看过臣的奏折?”
“当然看过。” 朱厚照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但看过,还仔细琢磨了许久。”
“你说边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话说得太对了。”
“如今的京营,同样存在这个毛病,亟待解决。”
王守仁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仿佛看到了希望。
“陛下也觉得京营的操练有问题?”
“何止是有问题。” 朱厚照轻轻叹了口气,神色略显凝重。
“简直是积重难返,问题堆积如山。”
“操练时花架子居多,华而不实,真要遇上战事,怕是难以抵挡。”
“所以朕下定决心,要整顿京营,还京营一个良好的秩序。”
王守仁的心跳不自觉地快了几分,眼中满是期待。
“陛下想怎么整顿?”
“朕想先从编制改起。” 朱厚照目光坚定,语气沉稳。
“恢复三大营的旧制,五军、三千、神机,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各有各的用处。”
“但光改编制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
“还得有懂军务、敢较真的人来管理,才能真正将整顿落到实处。”
王守仁沉默了,他静静地思索着陛下的话,听出陛下话里有话。
朱厚照看着他,眼神诚恳而真挚。
“王先生,朕知道你懂军务。”
“前几天你跟兵部的人吵架,朕也听说了。”
“你说的那些操练弊端,朕都十分认同,觉得你说得在理。”
王守仁愣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没想到陛下连这个都知道,心中不禁对陛下的信息通达感到敬佩。
“臣只是…… 随口说说。”
“不是随口说说。” 朱厚照打断他的话,语气笃定。
“是说到了点子上,一针见血。”
“现在的京营,缺的就是你这种敢说真话、懂军务的人,你就是京营需要的人才。”
王守仁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预感,一种即将被委以重任的预感。
朱厚照往前迈了一步,脚步沉稳有力,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王先生,朕想让你入营。”
王守仁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讶,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入营?”
“陛下是说…… 让臣去京营任职?”
“正是。” 朱厚照点了点头,神情严肃认真。
“朕想让你去五军营当参军。”
“帮着整肃军纪,改良操练,让五军营焕然一新。”
“你愿意吗?”
王守仁怔住了,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是文官,翰林院编修,一直从事文职工作。
如今要去京营当参军,管军务,这实在是太过破格,超出了他的预料。
朱厚照看着他的表情,不禁笑了,笑容中带着鼓励。
“怎么?不敢?”
“不是不敢。” 王守仁连忙说道,神色有些急切。
“只是…… 臣是文官,从未涉足军务,怕镇不住那些武将,难以服众。”
“镇不住?” 朱厚照挑了挑眉,眼神中透露出自信。
“你连兵部主事都敢吵,还镇不住几个武将?”
“朕给你尚方宝剑,谁敢不服,先斩后奏,以正军威。”
王守仁连忙摆手,神情惶恐。
“陛下,臣不是要尚方宝剑。”
“臣是怕…… 自己做不好,辜负陛下的期望。”
“你能做好。” 朱厚照语气肯定,没有丝毫的犹豫。
“朕相信你。”
“你的学问,你的见识,都足够胜任这个职位。”
“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朕给你这个机会。”
王守仁看着朱厚照,年轻的皇帝眼里,满是信任。
这种信任,如同一股暖流,让他心里一热。
“陛下……”
朱厚照没让他说完,目光急切地望着他。
“别陛下陛下的了。”
“就说,你愿不愿意?”
王守仁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臣,遵旨!”
“臣愿意去五军营,为陛下分忧,为京营整顿尽一份力!”
朱厚照笑了,笑得很开心,笑声在暖阁内回荡。
“好!好!”
“朕就知道你会答应。”
“什么时候能上任?”
“臣随时可以。” 王守仁答道,神情果敢。
“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就可以去营里报到,尽快投入工作。”
“不用那么急。” 朱厚照说道,语气中带着关怀。
“今天先休息,养精蓄锐。”
“明天朕让人送你去。”
“对了,还有件事。”
王守仁看着陛下,眼神专注,等着下文。
“你去了五军营。” 朱厚照说道,神情严肃认真。
“不用怕得罪人。”
“有朕在,天塌不下来,朕为你撑腰。”
王守仁躬身,神情恭敬。
“谢陛下信任。”
朱厚照摆了摆手,态度随和。
“跟朕客气什么。”
“以后都是自家人,不必拘束。”
“对了,你对京营的操练,有什么具体想法?”
王守仁刚要开口,将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
这时,张永走了进来,脚步匆匆。
“陛下,户部韩尚书求见。”
朱厚照愣了一下,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韩文?他来干什么?”
“说是查账有了新进展。” 张永答道,神情恭敬。
朱厚照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悦。
“知道了。”
“让他先在外面等一会儿,朕正有要事。”
他转过头,看向王守仁,眼神中带着一丝歉意。
“看来今天没时间细说了。”
“明天你去营里,咱们再聊,届时你定要将想法详细告知朕。”
“臣遵旨。” 王守仁说道,神情恭顺。
朱厚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动作亲切自然。
“去吧。”
“好好准备一下,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王守仁躬身行礼,姿态优雅。
转身往外走,步伐坚定有力。
走到门口时。
朱厚照忽然喊了一声,声音洪亮。
“守仁。”
王守仁停下脚步,缓缓回头,目光与陛下交汇。
朱厚照看着他,眼神里有期待,有信任。
“别让朕失望。”
王守仁重重地点了点头,神情庄重。
“臣,定不辱使命!”
说完,转身走出了暖阁,阳光洒在他的身上。
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显得格外耀眼。
暖阁里。
朱厚照看着门口的方向,嘴角还带着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张永轻声问,声音小心翼翼。
“陛下,要见韩尚书吗?”
朱厚照收回目光,神情恢复平静。
“见。”
“让他进来。”
但他的心里。
想的还是刚才那个身影,王守仁。
这个名字,他记住了,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他相信。
这个人,不会让他失望,定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