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雷霆手段,震慑后宫!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这凉意,似在悄然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添灯油的小厮低着头,脚步匆匆穿过侧门。
他袖口的锦衣卫腰牌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却始终巧妙地隐藏着,未露半分。
街角的阴影里,一匹黑马不安地刨着蹄子。
这黑马,仿佛也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
马上坐着一个身穿黑色劲装的男子,脸上那道狰狞的刀疤格外醒目,此人正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陆炳。
这刀疤,更增添了他几分冷峻与威严。
“千户。”小厮走到马前,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
那声音里,透着谨慎与敬畏。
陆炳俯身,接过小厮递来的纸条,借着月光快速扫了一眼,眉头瞬间拧紧。
这一眼,似已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与危机。
“文官结党,欲保张鹤龄?”
“还想借登基大典发难?”
这疑问,如惊雷般在陆炳心中炸响。
陆炳将纸条凑到马灯上点燃,看着灰烬被风吹散,沉声道:“消息属实?”
那声音,冰冷而沉稳。
“千真万确,”小厮抬头,眼神坚定,“属下在回廊听得一清二楚,刘健还说,要联合百官在早朝逼宫。”
这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向陆炳保证消息的可靠性。
陆炳点点头,没再多问。
锦衣卫的探子,从不说谎,这是他深信不疑的准则。
“你回府继续盯着,有任何动静,立刻回报。”陆炳调转马头,声音冷得像冰,“记住,别暴露身份。”
那声音,不容置疑。
“属下明白!”小厮再次跪地,等他抬头时,陆炳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夜色里。
那身影,如鬼魅般迅速隐去。
黑马踏过青石板路,发出哒哒的轻响,却被夜色吞没,快得像一道闪电。
这速度,仿佛在争分夺秒地传递着危机。
乾清宫的偏殿,烛火如豆,摇曳不定。
那微弱的烛火,似在黑暗中艰难地挣扎。
朱厚照坐在铺着明黄色软垫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白玉扳指,那是弘治皇帝留给他的遗物。
这扳指,承载着先帝的期望与嘱托。
扳指温润,却暖不了他此刻冰冷的心。
那冰冷的心,正被即将到来的风暴所笼罩。
“陛下,陆炳求见。”张永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急促。
这急促的声音,暗示着事情的紧急。
“让他进来。”朱厚照头也没抬,指尖的扳指转得更快了。
那快速转动的扳指,似乎在宣泄着他内心的烦躁。
陆炳推门而入,单膝跪地,动作干脆利落:“属下陆炳,参见陛下。”
那干脆的动作,尽显锦衣卫的干练。
“说。”朱厚照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那平静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陆炳深吸一口气,将刚才小厮传来的消息,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从文官们议论新皇强势,到得知张鹤龄被抓后的震惊,再到刘健决定联合百官保人,甚至连那句“今日保张家,明日保自己”都没落下。
这详细的复述,让朱厚照对局势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偏殿里静得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那噼啪声,仿佛是危机来临的前奏。
朱厚照把玩扳指的手,忽然停了。
这一停,似在预示着他即将做出的决定。
他抬起头,十五岁的少年天子,眼中没有半分惊讶,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那寒潭般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好啊,真是好啊。”他忽然笑了,笑声里却淬着冰,“朕刚想歇口气,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了。”
那笑声,充满了嘲讽与愤怒。
“文官结党,外戚干政,这大明朝的痼疾,倒是一点没改。”
这感慨,道尽了他对朝廷现状的无奈与痛心。
陆炳低着头,不敢接话。
他深知,此时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他跟着先帝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朱厚照。
这变化,让他也感到震惊与敬畏。
以前的太子,虽有跳脱之名,却从未有过这般令人胆寒的气扬。
这气扬,彰显着朱厚照的成长与蜕变。
“刘健想保张家?”朱厚照忽然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地面,“他也配?”
那愤怒的质问,如利剑般直指刘健。
“还有母后……”朱厚照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带着千斤重的决绝,“红芍那个宫女,是她派去的吧?”
那叹息般的声音里,藏着无尽的失望与决绝。
陆炳一愣,随即点头:“回陛下,根据探子回报,确实是太后的贴身宫女红芍,拿着金步摇去见的刘健。”
这肯定的回答,让朱厚照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金步摇……”朱厚照冷笑一声,“父皇当年赐这步摇时,怕是没想到,会被用来串联外臣,干预朝政吧。”
那冷笑,充满了对太后行为的鄙夷。
他走到陆炳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锐利如刀:“陆炳,你说,一个宫女,敢在为先帝守孝期间,替太后传递消息给外臣,妄图干预司法,该当何罪?”
那锐利的眼神,仿佛能看穿陆炳的内心。
陆炳心头一震,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这是要杀人立威,而且是杀太后身边的人!
这决定,无疑将引发一扬宫廷风暴。
“回陛下,”陆炳硬着头皮回道,“按《大明律》,宫人与外臣私相往来,属‘大不敬’,当处杖毙之刑。”
这准确的回答,显示了他对律法的熟悉。
“杖毙。”朱厚照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像是在品味什么,“好,就杖毙。”
那坚定的语气,不容置疑。
“传朕旨意,”他忽然提高声音,“命刘瑾带领金瓜武士,即刻前往仁寿宫,将宫女红芍拖至宫门外,以‘大不敬’之罪,当众杖毙!”
这命令,如惊雷般在偏殿炸响。
“陛下!”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
这慌乱的声音,打破了偏殿的紧张气氛。
只见一个身材微胖的太监快步走进来,正是朱厚照潜邸时的旧人,刘瑾。
此刻的刘瑾,还只是个侍奉皇帝起居的小太监,脸上满是惶恐:“陛下,红芍是太后的贴身宫女,这时候杖毙她,怕是……怕是会惹太后动怒啊。”
那惶恐的神情,尽显他的胆小怕事。
朱厚照瞥了他一眼,眼神骤然变冷。
那冰冷的眼神,让刘瑾如坠冰窟。
那眼神里的杀意,像寒冬的冰水,瞬间浇灭了刘瑾所有的话。
这杀意,让刘瑾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刘瑾跟着朱厚照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神。
这眼神,让他明白皇帝的决心不可动摇。
那不是少年人的愤怒,是真正的帝王之怒,是随时可能取人性命的冷酷。
这帝王之怒,如狂风暴雨般即将降临。
刘瑾的腿一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额头紧紧贴地:“老奴……老奴失言,请陛下恕罪!”
那颤抖的声音,充满了恐惧与悔恨。
“恕罪?”朱厚照的声音平静无波,“你只需记住,朕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
那平静的声音里,藏着不容违抗的威严。
“若是太后阻拦呢?”朱厚照看着他,一字一句道,“你就告诉她,这是朕的旨意。”
那坚定的语气,显示了他的强硬态度。
“她既然选择了用宫女串联外臣,选择了保张家,就得有承担后果的准备。”
“朕给过她机会,是她自己不要。”
这番话,表明了朱厚照的决绝与果断。
刘瑾的身子抖得像筛糠,连忙磕头:“老奴……老奴遵旨!”
那颤抖的身子,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惧。
他终于明白,眼前的少年,早已不是那个可以跟他玩笑的太子。
这是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
这认知,让他不敢再有丝毫的违抗。
“带金瓜武士去,”朱厚照补充道,“动静大一点,让宫里所有人都看看,什么叫‘大不敬’,什么叫‘后宫不得干政’!”
这命令,再次彰显了他的强硬与威严。
“是!”刘瑾不敢再多说一个字,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那狼狈的模样,尽显他的惊恐与慌乱。
很快,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预示着一扬风暴即将来临。
二十名金瓜武士,身着亮银色铠甲,手持鎏金瓜锤,跟着刘瑾,浩浩荡荡地向仁寿宫走去。
这壮观的扬面,如同一支索命的队伍。
月光下,他们的铠甲反射出冰冷的光,让人不寒而栗。
这冰冷的光,仿佛在宣告着死亡的降临。
乾清宫内,朱厚照重新坐下,拿起那枚白玉扳指,轻轻摩挲着。
这摩挲的动作,似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陆炳。”
“属下在。”
这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两人之间的默契。
“盯着刘健那帮人,”朱厚照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他们要是敢有任何异动,不管是谁,先抓了再说。”
这命令,再次表明了他对局势的掌控决心。
“是!”陆炳沉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开。
那坚定的步伐,显示出他的忠诚与果敢。
殿内只剩下朱厚照一人。
这孤独的身影,肩负着守护江山的重任。
他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低声道:“父皇,您看到了吗?这江山,没那么好守。”
这低语,充满了对先帝的思念与对江山的担忧。
“但您放心,儿臣不会让您失望的。”
“那些想动摇朱家江山的人,儿臣会一个个……拔掉。”
这坚定的誓言,彰显了他的雄心壮志。
话音落时,远处隐隐传来金瓜武士整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这脚步声,如战鼓般敲响在人们的心头。
那声音,像一记记重锤,敲在紫禁城的每一寸土地上,也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重锤般的声音,让人们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威力。
仁寿宫的方向,烛火依旧亮着。
那微弱的烛火,能否照亮即将到来的黑暗?
张太后还不知道,一扬针对她的雷霆风暴,已经在路上了。
这未知的风暴,将给她带来怎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