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小小运粮队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五日后,白水县郊外,李家军大营。
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经过严格筛选,一千五百名精锐士卒已列队完毕。
另有五百士卒留守李家寨,由柳二娘统领,负责护卫根基之地,并督促铁匠铺继续赶制钢筋兵器。
李阳一身戎装,立于点将台上,目光扫过台下这些即将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将士们。
牛金、李二霸、柳青、赵虎等将领皆披甲侍立两侧,神情肃穆。
“弟兄们!”李阳沉声道,“此次奉朝廷之命,押运粮草前往江油前线,江油叛军之势,想必尔等亦有耳闻,绝非一般匪流寇可比,官军此前数次征剿,损兵折将,皆铩羽而归。”
“此行,我等首要之责,便是将粮草安然送达,非必要,绝不与叛军主力纠缠,一切行动,需绝对听从我的号令!都听明白了否?”
“明白!谨遵都头将令!”一千五百人齐声应喝,声震四野。
“好!出发!”
大军开拔,浩浩荡荡前往郡府所在地青阳郡城。
数日后,抵达青阳郡城外...
只见偌大的平原上,早已营寨连绵。
中央一杆“刘”字大旗迎风猎猎作响,这正是此次平叛主帅...青阳郡守刘文渊的帅旗。
李阳率军依令扎下营盘,其规模与周遭几路大军相比……显得颇为小巧…
安顿稍定,李阳便带着牛金、李二霸前往中军大帐参加军议。
步入巨大的帅帐,只见内部早已将星云集。
郡守刘文渊端坐主位,他年约四旬,身着绯色官袍,虽文人打扮,眉宇间却也有一股威严。
帐下两侧分坐着各路统兵将领,约十余人,个个盔明甲亮,气度不凡。
看到新进来的李阳三人时,他们的目光中或多或少都带着审视与轻蔑。
毕竟在场各位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李阳这种初出茅庐的小子与他们比起来,确实不够格...
刘文渊见李阳到来,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随即朗声道:“诸位将军,人已到齐。本官奉命总督此次江油平叛之事,这位便是白水县都头李阳,此次负责协助押运一部粮草,李都头统领团练乡勇,此前剿灭境内伏牛山、清风寨等悍匪,颇通晓地方战法,故特调其前来效力。”
刘文渊话音刚落,帐内便响起几声毫不掩饰的嗤笑。
一位满脸虬髯、身材魁梧的将领率先开口,声若洪钟道:“刘大人!末将冯闯,蒙朝廷恩典,官居振威校尉,麾下五千陇右劲卒,皆是百战之余!我等在此商讨平叛军机,您让一个乡下剿匪的团练头子进来作甚?
“难道我三万天兵,还缺他这一千几百号人凑数不成?”
此人乃是陇右派来的客军将领,以勇猛嗜杀著称,曾与北狄血战数十场,军功赫赫。
另一侧。
一位身着精良山文铠的将领也冷冷开口。
他便是本郡都尉张奎,麾下三千郡兵也是精锐。
“冯校尉话虽糙,理却不糙。刘大人,押运粮草关系重大,岂能儿戏?
“李都头剿匪之功或是不假,然而乡勇团练,未经大战,械甲不齐,如何能与叛军精锐抗衡?”
“依末将看,让其负责后方巡哨即可,前线粮草,还是交由我等正规军护卫为妥。”
又有一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出自一位摇着羽扇的参军。
“啧啧,区区千五百人,怕是连叛军一个冲锋都挡不住,别到时候粮草没护住,反倒资了敌,那可就成了大笑话了。刘大人,三思啊。”
帐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极尽嘲讽,全然没把李阳放在眼里。
牛金气得青筋暴跳,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李二霸也是眼中怒火燃烧。
李阳却面色平静,轻轻抬手,制止了几乎要暴起的部下。
他上前一步,对众人抱拳,不卑不亢地道:“刘大人,诸位将军。李某自知位卑兵少,不敢与诸位将军争功。此次奉命,必尽心竭力,确保所押运之粮草不失。至于临阵对敌,自有诸位将军。李某愿率所部守好本分,做好粮草输送之事,绝不拖大军后腿。”
刘文渊见李阳态度谦恭,点了点头说道:“李都头知轻重便好,粮草乃大军命脉,至关重要,万不可有失。”
“末将明白!”李阳沉声应道。
这时,李阳又向刘文渊拱手:“刘大人,末将尚有一不情之请。”
“讲。”
“末将内子苏氏,娘家便在江油郡城郊。因战乱已久,音信不通,内子忧心父母安危,茶饭不思。末将斗胆,恳请大人允准内子随军同行,至江油郡界便可,使其能归家探亲,以全孝道。末将愿以性命担保,绝不让其干扰军务!”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哗然!
“什么?带着女人上战场?成何体统!”
“简直是胡闹!运粮虽非正面冲杀,但亦是军旅之事,岂容妇人掺杂其中?”
“我看他是剿匪剿昏了头!不知军伍严肃!”
“带着家眷,如何行军?遇敌时岂非累赘?”
嘲讽与斥责之声更甚于前。
连刘文渊郡守都皱起了眉头。
一旁的粮仓副官陈大人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刘大人,诸位将军息怒。下官可替李都头作保,李夫人苏氏乃贤良淑德之人,绝非不知轻重之辈。李都头情深义重,体恤妻子孝心,其情可悯。”
“况且,只是随军至郡界,并不深入险地,于大军行进应无大碍。”
刘文渊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罢了。既然李都头担保,陈大人又作保,本官便准你所请。但需严加约束,绝不可出任何纰漏,否则军法无情!”
李阳大喜,躬身行礼道:“多谢大人成全!末将必严加管束,绝不误事!”
众将见主帅已应允,虽仍有不满,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看向李阳的眼神中鄙夷之色更甚。
军议结束。
刘文渊起身,说道:“诸位!大军明日开拔!务必勠力同心,早日平定叛乱,扬我朝廷天威!”
“谨遵将令!荡平叛匪!扬我国威!”
众将齐声应和,声震帐宇,唯有李阳一部,显得沉默而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