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加急文书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李阳带着家丁们,沿着附近的黄家村、张家村一路打听询问,眼见日头渐高,却毫无线索。


    家丁队长阿安低声道:“老爷,这样找下去不是办法,不如……咱们去报官吧?。”


    “好,就去县衙!”


    一行人匆匆赶至花石县衙。


    李阳抓起鼓槌便击响了鸣冤鼓。


    鼓声未落,值守的石捕头已快步而出。


    一见是李阳,连抱拳道:“李都头?您这是……”


    “石捕头,我的婢女清清失踪了,恐遭不测,特来报官!”


    石捕头不敢怠慢,立刻引众人进入公堂。


    县令陈大人闻鼓升堂。


    堂下站着李阳及其家丁,家丁们纷纷跪倒。


    李阳也依惯例想行跪礼。


    陈大人连连摆手:“哎哟!李都头快快请起!你如今是朝廷命官,品阶犹在本官之上,这跪礼可就折煞下官了!快快看座!”


    李阳坐下来。


    陈大人问道:“都头方才说婢女失踪,究竟是何情形?”


    李阳将情况说了一遍。


    陈大人听罢,抚须道:“都头莫急,或许是她归家探亲也不定。”


    随即命书吏取来全县人口登记名册细细查阅。


    不多时,书吏便查到了记录。


    “大人,确有此人,胡清清,籍贯乃武德镇胡家村。”


    陈大人当即挥笔写下条子,说道:“石捕头,你即刻带上十名衙役,陪同李都头前往胡家村寻人,务必查明情况!”


    “遵命!”


    李阳乘上马车,跟着骑马的石捕头与一众衙役,疾驰赶往武德镇。


    约莫一个时辰后,抵达了胡家村。


    经村人指引,很快找到了村西头一间颇为破败的茅屋。


    只见屋外围着些村民,屋内隐约传出哭声,门楣上竟挂着办白事的麻布。


    李阳心中一沉,快步上前推开院门。


    只见小小院落中,清清正一身缟素,披麻戴孝,跪在一口薄棺前默默垂泪。


    她身旁还跪着一个身材敦实的青年汉子,以及一位头发花白、不断拭泪的妇人。


    “清清!”


    清清闻声猛地抬头,见是李阳带着官差赶来,脸上顿时闪过惊慌与愧疚。


    她急忙起身,将李阳拉到院角僻静处,


    “老爷……对不起,让您担心了……是、是我那好赌的父亲……他昨日病死了……兄长今早才托人捎来口信……我虽恨他败光家业、卖女还债,可他终究是我爹……我只好急忙赶回来奔丧……奴婢走得太急,已向福伯告假了,福伯他没告知您吗?”


    李阳这才想起午饭后福伯被苏婉儿喊去了请大夫。


    “原来如此,福伯当时有事,未曾言明,你无事便好,真是虚惊一场。”


    清清看着风尘仆仆的李阳和他身后那些官差衙役,眼中充满了感动与歉疚:“老爷……您为了奴婢,竟惊动了官府,亲自寻来……奴婢……奴婢……”


    李阳打量了一下这家徒四壁的环境和那口薄棺,就从怀中取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塞给清清。


    “拿着,料理后事,剩下的补贴家用,改善一下生活。”


    清清慌忙推拒道:“不可!老爷,您待奴婢恩重如山,这钱奴婢绝不能要!”


    “给你便拿着,此时还逞什么强?”李阳不由分说,将银子硬塞进她手里。


    这时,那位跪着的青年汉子走了过来,怯生生又带着几分感激地行礼。


    清清连忙介绍道:“老爷,这是奴婢的兄长,胡范根。”


    这汉子面相憨厚,手脚粗大,似是常年劳作之人。


    李阳问道:“胡范根,你现在以何为生?”


    胡范根恭敬回答:“回老爷话,小的……小的平日里就给村里富户扛活种地,糊口而已。”


    李阳说道:“可愿随我回府,在我身边做个随从,。”


    胡范根闻言,又惊又喜,愣了片刻才连连鞠躬,说道:“愿意!小的愿意!多谢老爷恩典!多谢老爷!”


    清清的娘亲范氏也闻声过来道谢。


    老妇人看着虽显苍老,但举止间还透着利落。


    清清说道:“老爷,我爹如今没了,家中只剩娘亲一人……我娘早年曾在镇上一户官宦人家帮过佣,做饭洒扫、缝补浆洗都做得极好……能否……能否让她也随我回府,谋个差事?奴婢定当做牛做马报答老爷!”


    “也好,府中也不多一口人吃饭,便一同回去吧。”


    范氏千恩万谢,胡范根更是感激涕零。


    待清清处理完家中丧事,李阳便带着她及其母兄一同返回李府。


    管家福伯见人平安回来,也是松了口气。


    听闻原委后,福伯赶忙安排范氏和胡范根的住处与活计。


    次日清晨。


    李阳在饭厅刚用完早餐,便来了通传,说是陈大人到访。


    前厅。


    陈大人步履匆匆,面色凝重,手中拿着一份公文。


    “李都头,事情有变!”他直接将公文和一枚调兵腰牌递给李阳,“朝廷加急文书,押运粮草之事提前半月,需即刻准备,五日后便需启程前往郡府粮仓提粮,而后火速运往江油!”


    “提前半月?如此急促?”


    “军情如火,耽搁不得啊!”陈大人叹道,“本官还需立刻去协调粮草入库清点之事,就不多留了,都头务必早作准备!”


    说罢,便又匆匆离去。


    李阳拿着公文,正自沉思。


    苏婉儿却从屏风后转出,担忧道:“相公……方才陈大人说,你要去江油郡?”


    “是,朝廷命我押运粮草前往江油平叛前线。”李阳答道。


    苏婉儿闻言,脸色微微一白,纤手不自觉地揪紧了衣角。


    “相公……我……我娘家便在江油郡城郊的苏家庄……当年逃难出来,与家中断了音信已久……”


    “我、我实在担心爹娘安危……此次……此次能否带我同去?我只想回去看看,确认他们是否安好……”


    李阳看着妻子的模样,想起她嫁给自己后确实未曾回去过,便温言道:“好。此行虽有些风险,但我会多加派护卫,你便和我同去,正好回乡省亲,探望岳父岳母。”


    “谢谢相公!谢谢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