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开工厂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青牛村外的阳记酒厂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简陋的酿酒坊。
经过李阳和张文的奔波忙碌,阳记米酒成功打入了全县二十个镇子的酒馆,从武德镇的老王酒馆到偏远乡镇的小酒肆,处处都能看到阳记白米酒和糯米酒的身影。
这天傍晚,张文拿着账本兴冲冲地找到李阳,脸上抑制不住喜悦。
“东家,这个月的账算出来了!咱们光是卖米酒的利润就有三百两银子!”
他把账本递过去,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各个镇子的进货量和回款额,数字密密麻麻,却透着红火的气息。
李阳接过账本翻看,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两个月来,他和张文几乎跑遍了全县的乡镇,挨家挨户地推销米酒,磨破了嘴皮才打开市场,
如今总算有了回报。
“辛苦你了,张文。”他拍了拍张文的肩膀,“这银子来得不容易,得好好规划规划。”
随着生意规模扩大,原来的酿酒坊早已不够用。
李阳索性在荒地旁盖起了一座占地广阔的大酒厂,青砖围墙把员工宿舍、食堂和生产区牢牢围住,门口挂着“阳记酒厂”的醒目招牌。
酒厂内划分明确,有蒸煮车间、发酵车间、储存仓库,甚至还有专门的质检房,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粗布制服,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那些北方来的难民,经过两个月的磨合,早已不是当初那副面黄肌瘦的模样。
李阳与他们签订了员工合同,让他们成为酒厂的正式工人,每日按工时计酬,管吃管住。
清晨时分,酒厂大院里总会响起整齐的喊话声。
“安全生产,精益求精!”
“工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工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李阳编的口号,精神抖擞地准备上工!
这场景在落后的古代乡村里显得格外新奇,引得路过的村民频频驻足观望。
“东家,这口号喊着就是提气!工人们干活都更有劲了。”负责管理工人种地的姜年笑着说。
自从负责种植大麦和管理酒厂杂务后,他整个人都变了,腰杆挺得笔直,脸上也有了笑容。
李阳点点头:“不仅要口号响亮,活儿更要干好,咱们的酒能卖出好价钱,靠的就是品质。”
质量是立足之本,他特意制定了严格的酿酒流程,从选米、蒸煮到发酵、储存,每个环节都安排专人负责质检,确保出厂的每一滴酒都品质上乘。
比起古代落后的工艺流程,李阳这规范的管理可谓是降维打击,所以才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靠着酒的品质和产量几乎垄断了附近二十个镇子的中低端酒水市场!
酒厂刚开工不久,门口忽然有人回来报。
门卫阿牛气喘喘的跑来车间说道:“厂长,不好了,村长带着县里的官府人员要来检查了!”
官府人员来检查?
怎么古代也流行领导视察呢!?
自己开个的这个工厂,现在可是让工人一天干16小时的,要是被发现,会不会罚钱什么的呢!?
李阳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迎了出去。
只见村长郭犇和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站在酒厂门口,中年男子的身后还跟着十个拿刀的随从,他们看着厂子时候的,脸色都有些复杂。
“阳小子,这位是县里的公孙主簿,特意来看看难民安置情况的。”郭犇连忙给李阳打了个眼色。
公孙主簿打量着眼前整齐的酒厂,又看了看穿着制服列队上工的工人,眉头微微皱起。
郭犇更是快步走到李阳身边,压低声音急道:“阳子,你咋回事?当初让你安置难民,是让你帮他们耕地建村的,你怎么盖起酒坊了?还搞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堂啊!”
他看着工人们喊口号的样子,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我让你安置村民,你倒好,把他们全变成你的员工了,这要是让上面知道了,还以为你虐待难民呢!”
李阳却不慌不忙,笑着解释:“村长您别着急。我这也是在安置他们啊,您看他们有吃有住,穿得整齐,每天有活儿干还能赚钱,不比流离失所强?再说了,他们也没耽误种地,后面的田地不都打理得好好的吗?是吧?”
公孙主簿没有说话,而是走进酒厂仔细查看。
他看了工人宿舍,被褥干净整齐。
又看了食堂,锅里正炖着肉,香气扑鼻。
看了生产车间,工人们虽然忙碌却有条不紊,脸上都带着安稳的神情。
虽然不是村子的模样,但这些难民确实被安置得很好!
“嗯,不错。”公孙主簿点点头,语气缓和下来,“这些难民看着气色不错,干净整洁,有地方住有饭吃,还有活儿干,比我想象中好多了。”
他转向李阳,赞许地说:“李阳,你做得很好,既解决了难民安置问题,又发展了产业,值得嘉奖。以后县里有啥酒水需求,我会优先考虑你们阳记酒坊,有难处也可以到县衙找我。”
“多谢公孙主簿赏识!”李阳连忙拱手道谢。
郭犇见公孙主簿满意,也松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陪着主簿离开了酒厂。
送走官府人员,李阳让工人们解散上工。
工人们有的去后山照料大麦田,有的到酒厂车间酿酒,有的去酒馆帮忙送货,有的则赶着马车去各个镇子送货,一百个难民各司其职,再也不见当初的慌乱。
张文拿着员工名册找到李阳,眉头微蹙:“东家,大部分难民都安排到酒厂和酒馆的岗位上了,可还是有四十多人暂时没合适的活儿,咱们现在一个月利润三百两,扣除工人工资和各项开支,也就剩下二百两?”
“要不咱们再开一家酒厂?反正有些人闲着也是闲着,多开一家还能扩大产量。”
李阳摇摇头,指着窗外的田野说:“乡镇市场就这么大,二十个镇子的需求量基本稳定了,再开酒厂只会造成积压,咱们现在的酒厂还能扩产三成,足够供应现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