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啤酒原料陷危机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第二天一早,阳记酒馆的伙计们比往常更忙碌了。


    李阳站在门口,看着工匠们给马廊上最后一块木板,心里还在琢磨村长昨天的话。


    到底要带什么人来?


    “东家,村长来了!”


    李小梅突然指着村口的方向喊道。


    李阳抬头望去,只见村长郭犇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一大群人,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头。


    他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迎了上去。


    等走近了才看清,这群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伤,眼神里充满了疲惫和惶恐,看起来像是刚经历过战乱的难民。


    “村长,这是……”李阳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郭犇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阳小子,这些都是北方战乱逃过来的难民,朝廷下了命令,让咱们青牛村安置一部分,这一百个难民都在官府登记过了,从今往后就是咱们村的村民了。”


    李阳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人群。


    “一百个?!村长,这跟我有啥关系啊?我这酒馆就这么大地方,哪容得下这么多人!”


    “怎么没关系呢?”


    郭犇从怀里掏出当初卖地的契约,指着上面的条款说:“你忘了?上次我以二两银子的低价卖给你二十亩地,条件就是让你收留这些难民,给他们提供住房和工作,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什么?!”


    李阳看着契约上的条款,气得脸都红了。


    “您当初可没说是一百个难民啊,这简直是坑我啊!我这小酒馆哪用得着这么多人?一百张嘴吃饭,非得把我吃穷不可!”


    粗略一算,光是每天的口粮就得好几两银子!


    再加上盖房子、买农具,这根本就是个天文数字!


    “阳小子,话可不能这么说。”郭犇收起契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你当初可是签字画押了的。再说了,我也是没办法,朝廷催得紧,我这村长不好当啊。”


    “我不管!这一百人我绝对收留不了!”李阳皱眉道,“大不了我把地还给你,这条件我不认!”


    “可以啊。”郭犇摊了摊手说道,“按契约来,地收回来,你的酒馆也得关门,毕竟酒馆盖在村里的地上,哦对了,你媳妇苏婉儿也得按规矩领回官府,重新安置。”


    “你!”


    李阳气得说不出话来,看着郭犇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知道对方是吃定自己的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


    苏婉儿是绝对不能送走的,酒馆也是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心血,绝不能就这么放弃!


    郭犇见他态度松动,放缓了语气:“阳小子,我知道这对你来说不公平。这样吧,你酒馆后面不是还有一百亩荒地吗?我一百两银子卖给你,你把这些难民安置在那儿,让他们开荒种地,也算给他们找条活路。”


    李阳回头看了看那片荒地。


    草长得比人还高,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更别说水源了。


    之前王亮想开荒都没成功,最后灰溜溜地放弃了。


    “那地太烂了,根本种不了东西!五十两吧!”他咬牙还价。


    “八十两!”郭犇寸步不让。


    “六十两!再多一分都没有!”李阳态度坚决。


    郭犇犹豫了半天,最终叹了口气。


    “行!六十两就六十两!这次我保证,绝不再给你加条件!”


    两人当场签了契约,李阳心疼地付了六十两银子,感觉像是被割了一块肉。


    回到酒馆,李阳把事情跟伙计们一说,大家都急坏了。


    苏婉儿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眼圈红红的:“刚买了马车,店里的银子本来就不多,这一下又花了六十两,还得养一百人,这可怎么办啊?”


    张文皱着眉,分析道:“眼下只能先挑些手脚麻利的帮忙,我看可以选十个男的到酒馆当伙计,五个会赶车的负责马车,再挑几个女的帮忙做饭、缝补,剩下的……只能先让他们去开荒了。”


    “也只能这样了。”


    李阳点点头,让张文去挑选人员,安排工作。


    他看着苏婉儿担忧的眼神,安慰道:“别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办法的。”


    可难题接踵而至,光是安置这一百人就耗尽了心思。


    李阳赶紧到镇上买了帆布、木料,请工匠搭建临时大棚当住房,又让人熬了一大锅稀粥给难民们充饥。


    好在这些难民经历过战乱,格外珍惜眼前的安稳,见有吃有住,都很配合,甚至主动帮忙搭建大棚、清理荒地,这让李阳稍微松了口气。


    然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这天下午,李阳正在指挥难民们清理荒地,忽然听到对面传来一阵嘲讽的笑声。


    他抬头一看,只见王亮带着几个小弟站在不远处,正指着他们这边哈哈大笑。


    “哟,李阳,这是开起难民营了?”王亮阴阳怪气地喊道,“一百张嘴吃饭,我看你撑不了多久就得破产!到时候你的酒馆可就归我了!”


    “关你屁事!”


    李阳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不想跟他计较。


    “我劝你还是趁早收手吧。”王亮得意洋洋地走近几步,“你以为你的啤酒能一直卖下去?告诉你,陆记粮行以后不会再卖大麦给你了!没了大麦,我看你的酒馆还怎么开!”


    李阳心里猛地一沉,难以置信地看着王亮。


    “你怎么知道啤酒是用大麦酿的?是不是你搞的鬼?”


    王亮嗤笑一声,脸上满是得意:“是又怎么样?我大伯可是城里最大的酒坊坊主,全县的粮行都得看我们王家的脸色!没了大麦,我看你还怎么跟我斗!”


    说完,他带着小弟扬长而去,留下李阳一个人站在原地,脸色铁青。


    “东家,这可怎么办啊?”张文匆匆跑过来,脸色焦急,“没了大麦,啤酒就酿不成了,咱们酒馆的招牌特色就没了!客人肯定会少很多的!”


    “我去县城看看!说不定还有别的粮行有大麦卖!”


    李阳立刻驾驶着刚买的双马货车,急匆匆赶往花石县。


    他跑遍了县城所有的粮行,可掌柜们一听说他要买大麦,都纷纷摇头,有的甚至直接把他往外赶。


    “客官,不是我们不卖,是真的没货了。”一个粮行掌柜悄悄道,“王家已经打过招呼,谁要是敢卖大麦给你,就是跟他们王家作对,没人敢冒这个险啊。”


    李阳不死心,又去了附近的几个镇子。


    结果一模一样,所有粮行都对自己闭门羹。


    最后,他只能抱着一丝希望来到陆记粮行。


    陆德源一见到他,就满脸歉意地迎了上来。


    “李兄弟,你别来了,我是真的不能卖你大麦。”


    陆德源叹了口气,从柜台里拿出五百两银子放在桌上。


    “这是之前约定的违约金,你拿着,王家控制了漕运,北方的大麦根本运不进来,我这儿也断货了。”


    李阳看着银子,心里凉了半截。


    “陆掌柜,我不要违约金,我就想知道,你这儿还有没有库存?哪怕一点点也行!”


    陆德源犹豫了半天,最终咬了咬牙,说:“库房里还有三千斤大麦,是之前没卖完的陈货,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吧,算是我帮你最后一把。”


    陆德源立刻让伙计把大麦装上五辆马货车!


    他还低声对李阳说:“兄弟,王家势力太大,你还是小心点吧。”


    李阳谢过陆德源,带着装满大麦的货车队回到村里。


    刚到酒馆门口,就看到伙计们和难民们都围了上来,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东家,买到大麦了吗?”张文急切地问。


    李阳摇了摇头。


    “这是最后一批了,只有三千斤,喝完就没了。”


    众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个个愁眉不展。


    苏婉儿走过来,说道:“没了啤酒,咱们可以酿米酒啊,总会有办法的。”


    张文叹了口气:“可啤酒是咱们店的招牌啊,多少客人是冲着啤酒来的,没了啤酒,生意肯定会一落千丈,到时候别说养难民了,咱们自己都难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