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朝堂对峙与雷霆手段

作品:《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翌日,太极殿。


    长安城的气氛,从黎明时分就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压抑。往日里喧闹的朱雀大街,今日却显得异常冷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羽林卫,面无表情地矗立着,冰冷的甲胄在晨光下反射着森然的寒意。


    朝会的气氛,更是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文武百官列队走入大殿,每个人都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山雨欲来的气息。尤其是以清河崔氏家主崔民干、太原王氏家主王珪为首的几位世家领袖,他们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儒雅从容,但偶尔交换的眼神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疑。


    昨夜,他们与信使崔九的联系,中断了。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沉如水,不发一言。他越是沉默,殿内的气压就越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当时辰已到,鸿胪寺卿正要宣布朝会开始,一个身影,缓缓从东班之首走了出来。


    是太子李承乾。


    他今日没有穿太子常服,而是一身利落的窄袖劲装,腰间悬着一柄长剑。他手中捧着一个木盘,盘上,是一份供状,和一枚被剥开的蜡丸。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李承乾走到大殿中央,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用那双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的眼睛,缓缓扫过崔民干、王珪、郑元寿等几位世家家主。


    被他目光扫过的人,无不感到一阵心底发寒。


    “儿臣,有本要奏。”李承乾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太极殿,“儿臣,要参劾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勾结突厥,里通外敌,意图颠覆我大唐社稷!”


    一言既出,满堂哗然!


    “血口喷人!”王珪第一个跳了出来,他须发皆张,一副忠臣被辱的悲愤模样,“太子殿下!我王氏世代忠良,为国戍边,何曾有过半点不臣之心?您为推行新政,打压我等世家,竟不惜罗织如此弥天大罪,您……您这是要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啊!”


    崔民干更是老泪纵横,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叩首泣诉:“陛下明鉴!老臣一生克己复礼,忠君体国,如今却遭太子如此污蔑!若陛下不信老臣,老臣愿以死明志,血溅这太极殿,以证清白!”


    一时间,朝堂上乱作一团。数十名与世家盘根错节的官员纷纷出列,或为他们辩解,或指责太子行事酷烈,党同伐异。


    “肃静!”


    一声暴喝,来自魏征。


    这位平日里最爱跟太子唱反调的谏议大夫,此刻却如一头怒狮,站到了李承乾的身侧。


    “尔等食君之禄,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反包藏祸心!如今铁证如山,还敢在此巧言令色,摇唇鼓舌!真是无耻之尤!”魏征指着崔民干等人,气得浑身发抖。


    “铁证?!”崔民干冷笑一声,“魏公所言铁证何在?不过是太子殿下的一面之词!老夫不服!”


    “你不服?”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他转过身,对着殿外拍了拍手。


    “带人犯!”


    沉重的锁链拖拽声响起。两名如狼似虎的百骑司卫士,将一个被打得几乎不成人形的血人,拖上了大殿。


    正是崔九。


    他浑身是伤,四肢尽断,却还有一口气在。当他看到人群中的崔民干时,浑浊的眼中爆发出刻骨的恨意。


    “家……家主……你好狠的心啊……”崔九的声音,如同破风箱一般,“你答应过我,只要我死了……你就会……就会照顾好我的家人……”


    崔民干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李承乾没有理会他的辩解,只是将那份供状,高高举起。


    “崔九,把你画押的供状,当着满朝文武,再念一遍。告诉他们,是谁让你去的草原,是谁让你把神臂弩的图纸和‘贞观大道’的布防图,送给颉利可汗的!”


    崔九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吼道:“是……是崔民…干!还有王珪!郑元寿!他们都参与了!他们答应颉利,只要突厥南下,他们就在关中……断绝粮道,共谋大事!”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崔民干等人,面如死灰,瘫软在地。他们知道,一切都完了。


    “不……不可能……他这是屈打成招!”王珪还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就在这时,龙椅上的李世民,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看那些瘫倒在地的世家家主,而是走下御阶,一步步来到李承乾的身边。他拿起那份供状,又拿起那枚小小的蜡丸,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然后,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整个大殿。那目光中,没有滔天的怒火,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冷,一种令人灵魂都为之战栗的平静。


    他缓缓走回龙椅前,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说些什么。


    然而,他只是做了一个动作。


    “锵!”


    一声龙吟。天子之剑,被他悍然拔出。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李世民高高举起手中的佩剑,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地劈向了面前那张象征着帝国至高权力的龙案!


    “轰!”


    坚硬的楠木龙案,应声而裂,从中间被劈成了两半!


    “叛国者,”李世民的声音,仿佛来自九幽地狱,一字一顿,响彻大殿,“当——诛——九——族!”


    随着他最后一个字落下,殿外,早已待命的羽林卫和千牛卫甲士,如潮水般涌入!他们手中的横刀出鞘,寒光闪烁,将所有涉案的家主和官员,当场拿下,堵住了嘴,直接拖了出去。


    凄厉的惨叫和求饶声,只响了片刻,便戛然而止。


    整个太极殿,死一般的寂静。剩下的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面无人色,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持续了数百年的门阀政治,被这位铁血帝王,用最决绝、最暴烈的方式,生生撕开了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巨大口子。


    同一时间,数万禁军,奔赴长安城内的各处世家府邸,查抄家产,捉拿余党。


    一场席卷整个长安的清洗风暴,就此展开。


    然而,在查抄清河崔氏的府邸时,负责此事的尉迟恭却发现了一个问题。根据崔九的供述,那个隐藏在朝中的“高级内应”与崔民干联络的所有信件,都藏在宗祠的一处暗格里。


    可当他们找到暗格时,里面却空空如也,只有几缕刚刚燃尽的灰烬。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们行动之前,就提前一步,抹去了一切痕迹。


    这个神秘的“内应”,就像一个幽灵,在这场滔天的风暴中,悄然隐去了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