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抢功劳?取代她

作品:《嫡女黑化杀疯,三个病娇却爱惨了!

    “江大人这是要干什么?”


    裴战忽然出现,制止了江献忠着一耳光落在江蓠脸上。


    江献忠看到不知何时出现的裴战,面露不悦,“怎么哪儿都有裴大人?还是说裴大人如今的手已经可以伸向本官教训女儿的事上了?”


    裴战对着江献忠笑了笑,“江大人说笑了,下官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妨碍江大人的家事,只是下官此行前来,是为江小姐颁旨的。”


    此话一出,江献忠就算再有天大的不满,也不敢多说了,只得跟着下跪接旨。


    待众人跪下后,裴战宣读东吾帝的旨意,“皇上有旨,今尚书府有女江蓠,搭棚施粥,为整个京城做出表率,故而朕认为此次安置难免之责,便着手交由江蓠处理,大理寺和金吾卫协助,不得有误,钦此。”


    “臣女接旨。”


    江蓠从裴战手中将圣旨接下。


    “之后,江小姐有任何需要的地方,随便使唤。”裴战跟着就说道。


    江蓠纠正道:“岂能说是使唤,是好好配合。”


    毕竟大理寺和金吾卫,就她一个五官无凭之人,怎能说是使唤,这她可担当不起。


    “哼!!”江献忠看裴战和江蓠说话,将他完全没有放在眼里,心有不悦,甩了甩衣袖,便转身离去了。


    “对了,皇上说赏赐的事等这件事情过了之后,一定不会少江小姐的。”裴战又给江蓠补充道。


    “江蓠做这些,并非是为了什么赏赐,不过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就算江蓠是真的有别的目的,但也没办法承认。


    毕竟她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想要为自己争出一条路而已。


    “不过,修葺安置场所,想要将城南打造成为难民能居住的地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裴战也得提醒江蓠,免得江蓠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多谢裴大人的提醒,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如今既然接下了这副担子,我自然不会退缩。”江蓠知道最重要的便是钱的事儿。


    她只是在等候一个机会。


    “这孩子是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如今是越发不把尚书府放在眼里了。”江献忠回府后,又是一通生气。


    顾氏为江献忠奉上热茶,“篱儿就是心善,也怪不得她,她没有经历过世事,不知道险恶,只是如今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老爷为何不帮帮篱儿?”


    “帮?”江献忠不免笑了,“你还想让我怎么帮,当时朝中那些大臣,你都不知道有多可怕,一个个恨不得把这件事尽快坐实。”


    “还有那帮大臣,都在等着看笑话,就算我想要出手,又有什么用?”


    “更何况现在皇上已经下旨,难道我要带这个头违抗圣旨不成?”


    顾氏听到江献忠这么说了之后,也是一筹莫展,“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办法自然是有。”江晏忱回来了,大步跨进前厅,“此事说起来,是皇上在看篱儿怎么做,更是在看尚书府怎么做。”


    “所以你的意思是,尚书府先做出表率?”江献忠从江晏忱的话中,也听出了几分意思,“尚书府现在就这点家底,要是这一出,难道要我们坐吃山空?”


    “再说了,朝中那么多大臣,为何偏偏要尚书府出这笔钱?”


    “爹,我也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这件事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倘若这件事成了,对咱们尚书府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


    江晏忱来到江献忠跟前,“再说了,用一笔钱,换上一个官职,咱们也不亏。”


    “东吾国百年以来,从未有女子入朝为官的道理,你以为江蓠做成了这件事,朝中那帮大臣能让她入朝为官?”江献忠立马就否认了江晏忱的话。


    “自然不是让她入朝为官,而是孩儿我!”江晏忱表明说道。


    如果他参与到这件事当中,只要让皇上看到他的能力所在,必然就能在上次江蓠的时候,为他升官。


    毕竟江蓠作为一个女子,最多也就是赏赐一些金银珠宝,可要是他的话,必定会升官!


    江献忠立马明白了江晏忱这话的意思,他便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如果这件事真的可以这么做的话,确实是一件好事。


    毕竟,江晏忱作为一个小小的主事,至今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


    可要是江晏忱在安置难民这件事中脱颖而出的话,必定升官。


    想到这儿,他立马看向江晏忱,“你有什么想法?”


    “明日篱儿去安置难民的时候,孩儿也跟着去,然后更好好好地表现一番,篱儿嘛毕竟是个姑娘家,有些事终究不太方便。”


    江晏忱脑子里已经有了主意,除了要抢走江蓠这份差事之外,更要让江蓠没办法再参与其中。


    顾氏却总觉得这么做有所不妥,毕竟乃是圣上的旨意。


    可看到江献忠和江晏忱有商有量的模样,着实让她连一句话都插不上。


    好不容易等到父子二人说完之后,她才得以插上话,“我觉得这么做不妥。”


    “娘,您难道就不希望孩儿升官光宗耀祖吗?”江晏忱不解地反问道。


    “我不是不希望你振兴门楣,这件事毕竟是皇上下的旨意,若有个什么好歹,咱们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更何况,如果篱儿做成了此事,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如此对于篱儿和二皇子的婚事,也就更近了一步,不照样是件好事?”


    所以顾氏是认为这件事应该从旁协助江蓠做好此事,然后拿下跟萧衍的婚事才是重中之重。


    然而,江晏忱却并不这样认为。


    “娘,您不妨想想看,江蓠她在做这件事之前,可曾问过我们的意见?”


    “像她这样一意孤行的人,最终又能为尚书府考虑多少?”


    “再说了,她迟早都是要嫁人的,只有我会永远守在您和爹的身边,让孩儿平步青云,才是对尚书府最好的事。”


    不知为何,听到这话顾氏有些犹豫了。


    江蓠在做这件事之前,确实不曾跟任何人商议,这跟之前脱离所有人掌控的时候一样。


    就算江蓠能做出一番事迹,未必能为尚书府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