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未来的种子

作品:《朕只想当个亡国之君

    京城的街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石灰和草药混合的味道。


    那扬曾让整座城市陷入死亡阴影的鼠疫,在楚凡那套不近人情、却又极度高效的现代防疫组合拳之下,终于被奇迹般地控制住了。虽然依旧有零星的病例出现,但大规模的爆发和蔓延,已经被彻底遏制。


    百姓们从最初的恐惧和抵触,逐渐变成了敬畏和……一丝狂热。他们亲眼看到,那些戴着“口罩”、勤洗手、注重卫生的坊区,死亡人数远远低于那些依旧信奉烧香拜佛的区域。皇帝发明的“防疫手册”,被许多人当成了救命的“神谕”,贴在了自家的门楣上。


    而由魏忠贤掌管的“京师卫生局”,更是成了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万名曾经的流民,如今成了穿着统一制服的“城市管理队”,他们每日清扫街道,清理垃圾,让这座古老的都城,前所未有的干净整洁。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陕西的捷报,也彻底点燃了整个朝堂。


    孙承宗坐镇西安,以雷霆之势,用皇帝“公债”筹来的巨款,将“以工代赈”的计划,推行到了整个陕西。数百万快要饿死的饥民,被转化成了庞大的劳动力,投入到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的宏大工程之中。


    而李自成,这位新上任的“陕西路政安保总办”,则成了孙承宗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他凭借着自己对流寇作战方式的深刻理解,率领着那支由皇帝亲自“投资”的精锐部队,以“诱敌深入”、“断其粮道”、“围点打援”等一系列高明的战术,将高迎祥、张献忠等几路还在负隅顽抗的流寇主力,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顺利营救出了陆澄源。


    曾经足以颠覆大明的农民起义,竟然就这么被消弭在了襁褓之中。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乾清宫内,楚凡靠在他的逍遥椅上,眉头却依旧紧锁。


    他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无论是防疫,还是赈灾,靠的都是海量的、从“公债”中透支来的银子。而陕西的根本问题——土地贫瘠和连年大旱,并未得到解决。一旦钱烧完了,工程停了,新的、更可怕的危机,依旧会卷土重来。


    他要的,不是暂时的“躺平”,而是“一劳永逸”的躺平。


    他必须找到一种,能让这片贫瘠的黄土地,自己养活自己的方法。


    他想到了。


    他想起了那几样在后世被誉为“养活了数亿中国人”的神奇作物。他记得历史,在这个时间点,它们中的一些,应该已经通过海路,悄悄地传入了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只是还未被这个古老的帝国所重视。


    “来人。”楚凡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里响起,“传秉笔太监,魏忠贤,觐见。”


    ……


    魏忠贤走进乾清宫时,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一丝……敬畏。


    这段时间,他亲手执行了皇帝所有关于防疫的“神谕”。从一开始的困惑不解,到后来的将信将疑,再到最后亲眼目睹那扬足以毁灭京师的瘟疫,真的被那些看似滑稽的“口罩”和不近人情的“隔离”给控制住时,他心中对这位年轻天子的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再认为皇帝只是一个权谋高手。他开始觉得,这位陛下,或许……真的是某种未知的、拥有神鬼莫测之能的存在。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那些超越了时代认知的手段,都让他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他意识到,跟着这样一位主子,或许比自己当那个权倾朝野的九千岁,要……有趣得多,也安全得多。他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名为“忠诚”的情绪。不是对大明,而是对楚凡这个人。


    “老奴,参见陛下。”他恭恭敬敬地跪下。


    “起来吧。”楚凡没有废话,他将一张刚刚画好的、画风有些潦草的图纸,递给了魏忠贤。


    “魏伴伴,朕要你,替朕去找几样东西。”


    魏忠贤疑惑地接过图纸,只见上面画着三个奇形怪状的、他从未见过的植物。


    一个,长在地下,像一串疙瘩,旁边写着“土豆”。


    一个,也长在地下,形状狭长,颜色或红或紫,旁边写着“地瓜”。


    最后一个,长在一人多高的杆子上,结出的果实像一根棒子,上面长满了金黄的颗粒,旁边写着“玉米”。


    “陛下,这……这是何物?”魏忠贤满脸困惑。


    “这是祥瑞。”楚凡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是上天赐予我大明,足以让万民饱腹的神物。”


    他详细地描述了这三种作物的特性:“此三物,不择地力,耐旱耐涝,亩产可达数千斤乃!远胜于我朝现有之五谷!”


    “去!”楚凡看着魏忠贤,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动用你东厂所有的力量,去福建,去广东,去所有下西洋的港口,给朕找!无论花多少钱,用什么手段,朕要在一个月之内,看到它们的种子,出现在朕的面前!”


    魏忠贤看着图纸上那三个“神物”,又看了看皇帝那充满了自信的眼神,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了。他重重地叩首在地,声音里充满了狂热:“老奴……遵旨!就算是上天入地,也一定为陛下,寻来此等祥瑞!”


    ……


    送走了打了鸡血的魏忠贤,楚凡感觉自己为这个帝国,又上了一道重要的保险。


    他靠在逍遥椅上,心情大好。他觉得,自己离那个“国泰民安,朕就躺平”的终极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然而,一个最现实的问题,还是摆在了他的面前。


    钱。


    他还是缺钱。


    陕西的赈灾和防疫,像两个巨大的吞金兽,几乎将他从“公债”中筹集来的银子,消耗得七七八八。而即将开始的“小浪底”超级工程,更是一个无底洞。


    他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的、能源源不断为他创造财富的……产业。


    就在他为此事头疼不已,思考着要不要提前把“玻璃”或者“水泥”给点出来时。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拿着一本小小的账册,匆匆地从殿外跑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极其古怪的、混合着兴奋与一丝嫌弃的表情。


    “启禀陛下!”他跪倒在地,将账册高高举起,“京师卫生局,上个月的……营收,已经核算出来了。”


    “哦?”楚凡有些意外,“一个花钱的衙门,还能有营收?”


    “回陛下,”王体乾的表情更加古怪了,“不但有,而且……还不少。”


    他打开账册,念道:“京师卫生局,上月共计支出三万两千四百五十两,用于雇佣流民、清扫街道、采买石灰等。但……但收入,却有……十万一千二百两!”


    “什么?!”楚凡猛地从逍遥椅上坐了起来,“收入?哪来的收入?!”


    王体乾咽了口唾沫,用一种近乎于耳语的声音,小心翼翼地说道:


    “回陛下,是……是卖粪的钱。”


    “卖……卖粪?”楚凡彻底懵了。


    “是。”王体乾硬着头皮解释道,“卫生局将从全城收集来的屎尿,进行统一发酵处理后,卖给了京郊的那些……王公贵戚和大地主们,用以……肥田。”


    “因……因此物肥效极佳,远胜于寻常草木灰,故而……销路甚好,甚至……甚至还出现了几家大户,为了抢购头一等的‘金汁’,而大打出手的情况……”


    楚凡呆呆地听着,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又一次被刷新了。


    “一个月就挣了将近七万两,一年就是八十多万 两,乖乖类,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呀,听王体乾的意思,这屎尿好像还不够卖?接下来扩大规模,岂不是......”


    楚凡不敢往下想了,嘴角不禁微微上翘。


    他忽然想起来了。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


    对于那些视土地为命根子的王公贵族和大地主来说,最优质的、经过发酵的有机肥,简直就是能让粮食增产的“金坷垃”!是硬通货!


    他看着王体乾手中那本散发着“味道”的账册,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般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


    一个全新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纯天然无污染的……黄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