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朕不拍板,朕只组局
作品:《朕只想当个亡国之君》 那份插着三根翎羽的八百里加急文书,被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高高举过头顶,像一柄悬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辽东急报!
建奴寇边!
这八个字,仿佛带着来自冰天雪地的寒气,瞬间将大殿内的温度降到了冰点。
刚刚还因“万言书”而陷入呆滞的秉笔太监魏忠贤和工部主事陆澄源,几乎是同时一个激灵,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
楚凡感觉自己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他最怕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前世,他只是一个项目经理,最怕的就是在下班前一分钟,客户突然打来电话说“服务器崩了”。
而现在,他成了大明帝国的CEO,面临的是最高等级的红色警报——战争。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社畜独有的烦躁。
“淦!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这个节骨眼来?存心不想让朕躺平是吧?”
他强行压下心里奔腾而过的一万句吐槽,因为他知道,此刻,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他的脸上。
他的一举一动,一个最细微的表情,都将被无限解读。
这是他作为皇帝,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考。
考砸了,他这个新君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呈上来。”楚凡的声音出奇的平静,连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或许是穿越后经历的大风大浪太多,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被迫拉满。
王体乾哆哆嗦嗦地将文书呈上。楚凡接过,撕开火漆,展开那份带着边关风霜气息的奏报。
奏报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然是出自武将之手,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火烧眉毛的焦急。
内容很简单,也很要命:
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亲率数万八旗主力,绕过了明军重兵布防的山海关,突袭辽西走廊,兵锋直指锦州。辽东经略袁崇焕被围,请求火速增援,并急需粮草、军械、火药!
楚凡的CPU又开始发烫了。
袁崇焕!
这个名字在大明末年,简直就是流量密码,同时也绑定着无尽的争议。
但现在,楚凡没时间去思考那些历史的纷纷扰扰。他只知道,辽东防线的核心,大明的“防火墙”,现在被人围了!
“陛下!”
没等楚凡开口,魏忠贤已经抢先一步,再次跪倒在地,脸上露出了比刚才更加“痛心疾首”的表情,声音里带着哭腔:
“陛下啊!今日辽东之危局,正印证了老奴方才所言! 国库空虚,边备废弛,皆因天下赋税不公!若不立刻行雷霆手段,清查田亩,‘官绅一体纳粮’,我等拿什么去支援辽东?老奴……老奴心如刀割啊!”
好家伙!楚凡心里都给他鼓掌了。
这反应速度,这切入角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他根本不是在后悔过去,而是在利用眼前的危机,来证明他刚刚提出的方案是唯一正确的、必须立刻执行的紧急预案!他不是在关心战局,他是在逼宫!
“魏公公此言差矣!”陆澄源岂能让他得逞,立刻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反驳道:
“国难当头,不想着如何同仇敌忾,却在此处借题发挥,兜售私策,是何居心?!”
他转向楚凡,慷慨激昂地说道:
“陛下!辽东将士,乃我大明之长城!如今长城有难,我等岂能坐视?臣依旧坚持前议,立刻开放海禁,以雷霆之势收取商税!东南富商巨贾,家财万贯,只要朝廷政策得当,旬月之内,便可筹得百万军资!此方为救急救难之良方!”
得,又绕回来了。
楚凡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两个顶级销售夹在中间的客户,一个让你“分期付款”,一个让你“开通信用卡”,都说自己的方案好,都说能解决你的燃眉之急,但实际上都是想让你赶紧签合同。
殿内的气氛,瞬间又从“军事危机”转变成了“政治对决”。
魏忠贤和陆澄源,四道目光在空中碰撞,仿佛有电光火石在闪烁。
楚凡知道,他必须做出决断了。
但他既不想得罪魏忠贤背后的阉党势力,也不想得罪陆澄源代表的清流文官。
更重要的是,他两个方案都不想选!因为他知道,这两个方案,都是巨坑!
怎么办?
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学精髓,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当两个部门为了一个紧急项目互相扯皮、都想让对方背锅时,项目经理该怎么做?
答案是:成立一个“项目攻坚小组”,把两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拉进来,再请一个德高望重的技术总监当组长,让他们一起开会,一起出方案,一起对结果负责!
我一个人拍不了板,那我就“摇人”啊!我找一帮能拍板的人,一起来拍板!
对!就这么干!
楚凡的眼神,瞬间从迷茫变得清澈而坚定。他缓缓地坐直了身子,一股无形的帝王威仪,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他没有理会下面争吵的两人,而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缓缓开口:
“够了!”
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魏忠贤和陆澄源同时闭上了嘴。
“国难当头,尔等还在殿前争论不休,成何体统?”楚凡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怒意,
“辽东的将士,在等着我们的粮草!锦州的城墙,在等着我们的援兵!你们,却在这里,跟朕争论哪个方案更好?”
两人被训得低下了头,不敢言语。
“你们的策,都很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楚凡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殿内的每一个人,“从今日起,所有关于‘一体纳粮’和‘开放海禁’的争论,全部暂停!”
“朕,要成立一个专司应对此次战事的衙门。”
楚凡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刚刚想好的名字:
“名曰:‘战时军略及度支总议处’!”
这个长得有点绕口的名字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又是什么东西?听都没听说过。
楚凡很满意他们的反应,他要的就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效果。
“此衙门,总领辽东一切军务、后勤、粮饷、人事之调动!所有相关奏报,不再经内阁、六部,直接送达此处议决!议定之后,再呈报于朕!”
这简直是石破天惊!
这等于是在内阁和六部之外,又凭空建立了一个权力大到无边的“战时内阁”!
魏忠贤和陆澄源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们知道,这个“总议处”的席位,将是决定未来朝局走向的关键!谁能掌控这里,谁就能掌控大明的军政大权!
楚凡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欲望之火,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鱼儿,上钩了。
“秉笔太监魏忠贤,”楚凡点了第一个名字。
魏忠贤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立刻叩首:“老奴在!”
“你熟知内帑外库,精于算计,便入此‘总议处’,专司钱粮调度。”
“老奴……遵旨!定为陛下肝脑涂地!”魏忠贤激动得声音都变了。
陆澄源的心,则沉到了谷底。
然而,楚凡的下一个任命,却让他如遭雷击。
“陆主事,”楚凡看向陆澄源,“你虽官阶不高,但忠勇可嘉,且你的‘开海’之策,亦不失为开源之道。朕命你,也入此‘总议处’,专司监察钱粮用度,并随时向朕密奏!”
这一下,轮到陆澄源和魏忠贤同时震惊了!
让一个六品主事,进入这个最高权力机构,还赋予他监察之权和密奏之权?这简直是前所未闻!
这等于是在魏忠贤身边,安插了一颗皇帝自己的钉子!
楚凡的布局,还没有结束。他要的,是真正的权力平衡。
他对殿外的太监吩咐道:“速传内阁首辅黄立极前来见驾!”
命令传出,殿内陷入了短暂而紧张的等待。魏忠贤和陆澄源各怀心事,谁也不再说话,都在猜测皇帝下一步的意图。
不多时,一个须发皆白、步履略显蹒跚的老者匆匆赶到,正是当朝首辅黄立极。他一进来,看到殿内对峙的两人,便知有大事发生,立刻跪倒在地:“老臣黄立极,参见陛下。”
“黄爱卿平身。”楚凡抬了抬手,“朕召你来,是有一件要事。朕已成立‘战时军略及度支总议处’,命你入此衙门,专司协调各部,参赞军机。”
黄立极,一个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能力平庸,在阉党和清流之间摇摆不定的“和事佬”,此刻听到这个任命,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刻领旨:“臣……遵旨。”
魏忠贤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没想到,皇帝竟然会把内阁首辅也拉了进来!
楚凡看着下面三个人各异的神色,心中冷笑。
这就震惊了?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呢。
他知道,光靠这三个人,互相扯皮的概率还是太大。
他需要一个真正的“定海神针”,一个能镇住扬子,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终极大佬。
一个在真实历史上,此时正被罢官闲置在家,却依旧声威赫赫,足以让魏忠贤都为之忌惮的名字,浮现在他的脑海。
楚凡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肃穆的语气,投下了最后一颗,也是最重磅的一颗炸弹。
“但,此‘总议处’,尚缺一总领全局之人。”
“传朕旨意!”
“起复前内阁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孙承宗!”
“命其即刻回京,入主‘战时军略及度支总议处’,总领辽东一切事宜!如朕亲临!”
话音落下,整个乾清宫,死一般的寂静。
魏忠贤猛地抬起头,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眼中第一次露出了名为“恐惧”的神色。
孙承宗!
那个教导过天启皇帝,被他视为恩师,后来又被自己一手排挤出朝堂的政敌!那个在辽东建立起关宁防线,让他数年不敢觊觎兵权的宿敌!
陛下他……他竟然要把这尊大神,给请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