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团队的隐患与内鬼初现
作品:《掏空家产,我带千亿嫁最猛军官》 随着设备问题迎刃而解,周济民带领的团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研发热情。
整个研究所灯火通明,机器的低鸣和研究员们激烈的讨论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奋进曲。
白术很满意这种欣欣向荣的氛围。
然而,好景不长。
这股高涨的热情,在持续了5天后,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不行!我不同意!这个方案太激进了,变量太多,一旦失败,我们之前所有的模拟数据都要作废!”
研发部,一声怒吼炸响。
说话的是周济民的副手,张诚。一个四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
此刻,他正涨红了脸,指着对面一个年轻研究员的鼻子。
“张工,这怎么能叫激进呢?我们这是技术突破!我们拿到了这么好的设备,难道还要抱着那些老旧的数据模型不放吗?再说了,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年轻研究员叫孙磊,血气方刚,很是不服。
“试?你知道试一次的成本是多少吗?你知道失败了会拖慢整个项目多少进度吗?年轻人,搞科研要脚踏实地,不是凭一腔热血!”
张诚痛心疾首,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表情。
“可我们现在就是在跟时间赛跑!国外早就……”
“国外是国外!我们是我们的国情!你懂不懂!”
争吵声越来越大,整个研发部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方以副手张诚为首,主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一方则是以孙磊为代表的年轻派,思想活跃,渴望大胆尝试,用新设备走一条没人走过的新路。
周济民夹在中间,一个头两个大。
他是个纯粹的技术狂人,让他搞研发,他能三天三夜不合眼。可让他处理这种人际关系,调和团队矛盾,比让他徒手搓个原子弹还难。
“都……都少说两句,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他搓着手,干巴巴地劝着,可两边的人都杀红了眼,谁也听不进去。
眼看着好不容易起来的势头就要被内耗殆尽,周济民愁得头发都多白了几根。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敲响了白术办公室的门。
“白董,我……我没用,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周济民一进门,就耷拉着脑袋,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满脸的愧疚和无奈。
白术正看着一份沪上传来的财务报表,闻言,她抬起眼,看向这个技术上是天才、管理上是“巨婴”的教授,没有丝毫责备。
“周教授,这不是你的错。”苏晚棠的声音很平静。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的专业,在实验室里,不是在人情世故上。”
一句话,让周济民心里的愧疚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感激。
“去,把所有研究员,都叫到会议室。”苏晚棠站起身。
十五分钟后,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保守派和激进派的人隔着过道坐着,虽然没说话,但空气里全是噼里啪啦的火药味。
所有人都以为,新来的这位年轻得过分的白董,要开始行使老板的权威,要么和稀泥,要么,就得拍板决定支持哪一方,得罪另一方。
白术走进会议室,目光在所有人脸上一一扫过。
她没有直接切入主题,反而不紧不慢地走上台,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圈。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几十年前,有两个马车作坊。A作坊,聚集了全城最好的工匠,他们精雕细琢,力求造出最完美、最耐用、最舒适的马车轮子。B作坊,只有一群毛头小子,他们手艺糙得很,造出来的轮子跑快了还嘎吱响,但他们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快,三个月就能攒出一辆马车。”
“A作坊的老师傅们嘲笑B作坊是投机取巧,是行业之耻。他们花了整整一年,终于造出了一对完美的轮子,推到市场上一看,傻眼了。”
白术顿了顿,目光扫视全场。
“市场上跑的,全是B作坊的破马车。客人们边骂边坐,生意却好得不得了。为什么?”
她看向台下,没有人回答。
“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不需要一个能跑一百年的轮子,他们只需要一辆能立刻把他们从城东拉到城西的车。等A作坊的完美轮子造出来,市场早就被B作坊占领了,连口汤都没得喝。”
故事讲完,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孙磊那些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
而张诚那些老研究员,则陷入了沉思,脸上的固执松动了许多。
“我不是说A作坊错了。”白术的声音再次响起。
“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但,脱离了市场的研发,就是自嗨。我们的对手,不会停下来等我们。”
她把粉笔放下,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所以,我的决定是,”她的目光变得锐利。
“从今天起,研发部分为两个小组。A组,由张诚同志负责,继续按照原定方案,稳步推进。B组,由孙磊同志负责,可以大胆尝试你们的新方案。”
“啊?”
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操作?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白术完全不理会他们的震惊,继续说道。
“良性竞争。谁的方案能最快拿出可行的、有市场价值的成果,谁就是海棠科技未来的核心技术方向。为了支持大家,两个小组的研发经费,全部加倍!”
所有研究员,无论老少,全都激动地站了起来,脸上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这个决定,太漂亮了!
既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尊重了所有人的想法,又用最直接的方式——竞争和金钱,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白董牛逼!”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会议室。
周济民站在一旁,看着台上那个从容淡定、仿佛掌控一切的年轻身影,眼中的敬佩已经达到了顶点。
他现在是彻底服了。这位白董,不光是神豪,在管理上,更是个鬼才!他跟人家一比,简直相形见拙!
他甚至觉得,海棠科技在她手里,别说追上国外了,超越他们,也只是时间问题!
会议结束后,白术回到办公室,脸上的笑容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静。
秦铮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安保日志。
“大小姐,您让我留意的,有情况。”
“说。”苏晚棠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研究所的安保日志,我每天都核对。大部分都正常,只有一个地方不对劲。”秦铮翻开日志,指着其中几行记录。
“副手张诚,最近半个月,有三次,在深夜十一点后,独自进入资料室。每次待的时间不长,大概一刻钟左右,而且他专挑值班人员去厕所的空档进去,行踪很诡秘。”
苏晚棠的动作顿住。
资料室,存放着所有项目的核心数据和纸质备份。
张诚……
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记忆深处的一个角落。
苏玉婷留下的那本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鹰巢”在各处安插的棋子。在京市的部分,她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个名字,就是张诚!
后面的备注是:可用,但需谨慎。
原来如此。
在技术路线上表现得如此保守,甚至不惜煽动对立来拖慢进度,根本不是什么理念之争。
他就是“鹰巢”安插在周济民身边的一颗钉子!
这条毒蛇,终于露出了獠牙。
“大小姐,要不要我……”秦铮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做了个抓捕的手势。
“不。”苏晚棠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现在动他,只会打草惊蛇。他背后的人,我们还没揪出来。”
一条小鱼,掀不起什么浪花。她要的,是顺着鱼线,把后面的渔夫,也一并拽出水面!
“你这样,”苏晚棠压低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算计。
“想办法,在资料室里装一个微型窃听器,要最隐蔽的那种。另外,去把我们目前最核心的那份‘曙光’项目数据,复制一份出来。”
秦铮有些不解:“复制一份?”
“对。”苏晚棠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不但要复制,我还要亲自‘修改’一下。在里面,加几个无关紧要,但足以致命的错误算法进去。”
秦铮瞬间明白了。
“我明白了,大小姐!我马上去办!”秦铮领命,转身大步离去,背影都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办公室里,只剩下苏晚棠一人。
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热火朝天、一片平静的厂区,眼神却冷得像腊月的寒冰。
鹰巢……
你们的动作,还真快啊。
既然这么想要我的技术,那我就做份“大礼”,亲自给你们送过去。
就是不知道,这份加了料的“厚礼”,你们……吞不吞得下去!
她要等,等张诚这条鱼,自己咬上这个淬了毒的钩。
然后,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