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刘青的预言,新的计划
作品:《开局一辆五菱,穿越亮剑世界》 走出那间临时孵化室,刘青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他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铁门,又忍不住叮嘱了一遍。
“老张,电!这里的电绝对不能断!要是孵化机断了电,那这些蛋可就全废了!”
“你放心!”
张万和的胸口拍得邦邦响。
“我就算不睡觉,也会亲自在这儿盯着,保证不出问题!”
他的脸上的期盼让刘青看了有些说不出的酸楚。
刘青曾经想过,他大可从现实世界拉上一大批肉类过来。以他现在的财富,以及国家的支持,足够八路军战士们顿顿有肉。
只是如此一来,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甚至还可能冲击这个世界本就脆弱的小农经济。
思来想去,他最终放弃了这种念头。
支援不是无脑的堆积资源,更需要考虑如何可持续发展,让这个世界的华夏能够快速自行“造血”,完成那些列强花费数百年在完成的工业革命!
在张万和的陪同下,刘青和小杨走出了后勤仓库区。
临走前,他想过把系统空间里堆积如山的各种粮种,都给倒腾出来。
但一阵夹着冰碴子的寒风刮过,让他猛地打了个哆嗦,瞬间清醒过来。
不行。
天太冷了,地都冻得跟铁块似的。
现在拿出来,除了冻坏,没别的下场。
这事儿,急不得。
五菱宏光行驶在返回招待所的土路上,小杨坐在副驾驶上欲言又止。
他能感觉到,刘青似乎有心事。
刚刚在仓库里那股子兴奋劲儿,随着离开仓库已经逐渐散去。
刘青给自己点了支烟,沉声说道。
“是不是很奇怪?”
“奇怪我怎么突然关心起养鸡种地这种小事了。”
小杨没说话,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刘青这样的人,脑子里装的都应该是火箭大炮、国际博弈这种经天纬地的大事。
“小杨,这不是小事。”
刘青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根据我得到的一些情报,有不少国外的气象学家提出了预警,今年,很可能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极端气候。”
“这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粮食歉收。”
“甚至会引发大饥荒!”
听刘青这么一说,小杨的脑子嗡的一声,只觉一阵天旋地转。
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看着刘青。
大饥荒!
这三个字,对于任何一个华夏人来说,都意味着最深重的恐惧。
刘青没有理会小杨的震惊,他的思绪已经飘远了。
“按照现在的局势,鬼子很快就会被彻底赶出华夏。”
“但是,他们滚蛋之前,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工厂被炸毁,铁路被扒断,桥梁被摧毁,所有能带走的,统统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咱们为了尽快完成抗战大业,吸收了整个华北地区数十万的青壮。”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华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男人都上了前线,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
“如果,这时候极端气候真的出现,比如异常干旱!”
一幅幅可怕的画面,在刘青脑海中闪过。
龟裂的土地,干枯的禾苗,百姓们绝望的眼神。
“很多地方,极有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导致农田没有足够的人手浇水,导致颗粒无收!”
“到时候,就会酿成一场席卷整个北方的大饥荒!”
说到最后,刘青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寒意。
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那部电影中整个豫省因为这次饥荒损失了近五百万人口!
说话间一个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必须两手抓!
而且两手都要硬!
一边,必须立刻着手,在气候相对稳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规模推广高产良种!
争分夺秒,抢在夏收的时候,多收一粒粮食,就能多救活一个人!
另一边刘青的双眼望向前方的天空。
他从现代世界,不计成本地大量购买粮食!
用足够多的粮食,来硬抗这场天灾!
想到这里,刘青的思路豁然开朗。
他的呼吸微微急促,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从心底冒了出来。
这场大饥荒,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华夏!
毛熊!
毛熊也在这场天灾的影响范围之内!
随着汉斯人在他们国土上肆虐,二毛的多数产粮地都会变成战场。
而他们那糟糕的农业集体化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会使他们受到的冲击,比华夏更加严重!
刘青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普罗霍夫那张故作强硬的脸。
老政委模仿普罗霍夫的话还在耳边回荡:“只要你们不在这时候进攻我们的远东地区……”
“我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去你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青的嘴角,忍不住向上勾起,露出一抹冷笑。
还想一毛不拔?
还想空手套白狼?
等着吧。
等饥荒降临,等你们的粮仓见了底,等你们的民众饿得嗷嗷叫的时候。
我倒要看看。
你们还能不能硬气!
两天后的下午。
渊谊堂那扇厚重的木门,在一阵沉闷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
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宣告结束。
汉斯公使第一个走了出来,脸上的表情极为兴奋。他带着武官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里,仿佛晚一秒,柏林的嘉奖令就会飞走一样。
紧随其后的便是英吉利公使,他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但那挺直的脊梁,好像已经弯了。
随行的武官搀扶着他缓缓走出了前院。
英吉利和汉斯一样,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华夏已经确认,只要国内战争结束,很快就会派出一支军队,支援英吉利!将日本人从印度赶出去。
至于代价,以后英吉利在华夏境内将再无任何租界,以及治外法权!
最让他们肉疼的是,随着租界被取缔,他们的税收管辖权也彻底丧失。
这对他们的打击,不比失去印度小。
但在如今的局势下,这已经是他们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能换来华夏人的军事援助,保住印度那颗“王冠上的明珠”,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意外之喜。
毛熊特使普罗霍夫和阿美利加公使史密斯,两人阴沉着一张脸,一前一后地走出了会议室。
华夏人提出的要求让他们感到了棘手。
谈判因为巨大的分歧,中止了。
他们需要把这里发生的一切传回国内,让莫斯科和华盛顿的巨头们,重新评估这头已经苏醒的东方雄狮!
刘青站在廊下,看着一个个离去的身影,面露微笑。
老政委从会议室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掩不住的疲惫。
他走到刘青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终于,咱们走出了第一步!”
刘青紧了紧衣领,看向老政委。
“老政委,我有件更重要的事,必须立刻向您汇报。”
老政委看到刘青那张瞬间变得严肃的脸,心头一跳。
他认识刘青这么久,很少见他用这种语气说话。
“跟我来。”
老政委转身带着刘青进了旁边的一间偏厅。
偏厅里没有生火,寒气逼人。
“说吧。”
“饥荒。”
刘青只说了两个字。
老政委的瞳孔,骤然收缩。
“根据我得到的一些气象情报分析,今年,全球范围内,很可能会出现一次极端天气。”
刘青的声音低沉,“干旱将会是今明两年的主旋律。”
“这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粮食大歉收。”
“一场波及数亿人的大饥荒,很可能就要来了!”
老政委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房间里本就有些低的温度仿佛又降了几分。
对于刘青的情报来源,他从不怀疑。
既然刘青如此郑重地提出来,那就绝不是空穴来风。
老政委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光秃秃的老树,手掌在冰冷的窗棂上用力握紧,神情无比凝重。
现在的华夏千疮百孔,如果真如刘青所说,那将会给这片刚刚获得和平的土地带来新的创伤!
“我明白了。”
“我立刻向总部汇报!”
他没有丝毫迟疑,快步走出偏厅,对着守在门口的警卫员下令。
“走,去总部!”
第二天一早,一道命令就从总部发出。不过半日,驻扎在长江一线的各部队就收到了命令。
“各单位除保留日常巡防及警戒力量外,其余所有人员,即刻起全部投入农业生产!协助地方政府进行开荒、整地、兴修水利!”
军令如山。
无数正在操练的战士们,放下了手里的枪,扛起了锄头和铁锹。
一场与老天爷抢时间的战争打响了。
与此同时。
太原城外的后勤仓库区。
刘青和张万和一起站在一间偏僻的仓库前。
张万和已经提前清空了这里,并按照刘青的要求,任何人不得靠近。
昨天夜里,刘青已经将他带来的一批耐寒耐旱的粮种放了进去。
这些在另一个世界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在此刻,却是希望。
走进仓库,张万和忍不住东摸摸西碰碰,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声。
“老张,这些我可都交给你了!”刘青笑着说道:“接下来该怎么安排,全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