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试探
作品:《破庙一夜后,奸臣天天忙着洗尿布》 江寒钊续完筋脉,需要卧床静养三日才能见风。
吃过早食,宋刀刀便就带着惠娘去了地里。
她那两亩地还没下种,需得赶在入冬前,将小麦种下去。
知道她怀着身孕,两家的地又紧挨着。
周婶他们种完,一合计,干脆帮她一块犁掉得了。
省得她大着肚子还要去借牛。
宋刀刀知道后,连忙带着惠娘一起过去帮忙。
她们一走,家中便只剩三个大男人。
宋德忠扛着锄头,拎着一只篮子来了这边。
走上石阶,扫一眼已经崭新的小屋,没看到宋刀刀的身影。
神色一眯,他走近,询问弯腰做事的两人:
“小哥,大柱,你们在忙呢,刀刀呢?她不在家吗?”
李大柱起身,发现是宋老头,他谨慎地瞄他两眼,客气道:
“原来是宋叔,您怎么过来了?有事?”
“哦,我来找刀刀的。”
李大柱扫一眼他手里拎着的东西。
里面装了一捆纸钱,一把香和一只老母鸡。
他回道:“刀刀下地去了,不在家。”
“这样呀,那真不巧。”
宋老头同他客气笑笑,瞥见他身旁一脸敌视的江琥,连忙解释:
“明日是刀刀他爹的祭日,我拿了点银元和香烛过来。”
“牌位被刀刀拿过来了,我们也没办法给他操办。”
“我拿了点现成的过来,明日让她一起烧一烧,也算我们尽点心意。”
李大柱只是微笑看着,没接。
他是外人,没立扬插手人家的家务事。
而一旁的江琥也只是淡淡瞅着,没有要伸手的意思。
宋德忠见没人接,顿时有些尴尬。
篮子里的母鸡蹦跳两下,试图从篮子里跳下来。
宋德忠连忙放下肩膀上的锄头来按住它,顺势找话道:
“我听说刀刀怀上了,特地抓了一只老母鸡过来给她补身子。”
“她这成亲也没跟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说一声,还是村里婆子传出,说她不仅怀上了,还怀了三个月。”
“不知,这是不是真的?刀刀真怀孕三个月了?”
江琥和大柱静静看他,没接他的话,把小老头看得一脸不自在。
他连忙自我解释道:
“她这成亲连半个月都不到,怎么可能怀孕三个月嘛。”
“我也是担心她,所以顺道过来问问。”
“毕竟村里传过去的话五花八门,不太好听。”
“这女子名节大如天,稍有不慎,可是要被浸猪笼的。”
“她虽然分出去了,又成了家,但好歹是我宋家之女。”
“家中还有两个未出嫁的丫头,若是被人乱传,到底对望月和望静不好。”
“所有,我这才过来了解一下情况,免得别人闲话传到我面前,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驳斥。”
就说老头怎么突然转性,以前不顾刀刀死活,现在却关心起她来。
原来是担心刀刀的名声会影响宋望月。
李大柱看向江琥,江琥却不打算理会。
“没什么好说的,我家少夫人的事,不劳费心。”
冷冷丢下一句话,他蹲下身去继续挖沟。
宋老头见江琥不搭理,连忙看向李大柱。
“大柱,你是不是也知道点内情?能否给我个准话?”
“我们以前的确做得糊涂,忽略了刀刀,但这事关乎我们宋家的声誉。”
“我这牵肠挂肚的,知道了实情,也好澄清那些谣言。”
李大柱有些为难,刀刀不在,他也不好乱说。
“你要不方便说就算了,那我把东西放廊下。”
“一会儿刀刀回来你跟她说一声,我天黑再过来问她。”
“哎宋叔。”
刀刀根本不想见你,你还要来?
李大柱无奈,简单与他说了两句,省得他一会儿还要过来烦人。
但他也不想与他多说。
微略微思琢,回了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刀刀确实已有三个月身孕,但人家那是名正言顺的。”
“您是她长辈,别乱听信那些流言蜚语。”
“多的我也不便说,反正啊,刀刀的为人我们邻里都知道。”
“她绝不是那等胡作非为之人,您放宽心便是。”
“谁要敢再胡说八道,您就警告他。”
“被刀刀知道是谁在背后嚼舌根,拉他去见官。”
“哦?你是真怀了三个月了?”
“对,千真万确。”
“哦,好,如此便好,那我心里有数了。”
宋德忠高兴极了,看来望月那丫头所言的确不假。
刀刀这丫头果然怀了王家傻子少爷的种。
找了个赘婿给孩子当便宜爹,的确名正言顺。
但也要问问人家王家答不答应啊。
那赘婿也是个傻的,明知道招他上门就是让他喜当爹,竟然还同意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不过他已经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才懒得管她的破事。
“那这老母鸡......”
“您放着吧,一会儿我会转达刀刀的。”
“哦,好,行吧,那我也下地去了。”
宋德忠不情不愿地放下手里的篮子。
纸钱和香烛倒不值几个钱,但老母鸡他原是不打算留下的。
没想到刀刀那丫头竟然不在。
李大柱替她应下,弄得他都不好再说要回去的话。
算了,一只老母鸡换阿瑶外加五十贯,也不算亏。
宋德忠三步一回头地走了。
江琥不屑地朝他哼一声,回头看一眼廊下的篮子:
“我家少夫人不会要的,您干嘛让他留下。”
李大柱用力扎紧麻绳,笑道:
“不拿白不拿,以前刀刀他爹孝敬他们多少东西?”
“也不见他们吐出来过一粒籽,既然拿来了,那就大方收下。”
“让他们也肉疼肉疼,刚好杀了给姑爷补身体,早点好,早点替刀刀撑腰。”
其实他们家不缺这么一只鸡,不过放都放下了,江琥也没再说什么。
等少夫人回来,让少夫人自己定夺。
宋德忠扛着锄头走下坡,他没往地头去,而是急匆匆朝家赶。
“老大家的,你赶快带上朝风,去县城,去王家。”
“现在就去,别等。”
省得夜长梦多,阿瑶明日就要被送走了,事不宜迟。
“爹,确认过了?”
李氏欣喜地迎上来。
宋老头眯着眼点头,“确认过了,的确是三个月。”
躺在床上的宋婆子连忙尖着嗓子提醒:
“记得要一百贯,先提要求,然后再要一些补品,顺道把阿瑶接回来。”
“我可怜的女儿,遭了这样的大难,必须要好好给她补补身子。”
“要找王老爷的正室夫人。”
这孩子既然是傻子少爷的,那肯定找王家正头娘子最合适。
“知道了娘,让三弟也一起跟去吧,人多好办事。”
宋家匆匆驾着马车,胸有成竹地再次奔向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