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连这种问题都有解决方案?!
作品:《全是逆天科技,还说你是中专老师?》 江省中专。
就在几位专家愕然之际。
陆枭懒洋洋道:
“班长这法子还行,不过……启动响应时间还能优化。”
“关键时候,磁场扭得还不够狠!”
“那靶子轰进去的角度还得再刁钻点,得让它多旋几圈把劲儿都磨没了才算利索,要不加个自旋诱导装置?”
闻言,一旁的张航眉头一蹙,补充道:
“靶丸材料本身的瞬态热响应、抗溅射能力和注入后激波形成的影响也得建模算清楚。”
“温度梯度的破坏阈值和湍流耗散效率密切相关,材料选不好或注入参数没算准,反而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
“我建议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几种合金在极端微秒尺度的响应。”
听着二人的话,白小柒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认真记录着,一边喃喃道:
“有道理……”
台下,一众学者听着这些讨论,人都傻了。
这?!
启动响应时间、分子动力学模拟合金反应……
短短几分钟不到,师父们竟然能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对吗?
光是白教授提出的想法,都算得上是非常超前了。
要是让他们来,别说是改进、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就连消化掉对方提出的内容,都要花上几天时间!
师父们的学识到底达到何种程度了啊?
此时,陈默听着学生们的发言和补充,脸上带着一丝赞许。
他没有立刻肯定谁的答案更优,而是直接抛出了第二个更加复杂的问题,道:
“很好,既然你们明白这一点,那我再将问题深化一下……”
“在实现初步稳态约束后,维持聚变功率输出的关键是实现能量自持。”
“然而,高能中子对第一壁结构材料的辐照损伤极其严重。”
“如何设计第一壁材料结构和热管理系统,确保其在极端热流、高通量中子轰击下,维持长期结构完整性和散热效率,特别是热流瞬态冲击下的抗剥蚀问题?”
说着,陈默望向肌肉发达的杨坚磊,面带笑意道:
“杨坚磊,这算是你的老本行了,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闻言,一众专家表情瞬间错愕。
师祖怎么突然点名杨老师了?
老本行?
难道是指对方制造机甲时采用的防御技术?
这……这不可能啊?!
维持长期结构完整性和散热效率,以及热流瞬态冲击下抗剥蚀问题,这已经算是微观层面的问题了。
虽然对方之前造机甲时,确实从材料、结构设计各个方面抵御了外来冲击。
可那毕竟只是宏观世界的,而且技术水平也完全达不到解决师主要求这项问题这么高!
就像是能制造出一件强大盔甲给士兵穿戴的专家,并不一定能造出一件防弹衣给蚂蚁穿!
虽然同样都是防御领域,可细看却是千差万别。
所以,纵使杨老师对防御领域的钻研相当专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此看来,师祖问杨老师这个问题,恐怕是有些儿戏了!
先不说这问题难度多么离谱,光是提问领域,怕是都超出杨老师的知识范围了……
然而。
就在众人质疑之际。
杨坚磊猛地站起来,眼中精光爆射,立刻应答道:“是,老师!”
说着,他立刻拿出方才在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一边对比上面的内容,一边道:
“纯金属不行,涂层容易炸,堆砌复合也不行,必须是多级梯度、自修复、冷热分区的结构……”
“核心是‘三明治夹层加微束流管道’的结构,最外层直接面对等离子体爆发冲击和超高中子通量,必须用‘高熵硼化物陶瓷’,元素选Ti-Zr-Hf-Ta-Nb体系,通过离子束辅助沉积做纳米晶复合结构。”
“它的作用就一个字,硬!顶住第一波冲击和高能中子,牺牲层定位损伤!”
“除此之外,另一项关键是第二层夹心,自蔓延焊接梯度相变缓冲层!”
“采用i-FeCrAl-Y?O?或者Mo-Re-WC体系,粉末冶金预压成型后,利用反应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一次成型,直接跟最外层的HEA-BC完成冶金级连接。”
“里面嵌入网络状排列的超薄钼铼合金微管,管壁做内壁微凸刺结构增加换热面积。”
“微管里不是传统冷却液,是高导热液态金属,以Ga-In-Sn合金为主,脉冲强化对流……”
“这层作用有三个,一是靠梯度相变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吸能、变形,二是液态金属脉冲强化对流瞬间带走巨量热冲击。”
“三则是中子的作用使材料产生缺陷,但SHS形成的相变梯度本身就有自愈合倾向,微裂纹在热应力作用下通过晶界滑移和原位再结晶可以部分自修复。”
“最内层背板,用高强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带‘嵌入式热管阵列’二次强化散热。”
“热管工质专门优化,提升临界热通量!”
说到这,他才缓缓放下笔记本,一脸认真道:
“整个系统热传递路径最短化、多级高效缓冲,外部高温冲击被第一层顶住并扩散开,内层液态金属脉冲对流加上热管阵列高速导出!”
“热应力被梯度层吃掉,达到抗辐照、抗热震、抗烧蚀的效果,寿命绝对超长……”
话音落下,现场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材料学、核工学的专家,包括装备部第七研究所专门搞高温高强材料的老工程师们,彻底瞠目结舌!
他竟然能有解决方案?!
高熵硼化物陶瓷做第一壁,还有自蔓延形成的相变梯度结构做缓冲层、愈合层、液态金属脉冲强化对流……
这……这?!
他是怎么想到的?!
此时,一位材料学专家眼珠都快凸出来了,脱口而出道:
“高熵硼化物、Ti-Zr-Hf-Ta-Nb系的纳米晶结构,那强度和韧性,还有那个自蔓延焊接,形成冶金结合和无缝梯度层,这……这加工工艺该怎么实现?!”
一旁的一位龙科院专家则更是满脸愕然,惊呼道:
“脉冲强化的液态金属对流,嵌入微管,这换热效率简直闻所未闻啊!”
“热流密度瞬态冲击下的温度场分布,是怎么算准的?!还有辐照下的自修复机制……这……这简直是第一壁材料的终极幻想!”
“虽然挑战巨大,但这设计思路简直……太超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