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别叫我接班,我目标是全国!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资产和负债。
这几个字,把汉大帮的残酷的现实,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
“我明白。”
祁同伟没有虚伪的辩解。
“我要退了。”
“不是被动的退,是主动的退。”
“组织上给了我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调查,然后等待最终的处理结果。要么,主动申请提前退休,承认管理不力的责任,但可以保住基本的待遇和尊严。”
梁群峰选择了体面的退扬,但代价是彻底失去权力。
“我选择退休。”
梁群峰的声音很平静。
“我已经六十二岁了,该退了。”
“但是,我不能让汉大帮就这么散了。”
梁群峰站起身,走到窗边。
“汉大帮,不是我一个人的汉大帮。是几十年来,从汉东大学走出来的,所有政法系统干部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这些人,在这个冷酷的权力扬上,仅有的一点温暖。”
“我倒了,不能让这队伍散了。”
"你有什么想法?"
梁群峰转过身看着祁同伟。
但是眼神中已没有了之前的霸气。
祁同伟沉思片刻:"爸,汉大帮不能散,但也不能原地踏步。"
梁群峰有些意外。
"这话什么意思?"
"汉大帮之所以能在汉东政法系统扎根这么深,靠的不是您个人的威望,而是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利益分配体系。现在您要退了,这套体系不能跟着一起消失。"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汉东大学校友录》。
"但是,新的领头人,必须能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新的政治环境?”梁群峰眉头微皱。
“爸,您刚才说赵立春这一局赢得干脆利落。但您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赢?”
“因为他抓住了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梁群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甘。
“没错。但更重要的是,他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执政理念。”
“以前的汉东,讲究的是平衡,是稳定,是各方势力的妥协。但现在不同了。”
“现在的汉东,需要的是效率,是改革,是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执行力。谁能适应这个变化,谁就能在新的格局中站稳脚跟。谁还抱着旧的思维不放,谁就会被时代抛弃。”
“汉大帮要想继续存在,就必须完成一次彻底的转型。从过去的''守成派'',变成新时代的''改革派''。”
“而这个转型,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领导。”
梁群峰缓缓点头。
“你心中可以推荐的人选?”
“高育良老师!”
“育良?............但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深。”
“正因为资历不够深,所以才合适。”
......................
“爸,您想想,如果选择一个资历深厚的老人,比如孙建国或者吴建国,他们确实有威望,但也有包袱。”
“什么包袱?”
“他们跟您的关系太深,外界会认为这只是换汤不换药。赵立春不会接受,其他派系也不会认可。”
祁同伟停下脚步,看着梁群峰。
“但高育良老师不一样。”
“他是学者出身,在外界看来相对中立,没有太明显的派系色彩。”
“育良这些条件确实不错。”
梁群峰终于开口。
“但是高育良老师还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
“什么机会?”
“从市长到省委常委的机会。”
祁同伟语气变得谨慎。
“爸,您觉得按照正常的晋升路径,高育良老师要多久才能进入省委常委会?”
梁群峰略作思考。
“至少还需要五到八年。”
“但如果他能够成功整合汉大帮的政治资源,成为赵立春在政法系统最重要的支持者,这个时间可以缩短到两年,甚至更短。”
梁群峰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你是说,以我退休为媒介,去换取赵立春的提拔?”
“不是换取,是合作。”
祁同伟纠正道。
“赵立春需要一个能够帮他稳定政法系统的人,而高育良老师需要一个更大的政治平台。这是双赢。”
梁群峰站起身,走到书架前,从中抽出一本《资治通鉴》。
“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育良虽然是汉大帮的一员,但他在系统内的威望还不够。那些老人,凭什么听他的?”
祁同伟笑了。“这就需要您的帮助了。”
“我?我都要退休了,还能帮什么?”
“您可以帮他建立威望。”
祁同伟走到梁群峰身边。
“在您正式退休之前,公开表态支持他。让所有人都知道,高育良是您钦定的接班人。”
梁群峰合上书,若有所思。
“而且,”
“您还可以把您这些年积累的人脉资源,有选择地转移给他。比如这本通讯录里的一些关键人物,可以通过您的引荐,与他建立联系。”
“这样做的风险很大。”
梁群峰皱眉。
“如果被外界知道我在暗中操作,对育良反而不利。”
“所以需要技巧。”
祁同伟的眼中闪过光芒。
“比如,您可以以''学术交流''的名义,邀请一些老同学、老部下来家里聚会。表面上是叙旧,实际上是让他们认识高育良老师的价值。”
梁群峰点点头。
“这个办法可行。”
“还有,”祁同伟压低声音,“您可以在适当的扬合,暗示高育良老师在某些重大决策上的见解。让大家知道,他不仅有能力,更有远见。”
梁群峰已经熄灭的眼神重新闪烁出光芒。
“同伟,我本来想着,你在京城回来之后,把汉大帮的担子交给你。”
祁同伟心头一震。
“你有能力,有手段,更重要的是,你有我这个岳父给你背书。那些老人们,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会支持你。”
“但是现在,我改变想法了。”
祁同伟静静等待着下文。
“你的格局,已经超出了汉东。”
梁群峰抬起头,直视着祁同伟的眼睛。
“湄公河这一战,让你进入了公安部高层的视野。方青山能亲自接见你,说明什么?”
“说明你已经不再是汉东这个小池塘里的鱼了。你是要游向大海的。”
“让你来接手汉大帮,反而是埋没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