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不世之功,泰山的召见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表彰大会的喧嚣渐渐散去。
祁同伟刚走出礼堂,方悦就迎了上来。
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上来恭贺,只是抱着手臂,斜着眼打量他,嘴角带着促狭的笑意。
“祁指挥,发言很精彩啊!”
“又是惭愧,又是蒙对了,我差点就信了。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咱们这次是靠烧香拜佛才抓到糯康的。”
祁同伟知道方悦这是在跟他开玩笑。
所以只是微笑,没有说话。
“怎么,大英雄不屑于跟我这个小兵说话了?”
方悦见他不理,故意板起脸。
“哪敢。”
“我是在想,这次行动能成功,方悦同志的情报支持功不可没。尤其是最后那个中间人,找得又快又准,是个关键。我在琢磨,怎么在报告里把你的功劳写得更突出一点。”
“少来这套。”
方悦被他一句话就逗笑了。
“你那张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功劳是你们前线拼回来的,我可不敢贪天之功。”
“这是事实。”
祁同伟打趣地说。
“没有他们,我的计划就是废纸一张。”
就在这时,刘振云的秘书快步走了过来。
“祁厅长,刘局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方悦朝他递了个眼色,低声道:“好事。”
祁同伟点点头,跟着秘书走向刘振云的办公室。
刘振云的办公室。
"坐。"
刘振云指了指沙发。
"刘局,您找我有事?"
"有件事通知你一下。"
刘振云在祁同伟对面坐下。
"糯康审判工作,将由国际合作局和最高法负责。但这个案子影响太大,涉及的国际关系也很复杂。"
祁同伟点点头,等待刘振云的下一步指示。
"部里的意思是,希望你能作为糯槺专案组的顾问,继续跟进此事,直到最终审判结束。"
这个任命,代表着含权量太高了。
专案组顾问,这意味着他可以随时接触到公安部的高层,参与重大案件的决策。
"我服从组织安排。"
祁同伟没有推辞。
"好。"
刘振云满意地点点头。
"不过,这个顾问可不是虚职。糯康这个人狡猾得很,即使到了法庭上,他也可能会耍各种花招。你对他的心理把握最准,到时候还需要你来协助。"
"坚决完成任务。"
刘振云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祁同伟。
"同伟啊,这次湄公河案,你的表现让我们所有人都刮目相看。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你也有些怀疑,毕竟你太年轻了。"
他转过身,满眼欣赏的看着祁同伟。
"但是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年轻干部。不仅仅是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格局和胸怀。"
"我想跟你说句心里话。以你的能力,将来的路会很宽。但是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人民的警察,我们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维护正义。"
"我会牢记的。"
祁同伟回答的很坚定。
"还有一件事。"
"汉东那边,听说有人对你进行了一些不实的调查?"
看来刘振云什么都知道。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已经澄清了。"
"嗯。"
刘振云点点头。
"我听说,那个叫侯亮平的检察官,已经被调离了一线岗位?"
"我不太清楚具体情况。"祁同伟如实回答。
"也好。"
刘振云合上文件。
"有些人,总是喜欢用有色眼镜看人,看不得别人好。这种人,不适合干政法工作。"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同伟,我要提醒你一句。你现在名声在外,肯定会有人眼红,会有人想方设法找你的麻烦。做人做事,一定要谨慎,一定要经得起检验。"
"明白。"
“这次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汉东那边,你也是个副厅长,一大摊子事等着你。不过,别把自己绷得太紧。”
祁同伟点点头:“谢谢刘局关心。”
刘振云这是客套话,但是也是真心话。
就在这时,刘振云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刘振云的拿起话筒,只说了一个字:“喂。”
电话那头不知说了什么,刘振云的眉头先是微微一挑,随即舒展开,眼神里露出一丝玩味。
他看了一眼站在对面的祁同伟,没有避讳。
“哦?他想见见同伟?”
刘振云的声音不大,但足够祁同伟听得清清楚楚。
“好,我知道了。我让他过去。”
挂断电话,刘振云的目光在祁同伟身上停留了足足五秒。
“刚才是最高法的电话。”刘振云慢悠悠地说。
祁同伟的大脑宕机了。最高法?
“方青山院长,想见你一面。”
方青山!
方悦的父亲,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方院长说,他一直很关心你岳父梁群峰书记的案子,想跟你了解一些情况。”
刘振云补充道,嘴角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了解梁群峰?
鬼才信。
梁群峰的案子,由纪委主导,最高检协查,跟他最高法有什么直接关系?
这不过是一个由头,一个摆在台面上的,合情合理的借口。
真正的目的,是想见他祁同伟。
是想亲眼看一看,这个在湄公河搅动风云,被方悦在家里反复提及,又刚刚立下不世之功的年轻人,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刘局,那我这就过去。”祁同伟没有丝毫犹豫。
“去吧。”刘振云点点头,走到他身边,替他整理了一下警服的领子。
“好好表现,但也别太拘谨。记住,你是我们公安部的人,别失了咱们的威风。”
“是。”
从公安部大楼出来,一辆黑色的奥迪A6已经在门口等候。
车子平稳地驶上长安街。
祁同伟闭上眼睛,脑海里快速地过了一遍方青山的所有公开资料。
学者型官员,法学泰斗,为人清正,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全国政法系统。
但祁同伟更相信,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绝不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学者。
车子最终在东交民巷一处庄严肃穆的建筑群前停下。
这里,就是华夏最高人民法院。
门口的武警战士检查了证件,车辆缓缓驶入。
一名看起来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干部早已等在楼下。
“是祁厅长吧?您好,我是方院长的秘书,我叫周源。”
周源的笑容很标准,热情中透着职业秘书的素养。
“周秘书,你好。”
祁同伟与他握了握手。
“方院长在办公室等您,请跟我来。”
周秘书走到院长办公室门口,对着祁同伟微微一笑:“祁厅长,院长在里面泡了今年的明前龙井,您有口福了。”
这句看似闲聊的话,却是一句巧妙的提醒。
一,表明院长对你的重视,特意泡了好茶。
二,暗示里面的气氛是轻松的,让你放宽心。
祁同伟报以微笑:“院长如此客气,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周源这才抬起手,在门上轻轻叩击。
“请进。”
一个温和而略带磁性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周源推开门,侧身让到一旁。
祁同伟整理了一下警服的下摆,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