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方博弈,花落谁家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此刻正在的宿舍里,收拾着行李。


    手机,却接二连三地响了起来。


    第一个电话,是高建瓴打来的。


    “同伟,恭喜啊!特级优秀毕业生,多年不遇!”


    高建瓴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事情正在协调,放心,部里肯定有你一个好位置。准备好来京城,咱们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多谢高哥费心,我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第二个电话,是方悦打来的。


    “祁同伟,培训结束了,好好总结。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在吕州的那份初心。”


    “谢谢你的提醒,我记下了。”


    祁同伟的语气,多了一丝真诚。


    第三个电话,是他的梁璐打来的。


    “祁同伟,你什么时候回来?爸都给你安排好了,省厅的位置给你留着呢!”


    “我知道了。”


    祁同伟淡淡地回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放下手机,走到窗前。


    高建瓴的“大事业”,方悦的“初心”,梁群峰的“安排”。


    三条路,摆在了他的面前。


    去京城,意味着一步登天,但也意味着将自己彻底绑定在高建瓴的队伍上,前途未卜,但,那是全新的仕途。


    留在省厅,也是一条稳妥的晋升之路,能让他积累更厚的资本,但速度会慢下来。


    祁同伟此时心态波澜无惊。


    祁同伟知道,无论最终的去向是哪里,都将是新的开始,新的挑战。


    他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此时。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办公室。


    方青山拿起那份关于祁同伟的牛皮纸档案,又看了一遍。


    他决不允许把祁同伟跟女儿离得这么近。


    沉思良久。


    打电话给老朋友中央组织部的副部长。


    “老张,我青山。”


    “哎呦,老方,今天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两人寒暄了几句。


    “你们最近是不是在安排政法系统那批青年干部的去向?”


    “是啊,正头疼呢。好苗子不少,各方都在抢人。”


    方青山语气随意的说:“我听小女也提过祁同伟这个年轻人,说他很有想法,在基层也确实做出了些成绩。”


    “哦,祁同伟啊!”


    “他现在可是香饽饽,公安部的李文亮和汉东的梁群峰都打了招呼,还有几个小辈也在后面使劲,几份报告都递到我这了。”


    “不过,老张啊,我个人有点不成熟的看法。”


    “现在都讲究要爱护年轻干部,不能搞‘火箭式’提拔。”


    “这个祁同伟,毕竟年轻,在吕州那个小地方做出了点成绩,不代表他就能适应部委机关的复杂环境。一下子把他捧得太高,脱离了实践的土壤,对他本人,未必是好事。”


    “依我看,不如让他回汉东,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再压压担子。”


    “让他从一个市局的角度,提升到全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既能用其长,又能观其性,对他未来的发展,才是真正负责任嘛。”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句句都是为了干部成长考虑,听不出半分私心。


    张部长可是人精。


    知道方院长不随意插手组织部干部任用问题。


    立马想清楚其中的原委。


    但还是装作平静的说道。


    “老方,你这个考虑,很周全,也很有道理。我明白了。”


    挂掉电话,方青山靠在椅背上,面沉如水。


    ................................................................


    翌日。


    汉东省政府大楼。


    汉东省委常委会议。


    会议前半程,议程波澜不惊。


    有几项决议都顺利通过。


    赵立春与梁群峰,两人偶尔的视线交错,都像是在空气中划出无形的电光。


    省委书记喝了口水。


    “同志们,谈下一个议题。”


    “前段时间,中央在京城举办了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我们汉东的同志,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省委书记的目光,转向了政法委书记梁群峰。


    “群峰同志,你们政法委的祁同伟同志,表现很突出嘛,拿了个‘特等优秀毕业生’,这在全国都是独一份,为我们汉东争了光啊。”


    梁群峰的脸上,浮现出自豪与谦逊。


    他清了清嗓子:“这首先是省委领导有方,也是组织上培养的结果。祁同伟这个年轻人,确实有那么点闯劲。”


    他话锋一转,带上了一丝“忧虑”。


    “不过,也正因为他表现得还算可以,我听说,京城那边有些部委,动了爱才之心,想把他留下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恳切,像一个纯粹为地方发展考虑的老干部。


    “书记,省长,同志们,祁同伟是我们汉东自己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干部。”


    “他在吕州搞的那个政务改革,省委不是一直很重视,准备作为典型,在全省进行推广吗?”


    “现在正是关键时期,把他这个主要的设计者和推行者调走了,吕州的经验还怎么总结?”


    “全省推广的工作,由谁来牵头?”


    “这不是浪费人才,耽误我们省里自己的工作嘛!”


    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公心满满。


    “所以,我个人提个建议。”


    梁群峰看向省委组织部的周部长。


    “我们汉东的人才,还是要立足于为汉东服务。”


    “我建议,应该把他留下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压一压担子,让他把在吕州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全省的成果。”


    “我看,省公安厅现在不是缺一个主管社会治安的副厅长吗?”


    “我看,祁同伟同志就很合适。让他亲自来抓这项工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嘛!”


    话音落下。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梁群峰这是要把自己的女婿,这枚在吕州淬炼成钢的先进代表,直接安插到省厅的核心领导层。


    这不仅是要提拔,更是要将全省的治安系统,更牢固地纳入他政法委的掌控之下。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了赵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