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祁同伟的未来!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两个月的学习,像一扬漫长的面试,所有人都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主席台上,几位来自中央部委和党校的领导依次就坐,表情严肃。
最后的环节,是宣读“优秀毕业生”名单。
主持人清了清嗓子,拿起一份烫金的名单。“下面,由我宣布,本期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优秀毕业生名单。”
礼堂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名单从后往前念,每念到一个名字,台下就有一阵细微的骚动。
被念到名字的学员,会努力控制着嘴角的上扬,矜持地向周围点头示意。
而坐在他身边的人,则会立刻送上恰到好处的祝贺,仿佛比自己得了奖还高兴。
那个曾在课堂上公然向祁同伟发难的赵立新,此刻脸色苍白,双手紧紧攥着裤线。
他的名字,被念到,却像是对他最大的讽刺。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个“优秀”的成色,怕是掺了不少水分。
这更像是一种堵嘴的封赏,告诉他,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再节外生枝。
名单一个接一个地念下去。
“……西南,王启年。”
“……华北,周正。”
高建瓴的名字不在其中。
他这样的身份,根本不需要这种锦上添花。
他靠在椅背上,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扬微缩版的官扬现形记。
剩余人数越来越少,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主持人顿了顿。
他抬起头,目光在台下扫视了一圈。
最后,清晰地,也是刻意地,落在了祁同伟的方向。
“汉东,祁同伟。”
紧接着,坐在主席台的李文亮副部长,亲自拿起了话筒。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祁同伟同志,”
李文亮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在本期培训班中,表现突出,思想深刻,勇于担当。”
“尤其是在结业汇报中提出的‘社会风险评估模型’,具有极强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为我们新时代的政法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经部党委研究决定,授予祁同伟同志‘特等优秀毕业生’称号,其课题报告将作为重要参考,上报中央政法委。”
特等!
这两个字,立刻在礼堂里炸开。
如果说“优秀毕业生”是安慰奖和鼓励奖,那这个由公安部副部长亲自宣布的“特等优秀毕业生”,就是唯一的头奖。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表彰,而是一种政治上的背书,一种明确无误的信号。
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
祁同伟站起身,向主席台,向四周,深深地鞠了一躬。
没有激动,没有狂喜,他的脸上,只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谦逊和凝重。
仿佛他承受的不是荣誉,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份沉稳,无懈可击。
典礼结束,学员们蜂拥而上,围住祁同伟,交换着名片,说着恭维的话。
祁同伟微笑着一一应对,姿态放得很低,言辞恳切,让每一个与他交谈的人都如沐春风。
就在这时,李文亮的秘书穿过人群,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祁同伟同志,李部长请您过去一下。”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自动让开一条路。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祁同伟跟着秘书,走向了那栋代表着中国警界最高权力的办公大楼。
李文亮的办公室,和他的人一样,沉稳、内敛,甚至有些朴素。
“坐。”李文亮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谢谢部长。”祁同伟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李文亮亲自给他倒了杯水,这个动作让祁同伟心中一凛。
“同伟同志,祝贺你。”
李文亮开门见山。
“你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说实话,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期。”
“是组织培养得好,是各位领导和老师教得好。”
祁同伟立刻接话,语气真诚。
“呵呵,你啊。”
“在我这里,就不用说这些套话了。我今天找你来,是想听听你的真心话。”
他坐回自己的位置,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
“培训结束了,对未来,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祁同伟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吟了片刻,像是在组织语言,但大脑却在以惊人的速度运转。
“报告部长。”祁同伟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在来京城之前,我以为吕州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我每天想的,是如何把吕州的治安搞好,如何让吕州的老百姓满意。”
“但这两个月,我站在这里,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我听郑教授讲历史,听您讲战略,我才深刻地认识到,吕州的问题,其实是全国无数个城市问题的缩影。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他的这番话,拉高了格局,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绑定在了一起。
“所以,要问我有什么想法,我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祁同伟的语气变得恳切,“我只希望,组织能把我放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如果组织认为,我在基层的经验,对于解决更宏观层面的问题有帮助,我愿意接受任何挑战。如果组织认为,我还需要继续在地方上摔打磨练,我也愿意回到汉东,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个人的荣辱进退,是小事。能有机会,把我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堪称完美。
李文亮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才点点头。
“年轻人,有这样的觉悟,很好。”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赞许,“你的想法,我听到了。组织上,会综合考虑你的情况和未来的工作需要,为你安排一个最合适的岗位。”
“回去好好休息一下,等通知吧。”
“是!谢谢部长!”
祁同伟站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
公安部大楼,方悦的办公室。
她正在整理培训班的总结材料,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敲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方处,忙着呢?”同事笑着打了声招呼。
“王哥,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方悦起身给他倒水。
“嗨,给你送份文件。”
王哥把文件递给她,状似无意地说道:“哎,对了,你们这期培训班那个祁同伟,可真是要一步登天了。”
方悦心里一动。
“怎么说?”
“我可听说了,高家那位大少,还有发改委林副主任家的小公子,都在为他使劲呢。组织部那边,都已经收到好几份推荐材料了,都说要把他调到京城来,委以重任。”
王哥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羡慕。
“这人啊,不光得有本事,还得有贵人扶持。你看这祁同伟,两样都占了,想不起来都难。”
送走同事,方悦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