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两部门作保,拿到银行融资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孟建华就留在了信贷科。
他详细地介绍了工厂的规模、工人数量、生产设备状况,以及完成这笔订单所需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时间周期。
老张不愧是老信贷员,问的问题又细又专业,每一笔账都算到了分厘。
张科长则在一旁,时不时地插话,用孟建华教给他的逻辑,反复强调着出口创汇、零风险、政绩,这几个关键词。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当最后一份材料整理完毕,张科长亲自拿着厚厚一沓报告,再次敲开了三楼行长办公室的门。
这一次,他没有让孟建华等太久。
几分钟后,张科长快步走了回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
“行长意见很明确,原则上同意!但是,有一个条件。”
他看着孟建华,一字一顿地说道:
“明天上午十点,在银行三楼小会议室,周行长要亲自主持一个协调会。你,必须把市工商局的刘建国局长,和市外贸公司的赵山河总经理,都请到场!”
“行长说了,只要他们两家单位,愿意为你的企业和这份订单背书,这笔贷款,就开绿灯!”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
银行三楼,那间平日里只有内部高层开会才会启用的小会议室。
气氛,有些微妙。
长条会议桌的一侧,坐着银行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行长,以及信贷科长张科长。
周行长年过五旬,面容清瘦,手指在桌上无声地敲击着,眼神平静,却透着一股审视一切的锐利。
而在会议桌的另一侧,场面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市工商局的一把手刘建国局长,正和颜悦色地跟身边的人说着什么。
他今天出现在这里,是孟建华昨天连夜登门拜访的结果。
孟建华没谈太多生意,只重点提了“打造德城首个明星民营企业标杆”和“为改革开放献策献力”这两点,刘局长当场就拍板,表示一定到场支持。
坐在刘局长旁边的,则是一个气场截然不同的人。
市外贸公司的总经理,赵山河。
此人年约四十,寸头,面色黝黑,表情严肃,从坐下开始就一言不发,眼神在会议室里扫视。
他在德城外贸系统是出了名的铁腕人物,人送外号“活阎王”。
请他出山,孟建华费的力气最大。
他不仅把全套合同文件给赵山河过了目,还主动提出,一旦贷款获批,生产全过程愿意接受外贸公司的监督员进驻,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日期万无一失。
正是这份坦诚和对风险的绝对控制,才打动了这位“活阎王”。
而这场堪称德城“跨部门金融协调会”的主角,孟建华,则坐在刘局长和赵山河的中间。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衬衫,坐姿端正,神色平静。
“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周行长停止了敲击桌面的手指,目光从刘局长和赵山河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孟建华身上。
“小孟同志,你的方案,王科长已经跟我详细汇报过了。想法很好,很大胆。但你应该清楚,打破规矩,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孟建华点了点头,站起身,没有先说自己,而是对着身边的两位说道:
“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工商局的刘局长,谈谈我们建华实业的资质问题。”
刘局长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官气十足地开口:
“周行长,建华实业有限公司,是我们局重点关注和扶持的新兴民营企业。其所有经营手续合法合规,法人孟建华同志,也是一位有思想、有干劲的青年企业家。我们局认为,对这样有潜力、敢创新的企业,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
周行长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目光转向了赵山河。
孟建华适时开口:
“关于这份出口合同的真实性,以及履约能力,请外贸公司的赵总,谈谈他的专业意见。”
“活阎王”赵山河终于开口了,声音嘶哑而有力:
“合同和信用证我都看过了,文件没有问题,是正规的国际贸易流程。十万美元的订单,对于整个德城的出口创汇任务来说,分量很重。”
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地看向孟建华:
“但是,外贸生意,从生产到报关再到交货,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违约。银行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一紧,张科长的后背又开始冒汗。
孟建华却仿佛早有预料,他接口道:
“所以,我已经向赵总承诺,只要银行贷款到位,外贸公司可以指派专业的监督员,进驻我们工厂,对原料采购、生产排期、质量品控进行全流程监督。确保这笔贷款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确保货物能按时按质交付。”
赵山河这才缓缓点头:
“没错。如果有我外贸公司的全程监督,这笔订单的履约风险,可以降到最低。我赵山河,愿意用外贸公司的信誉,来为这件事做担保。”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周行长身上。
企业资质,有工商局背书。
订单真实性和履约风险,有外贸公司拿信誉担保和派人监管。
孟建华所说的那个“信用闭环”,此刻就在这张会议桌上,严丝合缝地形成了。
周行长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这人不仅懂生意,更懂政策,还知道如何将不同部门利益捆绑在一起。
他设想了一个完美的方案,然后,又亲自把所有能为这个方案承担责任的人,都请到了自己的面前。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贷款申请了。
这是一次由民营企业发起,由两大核心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倒逼金融系统进行创新的,史无前例的阳谋!
良久,周行长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罕见的笑意。
看着孟建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后生可畏!
他再也没有一丝犹豫,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
“好!”
周行长站起身,声音洪亮地宣布:
“这个先例,我今天就为你开了!”
他转向张科长:
“张科长,立刻整理全部材料,走特批通道!建华公司申请二十万,我们给他批三十万!多出来的十万,让他们用作备用金,务必保证我们的第一笔创汇订单,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