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银行拒贷?十万美元订单摆出来!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第二天上午,小渔村发展银行,信贷部。


    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气味,墙上挂着“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红色条幅。


    孟建华坐在硬邦邦的木头椅子上,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推到了信贷科长面前。


    “张科长,这是我们公司的所有资料,还有这次广交会上,和德国客商签的正式订单。”


    尽管是来申请贷款,他心里还是有底气的。


    这年头,十万美元的外汇订单,对于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绝对是一份沉甸甸的业绩。


    那位姓张的科长四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很斯文。


    他饶有兴致,拿起了那份德文合同的复印件和翻译件。


    “十万美元……还是德国的订单,很不错。”张科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这让孟建华心里一松,觉得这事有门。


    接着,张科长拿起了“建华实业”的工商资料。他翻得很仔细,眉头却一点点地皱了起来。


    “企业性质……挂靠在德城市外贸公司下的……集体所有制?”


    他的手指在“集体所有制”几个字上点了点,然后又翻到了法人信息页。


    “你本人,最早是……个体户起家?”


    张科长的语气变了,最初的赞许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审慎。


    他抬起头,透过镜片看着孟建华,眼神里带着明显的疑虑。


    孟建华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强作镇定地解释:


    “没错,我们是民营企业,但手续齐全,经营状况也非常好,这份订单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只需要二十万的短期贷款,用来升级设备,保证订单完成。半年之内,连本带息肯定能还上。”


    “民营企业……”张科长咀嚼着这四个字,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将所有资料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回牛皮纸袋,推还给孟建华。


    “抱歉,孟先生。”


    “我们银行的信贷政策,目前没有针对民营企业的业务。尤其是个体户背景的,这不符合我们的风控要求。”


    孟建华急了:“张科长,那可是十万美元的订单!是为国家创汇的!难道这还不能作为信用证明吗?”


    张科长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一种“你太年轻,不懂规矩”的表情。


    “孟先生,订单是订单,政策是政策。对于我们来说,一笔贷款放出去,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国营企业有国家兜底,你们民营企业,拿什么兜底?”


    他顿了顿,说出了最扎心的一句话。


    “你这笔生意做成了,是你的本事。可万一要是赔了呢?我们找谁去?这个责任,你担不起,我也担不起。”


    “我们这里,从来没有给民营企业放贷的先例。对不起。”


    最后三个字,直接让梦想破碎。


    孟建华拿着那个牛皮纸袋,走出银行大门,外面灼热的阳光刺得他眼睛发痛。


    李成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银行的路,也被堵死了。


    难道,真的只剩下回头去求他那一条路?


    小渔村发展银行,信贷科。


    办公室里那股子旧纸张和铁柜子散发出的特有味道,孟建华已经闻了两天。


    信贷科长坐在办公桌后,头都没抬,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似乎在看一份报表。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这才把目光投向站在桌前的孟建华。


    “孟老板,你又来了。”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但那种公事公办的疏离感,比直接的拒绝更让人难受。


    “我昨天应该说得很清楚了。我们银行的信贷政策,不支持民营企业。这是规定,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


    说完,他又低下头,摆明了是端茶送客的态度。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又一个不死心的个体户,听不懂“不行”两个字。


    孟建华并没有像昨天那样,急着解释自己工厂的前景和价值。


    他只是笑了笑,很平静地拉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自顾自坐了下来。


    这个举动让张科长敲桌面的手指停住了。他皱起眉头,有些不悦地看着这个不请自坐的年轻人。


    “王科长,您别误会。”


    孟建华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文件夹,双手平推到桌子中央,


    “我今天来,不是来申请贷款的。”


    张科长一愣,没接话,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和探究。不是来贷款,那你来干什么?


    “我是来找银行,谈一笔生意的。”


    “生意?”


    张科长嘴角扯了一下,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一个体量还没他家属院大的小老板,跑到国家银行来谈“生意”?


    “一笔稳赚不赔,而且还能给您,给咱们银行带来一份大功劳的生意。”


    张科长终于来了点兴趣。


    他不是对“稳赚不赔”感兴趣,而是对“大功劳”这三个字。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点了点那个牛皮纸袋:


    “说说看。”


    孟建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科长迟疑了半秒,还是伸出手,拿起了那个文件夹。


    入手不厚,他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估计又是些什么合作意向书之类的东西,没什么分量。


    他漫不经心地抽出了里面的文件。


    可当他的目光扫到第一页纸上时,脸上的那点讥诮,瞬间就僵住了。


    没有他预想中的中文报告或资产清单。


    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排版严谨、打印清晰的全英文合同。


    作为信贷科长,张科长的英文水平足以应付日常业务。


    他一眼就扫到了合同的抬头——(出口合同),以及落款处那个醒目的,带着蓝色雄鹰展翅LOGO的印章。


    德国汉斯集团。


    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似乎是外贸系统简报里提过的大公司。


    他的呼吸,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


    当他的视线,最终落在合同总金额那一栏的【100,000 U.S. Dollars】上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十万……美元!


    他立刻翻到下一页,那是一份格式更为复杂的单据。


    顶端的标题他再熟悉不过——《不可撤销信用证》,开证行一栏,赫然印着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张科长的手指,下意识地在那份信用证的纸面上摩挲了一下。纸张的质感、油墨的印刷痕迹,都在告诉他,这不是伪造的。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剩下张科长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他终于抬起头,再次看向孟建华,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这份合同……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