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又提相亲

作品:《活在民国当顺民

    春天的风沙也不是见天儿的刮。


    好容易有个能看着日头的好天儿。


    杨福平就跟一饭之交的韩师傅走个对过儿。


    一大早的就看见韩师傅在爬高上低。


    一个往上瞅,看看热闹,一个往下看,缓缓眼睛。


    可巧,看个对眼儿。


    “杨哥?”


    “韩师傅!”


    俩人胜利会师。


    眼瞅着人家都检修到自家店门口了,杨福平怎么也得给上杯茶水。


    没让小孙上手,自个儿掏出包茉莉花茶,小心了捏了一撮儿。


    韩师傅闻着味儿,还赞叹了句:“别看我喝不出来什么区别,可这茉莉花茶闻着就是比高沫儿香!”


    杨福平一副见到知音的样子:“看看,我就说嘛,高沫儿喝着还解渴呢。


    这茶也就嚼着细发点儿,不用老吐茶叶梗子。


    不过没办法,高沫儿上不了档次啊。


    你放心,下回,下回你来,我指定换成高沫儿!”


    韩师傅也是爽朗一笑。


    进到屋里,脸上蒙的围巾也解了下来。


    杨福平盯着刮干净胡子露出真面目的韩师傅,啧啧称奇。


    “韩师傅,您这胡子一刮,跟换个人似的。


    要不是我天天迎来送往的,有双利眼,还真不一定能认出来。


    你这身量,配上胡子那就是彪形大汉。


    刮了胡子,嘿······”


    杨福平不便评价了。


    韩师傅的胡子一刮,皮肤白皙,男生女相,长的那叫一个精致。


    活脱脱一个小白脸子。


    要是搁旧社会,说句骂人的话,是个兔儿爷的好胚子!


    好在韩师傅说话不是细声细气的,相当有男子气概。


    无奈的笑了笑:“我留胡子吧,人家小闺女看着害怕。


    我不留胡子吧,人家觉着我小白脸子没有好心眼儿。


    整的相亲的路真是特别崎岖。


    那天也是话赶话的提到这事儿了。


    说白了有点儿病急乱投医,杨哥,您别往心里去,我这条件,找个合心的对象,是有点儿不太容易。


    我也看开了,随缘吧。”


    杨福平心想,瞅瞅人家说的话,还得要合心的对象,说明这韩师傅也是有要求的,不然凭他这手艺,何至于二十好几还单着。


    闻言福平也不放弃:“别介啊,你都说随缘了,随手抓的缘那也是缘分。


    你说说什么条件儿,我在我认识的人家里面合计合计,万一呢!”


    韩师傅也有种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想法:“行吧,那我就姑且一说。


    反正这么几年了,那些个不切实际的我也不奢望了。


    但是有两点是咱爷们儿的底线。


    一个是这姑娘得正经念过几年书。


    上两年小学的那种不算。


    另一个条件,这姑娘个头跟长相不能太差!


    长得好看但是两手茧子糊一脖子黑灰的那种也不成。”


    说完韩师傅目光灼灼盯着杨福平。


    这俩条件一出。


    杨福平心里盘算了下,顿时不知道从何聊起了。


    于是开口劝道:“要不你先去把正经活儿干了,给点儿时间让我好好想想?”


    韩师傅也不认死理,非要杨福平现在说出个一二三。


    于是很通情达理的留了句话:“等我上午忙完了您给个准话就行。”


    说完端起那杯香香的茶水一饮而尽,雷厉风行的干活去了。


    杨福平看着前厅的三个臭皮匠,决定集思广益。


    趁着刚开店人不多,杨福平把这两个要求一说。


    小孙都咂舌不已:“乖乖,姑娘正经念过书。


    这得是站长家那种条件吧。”


    二平自个儿找媳妇都冲着好看的去,想当初一眼看上媳妇吴金花,也是奔着还算高挑儿的个儿,跟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笑隐约可见的两个酒窝去的。


    所以对第二个条件挺敏感:“这就是说,得好看,不但底子好,也得皮子好。


    算上第一个条件。


    那就是想找个,家底儿殷实,姑娘少说得上完高小。


    长的不错,还得十指不沾阳春水?


    站长,他找的是个小姐吧?”(此处小姐是指,家境殷实的未婚女士,不做他解!)


    话扯的有点儿远了,杨福平赶紧制止:“瞎说,韩师傅自个儿还天天风吹日晒呢,最多也就是不想找个乡下姑娘!”


    二平提出个现实问题:“站长,他自个儿啥条件儿?”


    这倒问到点子上了,杨福平被电厂的招工晃晕了眼睛,倒没细问韩师傅自个儿的条件。


    现如今做个媒,等于是一手托两头儿,都得搞清楚了才能牵线。


    虽说韩师傅家应该不会差了,可到底是要确定了之后才能扯这根儿红线。


    到了中午,还是那家羊肉涮锅店。


    可此时攻守之势异也。


    韩师傅很是殷切的介绍自家的情况:“上回说的有点儿夸张了,我爹当初招工进厂,倒也不是直接跟洋人学的手艺。


    而是又隔了一层,由当时跟洋人学手艺的老师傅带的。


    你也知道,那会儿能进电厂可是个美差,所以我爷爷家当时也算挺不错的人家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家里三个哥哥,两个姐姐,连上我自个儿,算是兄弟姐妹六个。


    我爹那手艺,家里其他人都学不进去,当时还想着要不要收个徒弟呢,可巧,我爹三十六岁上头有了我。


    据他说啊,我是打从会走路起,就喜欢摆弄那些个剥线钳啊,电工刀什么的。


    所以这个活儿才轮到我去。


    这么些年下来,上头哥哥们年龄都大了,我爹干脆就给分了家。


    可落到我头上的也够生活。


    我爹给我在内城买了个小院儿,我自个儿手上也有点儿积蓄。


    加上现如今电厂给开的工钱,不客气的说,要是媳妇也给生六个,我也养的起。”


    韩师傅很是骄傲的说出了自个儿的底气。


    杨福平觉着,要是真的话,这么挑剔也情有可原。


    真假这事儿,还得托人打探下,毕竟韩师傅现如今受区公所的调配,有名有姓的,也不是个信口开河的盲流子。


    大概率可能是真的。


    这么一来的话,杨福平心里还真有个人选。


    只不过行不行的,还得等落实完韩师傅信息后跟人通个气儿再说!


    挑剔的才是买卖。


    看着杨福平一条一条的细细问,韩师傅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肯定是杨福平心里有人选才这么慎重。


    不过人选归人选,韩师傅也强调了一点:“杨哥,我这边相貌的问题,你一定得说清楚!省的见面儿的时候非说我骗媳妇!”


    杨福平又细看了眼韩师傅,确实,真有种那啥骗媳妇的感觉!


    打住,杨福平暗暗唾弃自己以貌取人。


    毕竟一个猴儿一个栓法儿,万一,就有人喜欢这个面相呢。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活在民国当顺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