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扣帽子这一块

作品:《重生杨过:弥补所有遗憾!

    杨过这话虽是反问,却句句在理,他若敢接,就是大不敬!


    他额头瞬间渗出细密冷汗,面色涨得通红,僵在那里,进退维谷。


    这官员姓李,乃是朝中与吕文德所属派系不睦的官员之一。


    他今日发难,表面是针对杨过郭靖的无礼,实则是想借此打击吕文德一系的颜面,毕竟杨过二人是吕文德报上去的大功臣。


    实际上,他和杨过郭靖并不认识,更别谈什么仇恨了。


    他原以为两个江湖武夫,被他这等清流言官一吓,必定讷讷难言,正好可煞其威风。


    却没想碰上了杨过这块硬骨头,而且是一块带着尖刺的硬骨头!


    杨过得理岂会饶人?


    他见那李官员哑口无言,嘴角那抹讥诮的弧度更深,继续说道,声音依旧平稳,却字字如刀:


    “再者,杨某虽出身草莽,蒙陛下天恩,如今也忝为镇北大将军,愧对殊荣,大人方才一句江湖草莽,可是在质疑陛下的封赏不当?


    是质疑陛下的识人之明?还是质疑陛下亲自封赏的将军之位,和我不配?还请这位大人解释一下,免得引起误会。”


    杨过的语气带着一点阴阳怪气,可让众人都有些头皮发麻。


    又是一顶大帽子啊!


    质疑圣旨和否定皇权,这罪名一重接一重,压得那李官员几乎喘不过气来,双腿都有些发软。


    他慌忙出列,朝着御座上的宋理宗噗通跪下,声音带着颤抖:


    “陛下!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臣…臣只是一时不知陛下曾有此特许,唯恐朝堂礼法有失,这才出言提醒。


    臣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臣皆是为了维护我大宋朝廷的颜面和威严啊!请陛下明察!”


    这番话说得可谓是声情并茂,将不知者不罪和忠心可嘉两块挡箭牌都搬了出来,官场应对也算娴熟。


    龙椅上的宋理宗微微颔首,他自然知道这李官员的心思,也懒得深究这点口舌之争,正想打个圆场,将此事揭过。


    然而,杨过却冷笑一声,那笑声在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呵呵,真是好一个一片赤胆忠心啊!”


    杨过目光如电,直视那跪地的李官员:“陛下下达的圣旨谕令,为人臣子者,即便不能尽数倒背如流,也当时刻关切,了然于胸才是基本!


    李大人身居要职,竟对陛下特意颁给功臣的恩旨一无所知,还在大庭广众、百官朝会之时公然提出质疑,引得朝堂哗然,外国使臣若在,岂不贻笑大方?


    这便是李大人口中的维护朝廷颜面么?依杨某看,这非但不是忠心,反而是玩忽职守,愧对身上这身官袍,更是愧对陛下的信任,愧对我大宋的江山社稷!”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连珠炮般轰击过去,逻辑严密,气势逼人,将玩忽职守和愧对君国等一顶顶更大的帽子狠狠扣下!


    每一顶都砸得那李官员头晕眼花,心神俱颤!


    他彻底傻眼了!


    这…这个杨过到底是什么来路啊?!


    这扣帽子的功夫、这言辞的狠辣、这抓住一点就往死里打的作风,哪里像是个初出茅庐的江湖小子?


    分明比他们这些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油条还要熟练、还要刁钻!


    不仅是他,朝堂上那些原本准备看笑话,甚至打算伺机帮腔的李官员同党们,此刻也都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们原本以为可以随意拿捏的两个武夫,其中一个竟是如此难缠的角色!


    这口才、这心机、这反应速度,简直可怕啊!


    眼见李官员被驳斥得体无完肤,面色惨白,汗出如浆,几乎要瘫软在地,他的同党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出列求情。


    “陛下,李大人昨日偶感风寒,头脑昏沉,却仍坚持上朝为国分忧,一时疏忽,情有可原啊!”


    “是啊陛下,李大人也是一片公心,虽方式欠妥,但其心可悯,求陛下宽宥!”


    “杨将军,李大人已知错,还请将军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海涵一二。”


    ......


    一时间,求情之声此起彼伏。


    宋理宗看着这场莫名其妙的闹剧,心中也有些腻烦。


    他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口角就重罚一个大臣,但杨过所言,句句在理,他身为人君,也不能完全不表态度。


    他轻轻咳嗽一声,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好了,都静静。”


    宋理宗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太监甩出鞭子,啪嗒一声,全场自然肃静。


    肃静下来之后,宋理宗才淡淡开口:“李爱卿近日操劳,偶有疏忽,朕亦知晓,然杨爱卿所言,亦非虚妄,为人臣子,确当时刻谨记圣谕,不可懈怠。


    念在李爱卿平日里为国操劳,功劳不小,此次便算了吧,日后行事,当更加谨慎,莫要再惹出此等笑话,徒损朝廷体面。”


    这话算是各打五十大板,但明显更偏向杨过一方,对李官员进行了敲打。


    李官员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臣谢陛下隆恩!臣谨记陛下教诲,绝不敢再犯!”


    说完,他又转向杨过,勉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躬身行礼:“杨将军,方才是在下失言,唐突了将军,还望将军大人有大量,勿要见怪。”


    表面功夫算是做足了,但他低垂的眼眸中,那一闪而逝的怨毒与恨意,却未能逃过杨过敏锐的感知。


    杨过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不再看他。


    这种无视的态度,比斥责更让李官员感到屈辱,让他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十分难受。


    经此一役,整个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再看向杨过的目光,已然彻底不同。


    原先那些轻视好奇,甚至带着几分居高临下审视的目光,此刻都变得无比凝重和复杂。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个名叫杨过的年轻人,绝不仅仅是一个凭借武功和运气立下大功的幸运儿。


    他拥有着超凡的武力,深不可测的智谋,以及犀利无比的口才和强硬的手腕。


    这是一个极其难缠的角色,一个足以在朝堂这潭深水中掀起波澜的异数。


    许多人心中已然暗暗决定,对此人,必须重新评估,绝不能等闲视之。


    (今天有点事,忙了一整天,耽误了码字更新,抱歉了各位读者老爷们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