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这笔账,早晚要算!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而且所有武器都嵌入了芯片,一旦靠近出入口,警报立刻响起。
没有授权指令,连门都出不去。
时至今日,战争形态早已不同往日。
装备管控极为严格,门禁系统不只是查人,连每一件武器都会扫描登记。
所谓“失窃”,不过是个敷衍公众的借口。
一个荒唐得令人发笑的理由,更是让人心寒。
高育良眉头紧锁。
屋里每个人都明白彼此心里想什么。
这分明就是在报复之前的行动!
看来,他们依旧没把帝国放在眼里。
此刻,高育良心中的怒火远超旁人。
要知道,作为派驻当地的使节,他不仅代表着帝国的权威,更是帝国在当地行使权力的象征。
如今竟有人敢对这样的身份下手,等于是直接向帝国宣战!
可恨的是,这些人根本不把帝国当回事,也不把帝国的人命当回事。
这种态度,实在令人作呕。
吕之阳怒不可遏:
“这些人简直无耻透顶!”
“如果真能打一场仗,我建议集结全部力量,先把这几个霸权国家给铲平了!”
“可惜我现在人微言轻,没法替领导们雪恨。”
高育良按住他的肩膀:“年轻人,报仇的事先放一放。
眼下我们不能冲动。”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整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这笔账,早晚要算。”
他也清楚,这场冲突终将爆发。
只是时间未定。
眼下帝国还不够强大,还无法完全压倒对方。
只能忍耐,积蓄力量。
但他们一定会为今天的行为付出代价。
住院期间,高育良和白向权仍在坚持工作,未曾松懈。
老丈人也一直牵挂着他的安危,特地打来电话问候:
“说实话,我真没想到他们胆子这么大,竟敢对你动手。”
“好在你们都平安,这是最让我放心的消息。”
“帝国高层已经全面掌握了情况。”
帝国高层对此事反应强烈,已向特梅鲁国正式发出安全警示。
据说接下来可能会派遣人员在当地长期驻守。
高育良听到这消息,内心震动不小。
他没料到上层的态度竟如此坚决,远超他的预想。
不过整体局势倒比他原本预料的要好些。
通常这类事件,高层只会口头劝诫一番便草草收场,谁都不愿事态扩大。
他坐在那儿,眉头微锁,思绪翻涌。
“但我总觉得另有隐情,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异样。”
“我越来越觉得,这是对方蓄谋已久的反击。”
“起初我没太在意,可眼下看来,整件事透着古怪。”
老丈人听了也觉蹊跷:“何处不对?”
“帝国已经公开表态,做出了处理决定。”
“目前形势对我们不算有利,再给上面一点缓冲时间。”
“只需一点时间,就够了。”
高育良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若帝国需要配合,我绝无二话,也不会追究过往。”
“只是我还想弄清楚一件事——在事发之前,帝国究竟是何态度?”
“您这通电话来得蹊跷,仿佛上面早就知情一般。”
电话那头传来喝水的声音。
片刻后,杯盏轻放,老丈人的声音低沉而郑重:
“就算你不信天下人,也该信我们。
如今帝国已在着手应对。”
“经此一事,你恐怕会成为他们首要盯防的对象。”
“我劝你一句,行事务必谨慎,千万别踏进那条不该踏的路,懂吗?”
“路已经铺下了痕迹,帝国迟早会给你一个说法,别急着报复。”
“绝不会让你白白吃亏。”
通话结束,房间里重归寂静。
高育良反复咀嚼着岳父的话,心中似有所悟。
良久,他轻轻一叹。
“您放心,我会按您的意思,稳住局面。”
转头对门外喊道:“小吕,帮我接通卡尔。”
吕之阳迅速行动,很快联络上了卡尔佩斯。
不多时,对方便来到病房。
卡尔佩斯手里提着一束花,进门便关切询问:
“高先生,身体恢复得如何?”
高育良示意人倒茶,淡淡答道:
“我没事,主要是想和你们高层谈谈。”
“金塞拉势必还会动手,你们打算怎么应对?”
“他们的攻势只会越来越猛,我们不能干等着挨打。”
“我的意思是,提前设个局,主动牵制,你怎么看?”
卡尔佩斯略显迟疑:“他们现在戒备森严,出手不易。”
“高先生,您心里是否已有具体设想?”
高育良让人取来地图,在纸上划了两道。
这两笔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远。
它们勾勒出的,是一个未来的战略轮廓。
一笔指向高育良下一步的布局,另一笔则暗示区域格局的演变方向。
“你看,这片海域像一张拉长的网,把所有出路都罩住了。”
“我仔细研究过这两个方位。”
“金塞拉刚建成英纳港,正准备靠海运大赚一笔。”
“可如果我们在这条财路上搅乱一下呢?”
“当然,这只是个想法。”
卡尔佩斯起初不解,但看着地图,忽然心头一震。
高育良的思路看似大胆,实则暗藏杀机。
倘若围绕金塞拉,在三个关键点建造人工岛链,
那么对方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海上压力。
而金塞拉财政紧张,无力承担深海防御建设,
面对这样的封锁,又能如何?
答案还得回到高育良的构想上来。
这几处填海工程耗资约两百亿上下,
却能死死扼住金塞拉核心港口的咽喉。
往北是邻国海岸,天然形成屏障;
往南则是阿卢代国——帝国的盟友之一。
如此一来,整个区域被牢牢围合,宛如铁桶。
卡尔佩斯听得目瞪口呆。
他从未想过战略可以如此精巧地运用于地理博弈。
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只觉震撼难平,心潮翻滚。
高育良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回到那个关键问题:一旦彻底封锁金塞拉,他们是否还有突围的可能?
答案很明确——没有。
届时,任何试图通过外部渠道输送军备的行为,都不过是痴心妄想。
归根结底,他们已无路可走。
听罢这番话,卡尔佩斯仍有些迟疑。
“高先生,我担心的是,若我们的行动中途被叫停,计划落空怎么办?”
“况且,上层现在恐怕也在权衡应对之策。”
高育良自然清楚特梅鲁高层正如何思索着防御突袭的问题。
就像这次战局所展现的那样——
敌方仅动用少量兵力,却精准切入纵深战略腹地。
换句话说,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整个特梅鲁毫无防备,多数人甚至来不及反应。
结果不仅造成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某些破坏是永久性的。
随着战火持续蔓延,局势只会愈发恶化。
周边那些小国本就国土有限,若继续这样耗下去,不出十年,土地将彻底沦为废土。
而高玉良的方案,却有望在一年内终结纷争。
只要把金赛拉死死围住,他们还敢轻举妄动吗?
另外两国也只能低头顺从。
到那时,帝国舰队便可稳稳停驻于人工港口,
整个战略布局也将真正完成闭环。
卡尔佩斯学过地理,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缺口说道:
“高先生,您看这里。”
“这是阿卢代的邻国比兰比斯,只有一个狭窄的出海口。”
“如果我们把封锁线推进到离他们边境仅三十公里处,他们恐怕不会答应。”
“更何况金塞拉向来不顾道义,一定会拼了命往这边挤。”
“比兰比斯国力薄弱,根本挡不住他们的冲击,这一点必须考虑进去。”
对此,高育良早有应对。
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
只要让比兰比斯在这场布局中尝到甜头,态度自然不同。
目前他们的海上活动范围会被压缩至六十公里,
但如果放宽至八十公里,并在这八十公里中划出四十公里作为共管区呢?
换言之,邀请他们共同参与,一起押注这个转折点。
这就像是开了一道门——
右边由比兰比斯掌管,左边则归属特梅鲁控制。
金塞拉若想外出,必须得到其中一方的许可。